鸟类保护

Search documents
【省司法厅】部署推进野生鸟类保护工作
Shan Xi Ri Bao· 2025-07-09 23:51
7月7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工作推进会议精 神,该厅于近期全面部署推进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坚决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我们聚焦制度保障,推动完善野生鸟类保护法规规章。"省司法厅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省司法厅 提出立法建议,统筹协调有关起草单位,科学合理确定立法项目,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在加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力度方面,省司法厅指导监督林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履行野生 动物保护行政执法职责,加强基层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培训,把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问题线索作为 重点纠治内容之一,对执法不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督。同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 接,细化"案件移送—证据互通—联合督办"全流程协作规则,推动执法司法贯通协调,助力打击破坏野 生鸟类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为加强机构建设,做好野生动植物相关司法鉴定工作,省司法厅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动物 研究所对接,及时将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纳入全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专家库;鼓励支持科研院 所、高校、专业检测机构等单位申请设立野生动植物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依法依规对野生动植物司 法鉴定机构的场 ...
护航鸟儿自由飞翔——多地加强鸟类保护综述
Xin Hua She· 2025-07-02 14:03
近年来,我国采取系列强化保护措施,持续推进鸟类保护监测网络建设,联合多部门开展"清风行 动""网盾行动"等线上线下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 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量达505.9万只,为迄今全国范围内监测数量的最高纪录。 "根据2021年、2023年调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 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到394种,'三有'鸟类达到1028种,受保护鸟类种数扩大 近50%。"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相关负责人说,我国明确了1140处候鸟迁徙通道重要栖息地, 推进候鸟种群调查监测、环志、栖息地保护恢复、能力建设等主要任务。 与此同时,各地因地制宜,通过部门联动、科技手段、加强科普等,切实加强鸟类保护。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护航鸟儿自由飞翔——多地加强鸟类保护综述 新华社记者黄垚 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国家林草 局召开专题会议和部门间联席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鸟类保护活动。 60%以上的鸟类以昆虫为食,相当一部分种类的猛禽以捕食田鼠、野兔为生,比如一 ...
爱鸟护鸟,这些科技手段在助力(美丽中国·开展鸟类保护行动)
Ren Min Ri Bao· 2025-06-26 22:00
正在起飞的无人机。 宁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红外热成像云台摄像机。 傅丽娜摄 声纹采集器。 张立勋摄 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 无人机巡护,让候鸟驿站更智能 "设定航线后,它能自动巡护,24小时不间断,没电了就自己去充。"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 员韩克武说,有了这些全天候、全覆盖、自动化、常态化的无人机等技防设备,"真是太智能了"。 位于天津市宁河区的七里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在这里工作了16年, 韩克武见证了监测技术的进步。149.28平方公里的七里海湿地,原来主要靠人工巡护。随着科技发展, 湿地添了摄像头、监控塔、监测车,用技防助力人防。 在芦苇荡等地形复杂、视野受限的区域,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部署了5套智能化无人机机库,每套机 库均可独立完成无人机放飞任务,5架无人机可同时起飞作业,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次全覆盖式的高 效巡护。 为避免无人机巡护对鸟类的影响,工作人员将无人机巡航高度设定高于鸟类常规活动层之上,同时结合 季节性生态监测数据,在鸟类繁殖期、栖息地等生态敏感时段与区域,动态调整飞行轨迹,保持安全监 测距离。"这样既确保巡护任务高效执行,又降低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
爱鸟护鸟,这些保护区在坚守(美丽中国·开展鸟类保护行动)
Ren Min Ri Bao· 2025-06-23 22:23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s highlight the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efforts for various bird species in China'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focusing on the black-necked crane in Qinghai, the blue-crowned laughingthrush in Jiangxi, and the relic gull in Inner Mongolia, showcasing the importance of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wildlife protection [10][13][15]. Group 1: Qinghai Longbao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 The Longbao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s a critical breeding ground for black-necked cranes, providing ideal conditions for their growth due to its rich water resources and suitable climate [10]. - The population of black-necked cranes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22 individuals 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serve to over 200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12]. - Community involvement has been emphasized, with local herders being appointed as "wetland guardians" to help protect the ecosystem [11]. Group 2: Jiangxi Wuyuan Forest Bir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 The Wuyuan Forest Bir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s the only national reserve named after forest birds, focusing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blue-crowned laughingthrush [13]. - A monitoring team consisting of forest and bird protection personnel conducts regular patrols and check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birds and their habitats [14]. - The reserve has developed a bird-watching corridor and multiple eco-tourism routes, attracting over 1 million visitors annually while promoting conservation efforts [14]. Group 3: Inner Mongolia Ordos Relic Gull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 The Ordos Relic Gull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as seen a remarkable recovery of the relic gull population, which had drastically declined due to habitat loss [15]. - Restoration efforts included water supply initiatives and habitat management,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reeding pairs from 5 nests in 2020 to 1,801 nests in 2025 [18]. - The reserve has expanded its biodiversity, with the number of observed migratory bird species increasing from 83 to 115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18].
强化担当 增强主动 打防并举 标本兼治以专项打击行动促进野生鸟类保护常态长效治理
Xi An Ri Bao· 2025-06-23 03:44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松、市政协主席王吉德出席,市委副书记李婧主持。会议通报了全市野生鸟类 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工作情况,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莲湖区、西咸新区作表态发言。 6月19日,全市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市长叶牛平出席并讲话。他强 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省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强化担当、增强主动、打 防并举、标本兼治,以专项打击行动促进野生鸟类保护常态长效治理。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市级有关领导同志,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区县、开发区和镇街党政 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原文链接: 全市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强化担当 增强主动 打防并举 标 本兼治 以专项打击行动促进野生鸟类保护常态长效治理 叶牛平讲话 韩松王吉德出席 李婧主持 叶牛平指出,开展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的具体实践,是对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是对党委政府领导水平、行业部门履职能力、 党员干部作风的现实检验,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叶牛平强调,要把握一个定位,增强工作主动性、责 ...
爱鸟护鸟,这些专业团队在行动(美丽中国·开展鸟类保护行动)
Ren Min Ri Bao· 2025-06-22 22:10
给鸟儿戴上身份标识,"飞行日志"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推广、规范观鸟活动,观鸟产 业发展带动鸟类保护探索;文创产品推陈出新,让游客更加了解和喜爱鸟类……研究和保护机构、民间 协会、文创设计团队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带动更多人加入爱鸟护鸟的行动中,让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编 者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40多年研究和保护 作为我国鸟类迁徙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机构,从1983年在青海湖首次进行环志放飞算起,40多年来,环志 中心先后在28省份的110多个地点开展鸟类环志工作,覆盖东亚—澳大利西亚、中亚、西太平洋3条国际 候鸟迁飞通道。目前,全国环志鸟类有863种410万余只。 "环志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本报记者 江 萌 董丝雨 6月7日凌晨两点,北京颐和园,来自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廓如亭集合。布 网、捕捉、测量、佩戴金属环,完成环志和数据采集后,107只北京雨燕被陆续放飞。 "金属环是鸟的唯一身份标识,环上刻有环型、编号和联系方式。其他地区的研究人员观测或重捕到环 志鸟,就能通过上面的联系方式回传这只鸟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信息。"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江红星介 ...
全面开展鸟类保护活动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0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本报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董丝雨)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本报报道陕西西安一些地方存在非 法猎捕和贩卖野生鸟类问题后,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和部门间联席会议,部署在全 国范围内深入开展鸟类保护活动,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打击行动,第一时间派 人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工作组赴陕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启动重点省份鸟类保护检查工作,派出工作组 查找堵塞保护监管漏洞。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爱鸟护鸟主题宣 传。 今年以来,国家林草局持续加强鸟类栖息地保护,护航候鸟迁飞,近两年全国越冬水鸟监测数量连创新 高。牵头组织多部门开展"清风行动2025"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合行动,全国共查处破坏鸟类等野 生动植物资源案件3917起,打掉犯罪团伙265个。开展春季护鸟专项行动,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力 量加大巡护看守、捕鸟网清理力度,全国约81万人次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清除捕鸟网1.4万张。指导 各地结合鸟类迁飞季开展"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1400余万人。 国家林草 ...
“诗意工作”的浪漫与坚守(追梦)
Ren Min Ri Bao· 2025-06-01 22:12
上图:在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黑鸢。 谢勇东摄 2021年,谢勇东关注到浙江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招募护鸟志愿者,便第一时间报了名, 准备利用职业空档期感受这份"诗意工作"。"可以近距离观察到中华凤头燕鸥这个珍稀鸟种的繁殖全过 程,机会太难得了!"由于具备比较丰富的观鸟经验和野外生存技能,经过层层选拔,谢勇东顺利入 选。 "没想到岛上的生活这么艰苦。"谢勇东告诉记者,2021年春天登岛后,他发现彼时岛上的供电仅靠几块 太阳能电池板,遇到连续阴雨天,就需要把风扇、冰箱的电断掉,以保证观鸟监控用电,遇到台风天, 船舶停航,生活补给运不进来,谢勇东和同伴们就会挖野菜吃。 招引中华凤头燕鸥也是谢勇东等护鸟志愿者的职责之一。"繁殖场内,我们要给网格标号并放置鸟类模 型,同时用广播播放燕鸥的声音,吸引燕鸥降落到繁殖场。"谢勇东介绍。 "来了来了!"上岛的第二天,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工作人员指引下,谢勇东通过监控器第一次见到了中华 凤头燕鸥的身影。繁殖高峰期时,岛上有近6000只鸟,谢勇东和伙伴们要仔细观测鸟群中的中华凤头燕 鸥数量,同时还要记录其求偶、孵蛋等情况,再将数据上报给浙江自然博物院,为鸟 ...
260多只 四川用九年培育朱鹮种群并开展野化放飞 鹮鹮出圈
Si Chuan Ri Bao· 2025-05-23 03:24
野化训练中的朱鹮。记者 赵明 摄 2017年4月18日,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朱鹮驯养繁殖研究基地内,在川出生的第一只朱鹮,它存活至今。 2019年10月16日,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朱鹮驯养繁殖研究基地内,科研人员正在清扫朱鹮的笼舍。 2019年10月16日,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朱鹮驯养繁殖研究基地内,朱鹮在笼舍中休息,当时站内已有朱鹮145 只。 2025年5月19日,沐川朱鹮繁育中心,科研人员喂养今年出生的朱鹮。 2025年5月19日,沐川朱鹮繁育中心,科研人员给准备放飞的朱鹮安装北斗卫星定位器。本组图片由记者 何海洋 摄 5月22日,四川沐川朱鹮繁育中心首批12只"四川籍"朱鹮放飞大自然,定居沐川湿地公园。这是西南地区首次 开展朱鹮野化放飞,标志着四川在珍稀濒危鸟类保护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经过9年精心培育,四川的朱鹮种群数量达到260余只,建 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 九年复壮 从零起步引入种源到构建保护体系 "今年成活十几只幼鸟没有问题。"进入4月,在推进朱鹮野化放飞的同时,沐川朱鹮繁育中心技术员吴永中和 同事还在忙另一件事:细心照料刚破壳的朱鹮幼雏。 如果将时 ...
当年轻人爱上“追鸟”
Xin Hua Wang· 2025-05-15 04:17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 题:当"追鸟"成为新潮流 新华网记者 彭纯 杨珏 "我拍到'顶流'戴胜了!发型太酷了!" "这种鸟真少见,你是在哪拍的呀?" "求一个观鸟搭子!" 最近,走进公园或湿地,经常能看到一大群举着各式长焦相机且包裹严实的人们蹲守在水边,对着天空按下快门。仔细一看,其中还有不少年轻人。在社交 媒体上,也出现了一种新型"追星"活动,"顶流"就是各种珍稀鸟类。 "观鸟"这一活动正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走红。 在公园草丛觅食的戴胜鸟。新华网发(郭连友摄) 开启"现实版自然探险" 在抖音,"观鸟"话题的播放量超7亿次。小红书平台上,相同话题的浏览量超4.4亿次,讨论超396万次。 小红书4月27日发布的《观鸟趋势报告》显示,过去一个月,该平台上的"观鸟"搜索量同比增长19倍;近一年"观鸟"相关笔记发布量是过去十年总和的1.2 倍。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发布相关笔记最多的用户基本在35岁左右。而最近一年,25岁左右的用户已成为观鸟内容的主要创作者。许多年轻人开始走出家 门,奔赴公园、湿地,不惜蹲守数小时,也要一睹鸟儿灵动的身姿。 正在观鸟的年轻人们。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HALLERS SECRESS 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