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信息

Search documents
市委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10 12:46
市委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 业体系 郭元强主持并讲话 6月10日,市委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体现 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听取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调研成果和意见 建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无党派人士代表邹薇、市工商联代表皮亚斌、九三学社武汉市委会代表李博 闻、民进武汉市委会代表赵起、农工党武汉市委会代表操玲姣、民建武汉市委会代表范犇等 先后发言,就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我市光电子信息"独树一帜"优势、夯 实人工智能发展算力底座等提出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郭元强表示,大家围绕以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体现了 对武汉转型发展的深入思考。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推动转化运用。 郭元强强调,要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 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高水平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 设施等高能级科创平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关键核心技 ...
湖北五大行动诚邀校友回归 力争每年吸引重点投资增超10%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10 00:16
《方案》聚焦解决好校友"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三个关键问题,共提出实施五个专项行动、20条具 体措施。 实施"校友+智力"回归专项行动。成立"湖北省校友工作促进会",健全完善校友服务组织体系。统筹建 设"校友回归"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实施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博士后倍增计划等,大 力引进校友人才。 湖北是科教大省,近千万校友曾在荆楚大地求学问知,涌现出一大批学界精英、商界领袖、教坛才俊、 文化名流,是湖北最亮丽的一张名片,也是湖北发展最独特的资源优势。6月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 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抓创业促就业"系列行动之"校友回归"工作情况。 为推动湖北科教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助力支点建设,近日,湖北制定 出台了《湖北省"校友回归"工作方案》(简称《方案》),立足湖北校友资源优势,以科技为支撑、产 业为导向、情感为纽带、服务为保障,通过打好"校友+"组合拳,进一步凝聚校友力量、集聚人才优 势、汇聚发展动能,更加广泛地促进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等各类资源要素在湖北聚集。 根据《方案》明确目标,到2027年,湖北力争招引校友人才3000人以上,建成校友企业创新创 ...
国家高新区竞速新兴产业赛道 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50%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09 00:44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国家高新区聚集了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0%的全国 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拥有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50%左右,具身通用 人工智能系统原型、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等原创技术、首发产品不断涌现。 以"新"谋"进",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目前,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 术跻身万亿级产业集群,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 的20%、50%。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初步形成发展优势。 《经济参考报》6月5日刊发记者郭倩采写的文章《攻关原创技术 国家高新区竞速新兴 产业赛道》。文章称,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跻 身万亿级产业集群,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 20%、50%。 "我们将推动国家高新区围绕特色优势进一步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深入实施国家高新区 新赛道培育行动,打造一批新赛道策源地和集聚区,面向所有国家高新区组织推荐新赛道, 搭建新赛道培育库;加强高标准选拔,分 ...
全域共进 武汉都市圈能级不断跃升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29 07:08
Core Insights -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with a projected GDP exceeding 3.6 trillion yuan in 2024, accounting for over 60% of Hubei province's GDP [1] Transportation Connectivity - The opening of the "New City Express Line" has reduced travel time between Huangshi and Wuhan to half an hour, with over 2 million passengers recorded since its launch [2][4] - Multipl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cluding the Qipanzhou Yangtze River Bridge and the Wuyang Expressway, have enhanced transportation links, facilitating a one-hour commute from various cities to Wuhan [2][4]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s between Huangshi and several universities in Wuhan has led to over 100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local industries [3] -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has enabled the sale of live fish to major cities, showcasing the impact of academic partnerships on local businesses [3]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upply Chain -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te optical electronics industry chain in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has attracted companies like Hubei Lianxin Display Technology, which produces components for major clients in Wuhan [5] - The region has seen a significant influx of semiconductor-related enterprises, with 89 companies established in Ezhou, benefiting from proximity to Wuhan's technology hubs [5][6] Healthcare and Public Services - Enhanced healthcare collaboration between local hospitals and major institutions in Wuhan has improve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exemplified by a successful airlift of a critical patient [7] -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city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has streamlined processes for residents, with over 310,000 transactions completed in 2024 alone [7] Regional Cooperation -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is positioned as a strategic hub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with ongoing projects to enhance connectivity with neighboring urban areas and promote collaborative economic growth [8]
夯深根,强韧链,早陪跑,武汉构建产业新生态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23 01:07
5月15日,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市经信局)召开科创债工作座谈会,引导 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市经信局锚定支点建设,围绕"现代产业焕新行动"谋新局。该局党组书记、局 长李世涛说,要主动求变,把握经济周期调整产业结构,以新思维迎接挑战,助力武汉产业 开创新局面。 把根扎深,放鹰高飞 系统性培育城市创新根系 就在5月初,武汉向全球征集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项目,聚焦工业制造、医疗、交通 等十大领域,务求加速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规模化应用,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之城。 一季度,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两周内连开两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如今,人工智能园区在三镇铺开,智能体面向全球征集。"AI+"新赛道正将传统产业痛 点转化为创新支点。 人工智能产业仅是武汉产业能级跃升的一个缩影,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等 新兴产业,正被培育为拉动增长的新引擎。 "应接不暇。"在5月20日举行的"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活动智能装备专场上,法博特机 器人联合创始人王超一直忙着加微信。 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成立仅两年的法博特机器人正崭露头角,该企业自主研发的装车 机器 ...
中国光谷设千万元赛事奖金 向全球创客发出邀约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2 13:16
中新网武汉5月22日电 (曾宪雯 王梦媛)据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22日新闻发布会消息,即日 起至7月15日,2025年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接受全球创业项目报名。本次大赛全面升级,共设置 80个奖励名额,总奖金额度达1250万元。 光谷因"光"而兴、因"才"而盛。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自2015年启动以来,至今已举办9届,成为 湖北乃至全国知名的创业活动品牌,培育出天眸光电、巨安储能、美益添生物、慧观生物等一批优秀创 业企业。 据了解,本次大赛深度聚焦光谷"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两大万亿产业集群,设立光电子信息、生命大 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四大产业赛区。赛事与3551光谷人才政策深度联动,一等奖得 主可直接认定为3551创业人才,5年内依据企业动态积分,最高可获1000万元持续无偿资助。其他获奖 项目纳入3551创业人才后备库,提供孵化及政策辅导等服务,后续可通过"以投代评""积分评价"等多元 方式,优先支持认定为3551创业人才。 赛程设计方面,分为初评、初赛、复赛、决赛四阶段。7月—8月各赛区初评、初赛分散角逐,9月—12 月复赛、决赛集中竞技,各阶段时间规划清 ...
设千万赛事奖金 2025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启动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5-22 10:23
5月22日,武汉东湖高新(600133)区举办2025年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启动新闻发布会。证券时 报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即日起至7月15日,大赛接受全球创业项目报名,向全球创客发出"光谷之 约"。 本次大赛以"聚光谷,创未来"为主题,共设置80个奖励名额,总奖金额度达1250万元,总奖金额度加 码,奖金设置也更加多元。 在参赛资格方面,大赛秉持开放包容原则。无论是2020年1月1日后成立科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还是怀 揣产业化价值项目、尚未成立公司但计划扎根东湖高新区的项目团队负责人,都有机会登上这个创新创 业的舞台。 在赛区布局上,大赛聚焦东湖高新区重点及未来产业方向,设立光电子信息、生命大健康、新材料与高 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四大产业赛区,产业赛道进行扩容升级,支持"多模态与跨模态技术""互联网智 能技术"等前沿领域项目。此外,面向外地项目,设立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欧美四大国际区域赛 区,积极拓展国际版图,打造国际创新舞台,构建"4+4"全球项目汇聚网络。 大赛构建"奖励+落地+服务"全链条支持体系。在奖励与落地方面,明确总决赛三等奖及以上项目需满 足注册公司、持股比例、办公场所、知识产权 ...
2025年光谷3551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Di Yi Cai Jing· 2025-05-22 08:57
在参赛资格方面,大赛秉持开放包容原则。无论是2020年1月1日后成立科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还是怀 揣产业化价值项目、尚未成立公司但计划扎根东湖高新区的项目团队负责人,都有机会登上这个创新创 业的舞台。 即日起至7月15日,大赛接受全球创业项目报名。 5月22日,2025年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即日起至7月15日,大赛接受全球创业项目报名 (http://www.ovc-talent.com/ ),向全球创客发出"光谷之约"。 为契合创新创业发展新趋势,本次大赛奖励政策全面升级,共设置80个奖励名额,总奖金额度达1250万 元。大赛与3551光谷人才政策深度联动,4名一等奖得主除了获得100万元奖金外,还可直接认定为3551 创业人才,5年内依据企业动态积分,最高可获1000万元持续无偿资助。 在赛区布局上,大赛聚焦光谷重点及未来产业方向,设立光电子信息、生命大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 制造、人工智能四大产业赛区,支持"多模态与跨模态技术""互联网智能技术"等前沿领域项目,贴合光 谷产业升级需求。面向外地项目,设立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欧美四大国际区域赛区,构 建"4+4"全球项目汇聚网络。 自 ...
实施经济能级跃升 力争2030年GDP突破3万亿元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22 08:42
【开栏的话】 为落实省委关于"一切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的要求,我市制定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 略支点的行动方案,系统部署7个方面重点任务,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以一域之光 为全局添彩。今日起,长江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委办局长访谈"专栏,关注全市各职能部门 在推进支点建设中的具体思路、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 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刘海东 王为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实施经济能级跃升是首位行动。"5月21日,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洋表示,我市按照省委部署要求,聚焦"三个优势转化"和"六个之重",着力发挥中 部经济中心的龙头作用,推动经济能级跃升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支点建设的战略支撑力,力争到2030 年经济总量(GDP)突破3万亿元。 经济能级跃升 力争到2030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 问:武汉市在"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奋力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行动方案中提 出,要实施经济能级跃升行动。请谈谈您的理解。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6次亲临湖北,为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对武汉 寄予厚望、赋予重任。省委、省政府要求武汉择高而立、 ...
中国光谷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2 07:10
中新网武汉5月22日电 (卢琪)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近日在武汉落下 帷幕,在这场汇聚全球近200位顶尖专家、300余位企业家、390家企业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顶级盛会 上,近百项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集中亮相。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光博会助力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 光谷")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联动全球创新资源 共绘光电产业蓝图 本届光博会首次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全球系列活动,标志着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深度融 入全球创新网络。 光博会开 幕仪式现场。 活动主办方供图 本届光博会以"光联万物、智引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除传统激光与光学、光通信展 区外,首次推出"光+智能终端应用(无人驾控装备、机器人、AI)"融合展区及光电子信息产业成就主题 展。20余场会议及特别活动,覆盖激光技术、精密光学、汽车光电、半导体信息系统等六大应用领域。 开幕式上,国际顶尖专家探讨光子学与光通信、面向AI及智能应用的VCSEL激光芯片等课题。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提出,光器件未来应用要做到智能化,实现"天空地海"等各 领域时空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