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境监测
icon
Search documents
【立方招采通】河南艺术中心2487万元音响设备采购项目招标/郸城县中医院发布超1亿元医疗设备采购意向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10:21
5月9日【立方招采通】标讯亮点包括工程建设、医疗药械、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项目。其中:河南艺 术中心设备更新项目音响设备采购项目和郸城县中医院医疗设备购置项目可重点关注。 河南艺术中心设备更新项目音响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本次项 目为河南艺术中心大剧场、小剧场、音乐厅的音响扩声系统、调音系统及话筒系统的改造升级。验收合 格后质保期不少于3年。资格要求:进口产品须提供国内总代理授权书;非授权代理商须提供制造商在 国内总代理的授权书及针对本项目的授权书。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郸城县中医院医疗设备购置项目采购需求为:购置医疗设备61台(套),主要购置设备包括中医康复理 疗设备、直线加速器、CT、彩超、治疗仪、监护仪、呼吸机等,配套建设智慧医院网络系统。预算金 额约1.11亿元,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6月。 项目类型:设备采购 采购单位:河南艺术中心 项目名称:河南艺术中心设备更新项目音响设备采购项目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2487.16万元 项目概况:本次项目为河南艺术中心大剧场、小剧场、音乐厅的音响扩声系统、调音系统及话筒系统的 改造升级,包含但不限于设备的供货、运 ...
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上海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多维度助推专利从书柜走到货柜
Jie Fang Ri Bao· 2025-05-03 03:35
记者 黄海华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链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上海激活创新生态,多维度支撑科技成果转化 孵化。判断产业化环境是否友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是两个重要的风向标。 遴选培育走出"最先一公里" 在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有时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家的勇气。 科技成果转化也能"把脉问诊"?华东师范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门诊""集体沙龙"和"一对一深度问 诊",吸引了全校29个院系、110个项目的122人次参与。目前,专家团队已遴选出20个项目进入密切跟 进及概念验证阶段。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孙越一直希望转化原创的泥炭藓种植技术,虽然此前接触过一些有合 作意向的投资人,但由于缺乏经验,对于究竟是"横向项目合作"还是"入股成立企业",她始终下不了决 心。正是在"转化门诊"的"把脉"之下,专家条分缕析地解答了她的疑惑。此后,经过多次"特需门诊把 脉",仅用两个多月就明确了设立企业的转化路径。如今,该项目已进入中试启动阶段。 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仅一条马路之隔。去年8月,在概念验证中心 助力下,复旦大学李庆教授团队创立了上海盖斯智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之前,最让他苦恼的 ...
2025年中国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4-29 01:35
内容概要:在市场政策加持下,我国水环境监测市场迅速崛起,据统计,2024年我国水环境监测行业市 场规模达274.43亿元,同比增长5.28%,其中,水环境监测服务约占50.7%,水环境监测设备约占 49.3%,未来,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下游企业为满足达标排放和可持续生产的要求,对水环 境监测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进一步带动水环境监测市场规模扩容。 上市企业:力合科技(300800)、雪迪龙(002658)、聚光科技(300203)、华测检测(300012)、先 河环保(300137)、节能环境(300140)、天瑞仪器(300165)、谱尼测试(300887)、国检集团 (603060)、理工环科(002322)、天鉴检测(870559.NQ) 相关企业:上海摩特威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润仪表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摩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市场政策、水环境监测产业链、水环境监测市场规模、水环境监测竞争格局、水环 境监测发展趋势 一、概述 水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水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1分钟“揪出”!
Ke Ji Ri Bao· 2025-04-28 22:46
Core Insights - The China Agricultur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Standard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as developed the world's first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hich enable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high-risk antibiotics and pesticide residues in flowing water bodies [1][2] Group 1: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 The research team led by Cheng Jie has achieved breakthroughs in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monitoring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dispersion, concealment, and complexity [2] - A new type of nano-composite material with 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signal enhancement capabilities has been developed, improving stability by over five time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dsorbents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sensing performance [3] - The system can detect three categories of nine pesticides and three categories of ten antibiotics with a sensitivity of nanograms per milliliter (ng/mL), allow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pollutants at concentrations as low as one billionth of a gram in one milliliter of water [3] Group 2: Operational Efficiency - The monitoring system can operate continuously for 180 days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reducing operational costs by 70%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monitoring efficiency [3][4] - In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labor costs were reduced by approximately 60%, while monitoring frequency increased threefold [4] Group 3: Application and Impact - The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Taihu and Haihe River basins, achieving an accuracy rate of over 90% in pollution warnings through real-time data uploads to a cloud platform and GIS technology [5] - The system allows for precise pollution source tracing, aid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implementing targeted remediation measures [6] - Future enhancements will include the detection of new pollutants such as 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endocrine disruptors, and microplastics, expanding the monitoring scope [6]
补短板、提能力、求实效,福建南安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环境监测站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水平,打造出了一支敢打敢拼、质量过硬、效率领先的高素质生态环境监测队伍,服务南安高 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南安环境监测站努力将党建融入业务和监测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监测业务工作能力水平"双提升"。 围绕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垂改若干问题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狠抓主责主业,补短板、提能力、求实效,着力提升监测支撑管理 决策的能力水平。 二是根据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南安环境监测站积极参与7座国省控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建设,为全面掌握水质实时 状况和变化规律,及时发现突发性污染事故或水质异常情况,提高流域水环境预警预报准确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按照国家监督、省级组织、市县实施的模式,南安环境监测站参与建成3座空气自动监测站、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和大气主要污染物监测网 络系统。督促300多家重点排污单位监测监控设施和数据联网。强化生态环境质量和排污单位污染排放数据、生产状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用水用电用能 等信息的关联分析,环境违法线索侦查识别、污染天气 ...
4项水、气国家环境监测标准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仪器信息网· 2025-04-23 07:40
导读: 5月1日起,将有4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正式正式实施,涵盖固定污染源废气、水质等测定方法,涉及离子色谱、气象色谱-质谱法等。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5月1日起,将有4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正式实施,分别是《固定污染源废气 磷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 1 3 6 2—2 0 2 4》、《固定污染源 废 气 硝 酸 雾 的 测 定 离 子 色 谱 法 HJ 1 3 6 1—2 0 2 4 》 、 《 水 质 苯 甲 醚 和 甲 基 叔 丁 基 醚 的 测 定 吹 扫 捕 集 / 气 相 色 谱 ⁃ 质 谱 法 HJ 1 3 6 3—2 0 2 4 》 、 《水质 阿维菌素B1 a 和阿维菌素B1 b 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1 3 6 4—2 0 2 4》。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硝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1 3 6 1—2 0 2 4) 7 仪器和设备 7 . 1 烟尘采样器:采样流量 1 0 L/mi n~6 0 L/mi n,采样管应为耐腐蚀、耐热材质。采样头由弯管(含采样嘴)、滤膜、不 ...
哪些水质监测仪器成为今年企业力捧“新宠”?
仪器信息网· 2025-04-22 06:20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随着《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与《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等文件发布,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正加 速迈入数智化时代。文件明确指出:至2 0 2 7年,以无人运维、智能采样、黑灯实验室、立体遥测为核心的新一代监测网络将在重点区域率先落 地,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慧感知体系;到2 0 3 0年,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实现跨越式升级,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将以全球领先的技 术装备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4月1 0 - 1 2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在北京召开,集中展示生态环保产业在AI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碳转型与"双碳"目标、绿色生态创新 实践等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既展示了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新成果,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和信心。 在环境监测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本次展会中展示的水质监测仪器,通过多感知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体现了AI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 水质监测领域的深度融合。同时,我们注意到各仪器厂商正逐渐摆脱传统 ...
报名:PFAS分析技术前沿:挑战与机遇
仪器信息网· 2025-04-22 06:20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因其独特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和表面活性,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如不粘涂层、消防泡沫、纺织加 工等)。然而,这类化合物的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及潜在毒理性(如干扰内分泌系统、致癌风险)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永久化学物质"。 近年来,PFAS污染问题已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公众视野,其对公共健康、环境保护及相关行业构成的巨大挑战不容忽视。与此同时,这一问题也 促使全球各国纷纷出台更为严格的监管政策和标准。 面对日益严峻的PFAS污染问题,发展精确、高效的PFAS分析检测技术显得尤为迫切。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们亟待在PFAS检测的技术创 新、方法优化、法规监管以及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如何在严格的检测标准下,高效实现PFAS物质的识别、定量及源追溯,已成为各相 关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次网络研讨会将聚焦PFAS分析检测技术前沿,旨在为业内专家、科研人员、环境监测机构及相关企业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技术共享的平台。 通过本次研讨会,参会人员将获得最前沿的技术 ...
机器狗、自动监测站:盘点13家厂商30+大气监测新品
仪器信息网· 2025-04-21 07:23
导读: 2025北京环保展,仪器信息网各厂商展出的2024年下半年至今上市的大气监测仪器新品做了不完全盘点,技术方法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方 向发展。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目前,国际上,对美关税及国外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制裁加剧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外部因素,使得相关仪器企业必须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在国 内,《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等文件的发布,也对环境监测技术方 法及设备提出了新的需求。 在此环境背景下,4月1 0日- 1 2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CIEPEC 2 0 2 5)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各参展厂商围绕大 气、水、噪声等领域集中展示生态环保产业在AI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碳转型与"双碳"目标、绿色生态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 材料、新装备,充分展示了其现代技术创新成果。 在展会中,我们了解到,各仪器厂商正在逐渐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寻找新的技术方向以及产品创新模式,向 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方 ...
AI加速赋能 数字技术助力生态治理体系提升
Xin Hua Cai Jing· 2025-04-17 15:37
"一方面,随着监测数据爆发式增长,AI技术可以快速识别污染特征和规律、高效筛查异常排放问题线 索,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他表示,另一方面,AI等新技术在污染源动态清单动态化分析、空气质量预 测预报等方面已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有望打造生态环境领域治理的更智慧的科学大脑。 胡京南同时也指出,AI技术虽强,但仍需科学家"集智攻关",防范AI"黑箱"风险。 监测监管能力实现质的提升 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眼睛",监测工作也在技术驱动下提质增效。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谷树茂介绍,当前山东省已将全省7800家重点排污单位、1.4万个自动监测点位数据接入大数据平台, 结合企业用电、生产参数等,实现数据交叉核查。 新华财经北京4月17日电(记者王钊)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 来自生态环境执法、科研、监测等生态领域的代表表示,AI正加速赋能生态治理现代化,为建设美丽 中国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从"人防为主"迈向"技防优先" "AI和大数据的应用,使我们的执法更加精准、快速、高效。"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二 级主任科员付怡然介绍,当前在大气污染防治中,通过AI、热点网格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