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

Search documents
贵州以“绿色”为纽带深化与国际友城合作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7 01:57
中新网贵阳7月6日电 (记者 杨茜)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5日至6日正在贵阳举行。"贵州省国际友 好城市绿色发展与产业合作"主题论坛围绕"深化地方友好合作,促进绿色发展共赢"主题,以"绿色"为 纽带,以"合作"为桥梁,共话可持续发展新机遇,共绘产业合作新蓝图。 本次论坛现场签署7对省市级友城友好协议文本。贵州省与利比里亚蒙罗维亚市签署建立友好省市关系 协议书,与莫桑比克加扎省、巴布亚新几内亚米尔恩湾省签署建立友好省关系意向书。贵州省人民对外 友好协会与老中友好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图为"贵州省国际友好城市绿色发展与产业合作"主题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贵州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态治理经验,与加扎省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形成互补。"莫桑比克加扎省省长 玛格丽达·琼戈特别提到与贵州在水稻种植、畜牧业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潜力。 巴布亚新几内亚米尔恩湾省省长高登·威斯利则带来了具体的合作清单:包括特色农产品贸易、可持续 渔业管理、生态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内容。他希望借助贵州市场和技术,将当地绿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 势。米尔恩湾省计划在贵阳设立省级办事处,以推动合作项目高效落地。 论坛现场启动了贵州省国际友城" ...
润物无声,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之基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7-07 00:24
实践证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生态文化厚植根基;发展生态文化,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 想动力,同时也需要以生态文明实践为土壤。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 文化使命,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系统开展生态 文化研究,建设完善生态文化载体,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 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文化融入生产生活,为新时代新征程以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构建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要实现生态文化建设持久深入发展,还需建立健全三项机制。 一是协同推进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区域协作平台。如浙江嘉兴联合上海金山、浙江平湖成 立"金嘉平生态文明实践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人才保障机制。加强"生态+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解决传统技艺传承人断层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传统生态智慧转化 不足、公众参与不够等。此次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 ...
厚植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文化建设盘点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03 00:4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撑。 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 以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 供强大精神支撑。 顶层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纲举目张 "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就是要 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 "美丽的大自然是你我共同的家园。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每年六五环境日,这首主题 曲《让中国更美丽》便传唱于祖国各地,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 自2018年起,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省级人民政府每年联合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 活动。 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选树"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组织设计开发吉祥物"小山、小 水",以及系列表情包、盲盒手办等生态文化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