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内核驱动

Search documents
交银施罗德基金:“瑞和三年持有”跑输业绩基准超20个百分点,投研风控是否存漏洞?
Sou Hu Cai Jing· 2025-05-27 07:28
编者按: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督促行业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并贯穿于公 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基金运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恪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截至2025年5月26日(下同),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的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成立3年多净值下跌28.86%,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20个百分点。 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成立于2022年3月,是一只混合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65%+恒生指数收益率×5%+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 率×30%。 截至2025年5月26日(下同),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成立以来净值累计下跌28.86%,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20个百分点。 2025年以来,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净值下跌4.24%,也明显跑输业绩基准。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规模约为26.13亿元。 一季度股票仓位大幅上升,加仓科技、食品饮料板块 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经理为何帅。公开资料显示,何帅历任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2 ...
单季蒸发688亿!昔日“银行系权益优等生”交银施罗德基金,为何净利润连跌三年?公募新规开出破局药方…
Sou Hu Cai Jing· 2025-05-15 13:00
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这份方案意义重大,直击行业长期存在的 "重规模轻质量" 这一顽固问题。它的发布,就像给行业注入了一剂清醒剂,让市场开始审视以银行系为代表的公募,在过 度依赖固收 "偏科"严重的现状。 银行系公募自诞生,就与母行的资金血脉紧密相连。依托银行的渠道优势,这类机构在固收领域展现出极强的扩张能力, 然而在权益投资领域却长期处于"发育不良"状态。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季度末,在15家银行系公募中,固收类产品 平均占比超90%,个别机构甚至突破98%的惊人比例。 困局浮出水面,银行系权益巨头咋啦? 交银施罗德基金曾是这个群体中的"另类样本"。该机构在2021年末,规模突破5400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达近40%, 在银行系公募中堪称"权益投资标杆"。 然而截至2025年1季度末,交银施罗德基金总规模单季缩水688亿元,较三年前缩水近千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规模遭遇"腰 斩",从2027亿元断崖式跌落至873亿元,缩水幅度达57%。这个曾经主动权益占比最高的银行系公募,为何现在权益类产 品规模下滑如此严重? 据张碧璇观察,交银施罗德权益产 ...
总规模、非货规模排名持续下滑 这家基金公司怎么了?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5-11 15:24
基金公司规模一直为业界关注。除规模排名外,基金公司规模变化数据同样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交银施罗德基金近年来规模、排名停滞不前,最终在2024年年底跌出前二十,排名21 位。2025年一季度,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下滑600亿元,公司规模排名再次滑落至25名。 一般而言,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息息相关。记者注意到,最近三年,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多只主动权益 类基金业绩不佳。同时,公司还错失了布局指数基金的良机,业绩导致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增长乏力。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副主任张碧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过去交银施罗德整体的表现来看, 其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团队培养体系成熟,这一点通过过去十年的权益类产品业绩已经得到过验证,同 时,其股东背景也兼具银行渠道优势与外资投研经验。但是近年来公司投研风格同质化较为严重,出现 了一定的路径依赖,在当前较为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抗风险能力较差,同时也错失了指数型产品的发展黄 金期。 非货币基金规模跌出前二十 Wind数据显示,最近三年,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如坐"过山车"。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中到2025年一 季末,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从5025.89亿元下滑到4686.64亿元,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