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模型

Search documents
人形机器人行业观点更新:FIGURE机器人产业端催化不断 持续关注FIGURE机器人产业链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0 10:39
主要观点 1、Figure 在机器人赛道催化频出 1)2022 年,Brett Adcock 创立Figure; 2)2023 年10 月,Figure 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Figure 01 面世,不仅能完成搬箱子等简单的体力任务,还 能通过观察人类示范学会煮咖啡。几个月后,Figure 01 又搭载OpenAI 大模型,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收拾 杯盘、整理桌面。 3)2024 年2 月29 日,Figure 宣布完成6.75 亿美元B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微软、英特尔、OpenAI Startup Fund、Amazon IndustrialInnovation Fund、英伟达等。同时公司宣布与OpenAI 达成合作,合作内容便包 括OpenAI 将为Figure 人形机器人构建专门的AI 模型。 1)2023 年5 月,Figure 宣布完成7000 万美金的A 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 领投, 跟投方包 括Aliya Capital、BoldVentures、Tamarack Global、FJ Labs 和库卡机器人前CEO TillReuter。两个月后, 又获得了来自B ...
自变量机器人王潜:具身智能大模型没法抄国外作业
3 6 Ke· 2025-05-29 01:05
文|王方玉 编辑|苏建勋 王潜有一副知识分子的长相,讲话语调平和,但一旦聊起具身智能,他便流露出"杀气腾腾"的一面: "如果就奔着跟随别人的念头,技术天然就落在下风,是很没出息的。" "创业这件事是需要一些决心的,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找好了退路,你的心态就不对了。" 机器人,是王潜最执着的事。他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曾在美国创立量化基金公司。但在做量化之后,他却"好一阵子整晚 睡不着,后悔没把机器人事业做下去"。 △图源:企业授权 2023年,王潜解散基金回国,在深圳创立"自变量机器人"。 自成立起不到一年半时间,自变量机器人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5月12日,智能涌现独家报道其拿到美团独投的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2023年是国内具身智能赛道肇兴之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首次预言具身智能将是下一个科技浪潮,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均在这一年成立。 相较于这两家,自变量机器人前期并未获得很大声量。但随着不断获得新融资,其正逐渐走向具身智能舞台的中心。 一位双币机构投资人告诉智能涌现,从融资金额看,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梯队。第一梯队的公司有三家:宇树科技、智元机器 ...
启明创投周志峰:AI的性能和成本已达到临界点,AI应用将在今年爆发
IPO早知道· 2025-04-29 03:01
2025年会是AI应用全面落地的大年 近两年 人工智能市场最热闹的是 大模型领域, 我们 已投资 了 14 家 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 、 具身智能 模型或端到端智驾模型的领军企业 ,这个数量在亚洲位居前列。同时我们 协助 管理着规 模达 100亿 元 的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这些 都是 "触点",为 我们 判断 AI行业的发展 脉络 提供了 更多的数据,能够 更好地训练我们的投资 思维模 型 。 任何一轮科技浪潮,都开始于底层基础技术的耕耘。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过去几年,启明创投 一直把 AI的投资分成三个层次 :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 日前 发表了题为 "2025,AI照进现实之旅"的主旨 演讲,分享了对AI投资的见解,和对AI市场演进路径的推演与预判。 以下系演讲精选: 为什么不是去年 或 前年? 原因是 任何 一轮科技 浪潮 ,都开始于底层基础技术的耕耘,其中有两个核心技术指标,一是性 能,从凑合用到真正好用,二是成本,从 "高不可攀"到"轻松消费",当这两个核心指标均达到临界 点时,应用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