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1号2—1

Search documents
中国船舶 驶向深蓝(新时代画卷)
Ren Min Wang· 2025-07-10 22:51
旅游观光 "GNV·北极星"号是我国首艘自主研发、设计及建造的大型出口客滚船,全长218米、型宽29.6 米,配置各类客舱298间。图为"GNV·北极星"号。 李 刚 钟 伟摄影报道 工程生产 全球首艘安装海上碳捕集和封存装置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AGOGO FPSO在上海交付, 船长333米、宽60米,日产原油量可达12万桶。图为AGOGO FPSO。 沈文敏 曹嘉平摄影报道 工程生产 "BOREAS"号是我国建造的目前全球最大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船,最大工作水深80米, 能够安装25兆瓦的海上风机。图为"BOREAS"号在进行升降试验。 唐 克摄(影像中国) 科学考察 "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艏、艉双向破冰技术 的极地科考破冰船,续航力为2万海里。图为"雪龙2"号在南极中山站区域等待卸货。 新华社记者 黄韬 铭摄 旅游观光 "爱达·魔都号"是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有24层楼高、2125间客 房,可载乘客5246人。图为"爱达·魔都号"邮轮驶向山东青岛国际邮轮母港。 俞方平摄(人民视觉) 旅游观光 "九洲湾1号"是我国首艘近岸型 ...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Jing Ji Ri Bao· 2025-06-14 22:50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今年4月,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 养殖进入2.0时代。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国信1号2—1"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 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了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青岛构建起了"院士—平台—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生 态,吸引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在此扎根、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在此运转。 目前,广东全省海洋领域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重大创新平台 建设稳步推进,省级海洋数据中心初见成效。 近年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多地不断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夯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广东省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全球抗台风能力最强网箱平台、全 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它的建成投运,对于我国"海上风电 +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 ...
技术引领、产业升级、政策保障——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Jing Ji Ri Bao· 2025-06-14 21:39
近年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多地不断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夯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今年4月,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 养殖进入2.0时代。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国信1号2—1"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 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了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青岛构建起了"院士—平台—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生 态,吸引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在此扎根、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在此运转。 目前,广东全省海洋领域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重大创新平台 建设稳步推进,省级海洋数据中心初见成效。 广东省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全球抗台风能力最强网箱平台、全 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它的建成投运,对于我国"海上风电 +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