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icon
Search documents
福建: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news flash· 2025-07-10 02:42
福建: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金十数据7月10日讯,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7月9日在福州举 行。全会强调,着力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上作出示范。强化福州都市圈、厦漳泉 都市圈牵引作用,建立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提升沿海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强化基础设施共联、产业 体系共建、创新能力共育、公共服务共享,加力推进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陆海统筹,以陆带 海、以海促陆,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港产城联动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海 上福建"。 ...
海洋经济第一大省释放发展新信号
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广东将坚持优旧育新、三产联动,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耕海牧渔丰实"粤海粮仓",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全面提升远洋捕捞综合实力,建好用好渔港 平台,助推海洋渔业提质增效。向新向强深耕海洋制造,突出做强石化、船舶等优势临港产业,积极培 育壮大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和未来产业,加大力度打造现代海洋企业矩 阵,不断巩固拓展产业优势。融合升级海洋服务,聚力发展海洋文旅,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持续优化拓 展涉海服务保障,推动海洋服务业提升水平、提高效能。 在科技创新方面,广东将坚持创新驱动、基础先行,形成更坚实的海洋经济发展支撑。锻造兴海科 技,集中资源力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围绕产业所需加快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引育现代海 洋人才,更好支撑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建强兴海设施,进一步优化港口资源,建好临港产业园区,积极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海洋经济的软硬条件。 6月26日,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对推动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研究 部署,旨在抢抓机遇,深耕海洋,以更大力度、更快行动发展海洋经济,以新的更大成效助力全面建设 海洋强省 ...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Jing Ji Ri Bao· 2025-06-14 22:50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今年4月,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 养殖进入2.0时代。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国信1号2—1"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 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了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青岛构建起了"院士—平台—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生 态,吸引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在此扎根、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在此运转。 目前,广东全省海洋领域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重大创新平台 建设稳步推进,省级海洋数据中心初见成效。 近年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多地不断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夯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广东省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全球抗台风能力最强网箱平台、全 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它的建成投运,对于我国"海上风电 +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 ...
技术引领、产业升级、政策保障——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Jing Ji Ri Bao· 2025-06-14 21:39
近年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多地不断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夯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今年4月,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 养殖进入2.0时代。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国信1号2—1"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 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了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青岛构建起了"院士—平台—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生 态,吸引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在此扎根、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在此运转。 目前,广东全省海洋领域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重大创新平台 建设稳步推进,省级海洋数据中心初见成效。 广东省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全球抗台风能力最强网箱平台、全 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它的建成投运,对于我国"海上风电 +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 ...
坚持创新引领实体为本服务赋能全力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10 22:14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城华通讯员史伟宗)昨日,广州市召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经济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听取我市海洋经 济、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及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中船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 司发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郭永航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作工作 部署。 市领导边立明、陈杰、刘炜,有关市直部门、区、市属国企和驻穗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郭永航强调,广州向海而生、因海而兴,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要切 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 委"1312"思路举措,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科学规划、选准赛道,坚持创新引领、实体为本、服务赋 能,全力抢占海洋经济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 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坚持陆海统筹,研究制定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加快构建以珠江为纽 带、联通珠江前后航道—狮子洋—伶仃洋的海洋创新发展带,高水平打造临港经济区,深化区域海洋经 济合作,加快形成 ...
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五海并举”发展海洋经济|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五省经验交流摘登之广东篇
广东是海洋大省,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港湾优良滩涂广布,发展海洋经济自然条件得 天独厚。 2024年,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领跑全国,以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国五 分之一、占地区生产总值七分之一的成绩,坚定扛起海洋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 加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23年,广东省委将"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作为"十大新突破"之 一,强调要做大做强做优现代海洋产业。省委成立省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出台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意见、海洋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面统筹"向海"规划、协同"耕海"要素、打通"下海"通道、疏 通"亲海"平台、构筑"护海"体系,推动海洋经济和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陆海统筹,统筹"向海"规划。精准布局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一是空间规划定格局。广 东率先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合理布局"城、湾、岛、岸、堤",促 进形成点上开发、适度聚集、优近拓远的海洋空间格局。二是融合联动发展规划。充分对接制造业、港 口、科技、能源、金融等发展规划,将海洋产业落在空间规划"一张图"。出台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率先突破2万亿元 连续30年稳居全国首位
6月6日,2025年广东省海洋日宣传活动在深圳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 (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据初步核算,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为20022.5 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0%。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推动海洋经济增长对稳住全省 经济大盘具有重要意义。去年,全省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3%,"压舱石"作用 凸显。 近年来,广东挺进"深蓝"步伐不断加快,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去年以 来,省内多座沿海地市组建成立了海洋发展局。今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 规划(2021—2035年)》。不久前,《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 式通过,并将于7月1日起施行。 过去一年,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运行呈现哪些亮点?一系列举措和政策文件,将为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 展带来哪些助力? 海洋新兴产业同比名义增长8% 2024年,广东海洋经济有哪些亮点?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 ...
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超1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9%
Jing Ji Ri Bao· 2025-06-08 22:03
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自然资源部在海南海口市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数显 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 指数是对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量化评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设定为100, 2024年指数为125.2,比上年增长2.3%。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其中,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海洋 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8.7%,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28.2%,海水淡化工程 规模比上年增长超10%。海运进出口总额、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船舶出口金额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 高。其中,我国船舶出口金额3086.5亿元,同比增长58.7%,以修正总吨计我国出口海船占全球海船完 工量的比重为42.7%,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22.1万亿元,其 中与沿海国家贸易额19.0万 ...
破题2万亿蓝海:广东立法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4 02:57
2025年5月28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广东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海上新广 东"建设的关键一步,这部地方性法规旨在以法治力量破解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瓶颈。《条例》有哪些亮 点?作为海洋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将如何通过立法"向海洋要动能"?6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 发布会对《条例》进行解读。 立法背景 诸多问题亟需制度性突破 广东为何要就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立法?近年来,中央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党的二十 大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 求"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据了解,《条例》的制定,是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关键一步,也 是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打造海上新广东"的有力行动。 虽然海域面积全国第二,海岛数量全国第三,但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其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 题。"尽管我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突破2万亿元,但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 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短板,制约了高质量发展 ...
青岛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细化产业招商
一是携手打造"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两个先导产业,突出数字 化、智能化、跨界化、融合化发展,依托青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专业园区,大力招引设 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围绕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 源、智能装备产业五大新兴产业,聚焦细分赛道,着力招引研发中心,核心部件、关键配件生产基地, 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围绕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三大优势 产业,把握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机遇,鼓励海尔、海信、青啤等本土龙头企业持续开放应用场景, 实现以"订单"促投资、以"市场"促投资。 记者在16日举办的"服务跨国公司山东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青岛市正以"10+1"创新型产业 体系为重点,围绕"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产业招商方向 和细分赛道。 二是携手打造"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是青岛的特色和优势,青岛将从三方面发力,拓展全球 海洋经济合作: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化工产业向高端绿色迈进, 打造高端港航服务业,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