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IP
icon
Search documents
21社论丨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1:58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 入同比增长4.5%。具体来看,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显示出旅 游、文化艺术体育服务等需求强劲。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了长达八天的"超级黄金周",刺激了人们出行的热情。据交 通运输部统计, 10月1日至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 新高 。 传统热点景区在集中出行的节日几乎都会达到最大承载量。比如厦门鼓浪屿、九寨沟、成都大 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日客流量达到承载上限;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 京博物院等热门景区可预约时段内的门票在10月1日晚就已约满或售罄。 除了热点景区持续火热之外,大众假期消费增量正在转向文化演出、赛事等活动以及各类沉浸 式体验项目,打开了传统服务消费的"天花板",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 假日期间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 ,其中,文艺 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50%。消费者体育娱乐及运动 健康需求进一步释放,体育场馆服务、健身休闲活动销售收入 ...
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传统热点景区在集中出行的节日几乎都会达到最大承载量。比如厦门鼓浪屿、九寨沟、成都大熊猫繁育 研究基地等日客流量达到承载上限;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热门景 区可预约时段内的门票在10月1日晚就已约满或售罄。 毫无疑问,赛事和演出带动消费作用明显。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中国网球公开赛、WTT中国大满贯、 成都赛艇公开赛、苏超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贯穿假期,但与需求相比,高质量供给仍然不足;广州超级 草莓音乐节、安徽马鞍山、四川泸州的音乐节等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赛事与演出在假期形成了"交通 +观赛+住宿+餐饮+游览"完整消费链条,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 影响我国文化娱乐消费的关键在于高质量供给仍待提升。当前,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现象,核心特色与 格调深度有待提升,"沉浸式、可分享、强互动"的消费诉求尚需进一步满足。破解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关 键,在于加大高质量"内容创意"供给,即打造更多知名IP,提升文化产品供给的魅力。IP意味着持久的 吸引力以及衍生更广泛的产业生态。 除了热点景区持续火热之外,大众假期消费增量正在转向文化演出、赛事等活动以及各类沉浸式体验项 目,打开了传统服务消费的"天花板 ...
晶采观察丨文化IP热力涌动 驱动“双节”文旅经济提质升级
Yang Guang Wang· 2025-10-02 13:48
0:00 国庆假期来了,各地多样态的跨界组合文旅新玩法,大家应该都在体验了吧?2025年中秋国庆叠加的八 天长假,既是全年最后一个长假,也是冬季旅游到来前最佳的长线出游窗口期。在此期间,家庭游成为 主流出行方式,"团圆"则是贯穿始终的关键主题,大家更愿意与家人相伴,以轻松自由的节奏支配时 间。因此,在这一趋势下,IP经济热力涌动,正持续吸引更多游客,激发市场新增量。 文化IP的核心魅力,我想从来不是"包装资源",而是"激活体验"。当地域特色不再是"被观看的风景", 而是"被体验的生活",它才能真正走进人们心里,成为更有生命力、有传播力的文化符号。相较于村 镇、街巷、景区等区域级文旅IP,我注意到,不少市县的文旅IP更注重挖掘在地文化特色,以"小而 美"吸引游客。譬如,10月1日至3日,2025"美丽中国踏歌行·礼乐成安"音乐节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拉 开帷幕。就在10月1日下午,一场音乐盛宴在现场乐迷热切的期盼下,如约开唱。活动不仅邀请知名音 乐人登台献艺,更将当地非遗文化、特色美食、乡村风光融入"文旅IP+在地资源"的模式,有效激活基 层文旅资源的活力。同时,打通服务消费"微循环",见证着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