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插秧机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今年我市计划种植水稻近130万亩,目前播栽进度超14%
Nan Jing Ri Bao· 2025-06-06 02:23
昨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芒种至,农事忙,一幅别样的"夏种图"正在我市田 野徐徐展开,一台台"铁牛"昂首前行,助力我市水稻夏种跑出"加速度"。 当天下午,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稻田里,三台插秧机不停穿梭,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插 秧机下精准滑落,整齐地"立"在水田中央,仿佛为一块块稻田穿上了绿色新装。 机械化插秧不仅省时、省力、省人工,也更加精准,便于量化调节,提升农业质效。"机械插秧的 秧苗深度、间距和行距更加均匀,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同时也便于后期田间管理。"张立友表 示,自己今年计划种植2600多亩水稻,将全部采用机插秧模式。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在高淳区桠溪街道国华农机专业合作社,这里的机械化插秧更进一步, 实现了"无人插秧"作业。今年5月份,合作社购置了一台无人插秧机,机器装有北斗导航系统,只要提 前规划设置好作业线路,不需要人工操作,插秧机就可自动进行插秧作业。"在平整标准田地里,这台 无人插秧机一小时可插秧5亩地。"合作社负责人虞国华得意地介绍,只需一人放秧,机器便可自动前进 掉头等,有效地解决了夏种机手紧缺的问题。 抢抓农时,夏种正酣。告别了繁重的人工劳作,机械化作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向科技要产能 助力全年粮食丰收
Yang Shi Wang· 2025-05-31 12:37
东北地区春耕接近尾声。辽宁水稻插秧进度已超过84%,在营口,今年投入的5300多台插秧机中,近半数都是无人插秧机,每分钟40米的栽插速度,单机每 小时作业超5亩,效率提升了30%。黑龙江春耕生产目前基本结束,逐步转入田间管理阶段。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2.2亿亩,今年大面积推广使用高性能 播种机精量播种,大大提升了播种速度与质量。 向科技要产能,"夏管"离不开精细化科学管理。在湖北宜昌,刚刚栽下的中稻秧苗进入生长关键期。农户通过手机农业智慧软件,查看自家秧苗的生长情 况,当作物生长热力图提示秧苗长势欠佳时,农户还可以拨打农技人员电话寻求指导。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进入田间管理阶段。在清远市,搭载AI视觉模 型的多光谱智能巡田无人机,对稻田进行巡护,它能对农作物长势、病虫害等作出智能识别和态势预估。今年,广东大力推广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场 景,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小麦进入大规模收获阶段,夏种夏管正同步展开,各地向科技要产能,助力全年粮食丰收。 黄淮海、西北麦区的小麦正加紧收获。江苏3600多万亩小麦陆续成熟,在海安市,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抢抓晴好天气,全力以赴开展机收作业。当地预 ...
收割机装上摄像头、无人插秧机“上岗”……各地尽显科技范儿
眼下,我国小麦、油菜籽即将从南向北陆续收获,新一季夏粮即将上市,一起走进希望的田野↓ 江西九江:抢抓晴好天气 5.5万亩小麦收割忙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的江洲镇今年种植小麦5.5万亩,占九江市小麦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眼下那里的小麦已经成熟,为了抢抓晴好天气,当地积极组 织机械收割。 总台记者 哈乐:从昨天开始,当地对5.5万亩小麦地里的早熟小麦进行集中收割,截至今天上午,收割进度就已经过半。 因地制宜 推行轮作模式促增收 南方种小麦本就少见,为什么这里会出现万亩麦田呢? 收割机外还加装了摄像头,主要监控着收割机的滚轮和关键部位,连接着收割机的9路报警系统,驾驶员在车内可以实时发现故障点,进行调整操作,不用 再将头伸出车窗去"吃土"。 抢抓时机 百余台收割机同时开展作业 此时此刻,收割机正在开足马力,在稻田里忙碌穿梭,场面也是非常壮观。 据气象预报,当地从明天开始可能迎来持续的降雨,所以当地趁着这两天晴好天气"抢抓"收割窗口期。当地农户介绍,这里的很多收割机都是从安徽、湖北 等地调集来支援的,目前,江洲镇有100多台收割机同时开展跨区域抢收作业。 换新上阵 收割机更具人性化 今年在江洲镇小麦地里穿梭的收割机相 ...
从“经验种田”到“数据种地” 智慧农业为夏粮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Yang Shi Wang· 2025-05-09 04:29
央视网消息:眼下,全国粮食生产进入关键期,各地抢抓农时,科技赋能,为粮食丰收奠定基础。下面一起走进希望的田野。 陕西:插秧用上新科技 智慧农业效率高 在陕西汉中市,当地122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插秧期,随着农业新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农民"一脚泥水一身汗"的传统插秧方式正逐渐被更 加智能,更有效率的现代化耕作方式取代。 在汉中城固县的龙头镇的一块百亩连片的稻田里,现在这里有五台插秧机同时在进行机械化插秧作业。除了传统的有人驾驶插秧机外,当 地也在积极推广智慧农机,大家可以看到,这台正在作业的就是一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这台无人插秧机可以精准走直线、自动 掉头,插秧的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一天作业8小时,可以完成近40亩插秧任务。 农谚说:水稻要高产,育苗是关键。记者手里的秧苗有5到6片叶片,高度在18厘米以下,这样生长状态的秧苗非常适合机器插秧,这些秧 苗来自距离这里不远的智慧育秧工厂。在这个育秧工厂里,水稻育秧就像工厂生产流水线一样,采用机械化运作,时间、温度、密度等都能精 准控制。育秧机上的秧苗排队经过机器一侧的喷淋设备,自动完成浇灌。不仅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育秧成本,还有效降低了农药、化肥 的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