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植保机

Search documents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农机换新有底气 智慧农业更可观
Yang Guang Wang· 2025-06-12 07:55
央广网鹤岗6月12日消息(记者李雪陈显春)"这已经是我换的第五台无人植保机了!"在黑龙江垦区二九〇农场,种植户张宝金指着眼前的无人机骄傲地对 记者说。从2020年买入第一台无人植保机,成为一名"飞手"后,张宝金的无人机可谓是常换常新,尤其是最近两年,新出什么型号买什么,什么性能好买什 么。 张宝金(中)和"有机户"成立了飞防合作社(央广网记者李雪摄) "原本4万多块钱的无人机,用旧机器置换后,花了2万块钱就到手了。"除了张宝金外,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成了"有机户",并自发成立了合作社,"把成本都 刨除,一年能多挣10多万元。"张宝金说。 惠农政策的出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截至今年5月底,黑龙江全省累计申请报废老旧农业机械22157台,累计申请国债补贴资金10007.18万元。 肥料匀量、精准地被无人机撒入田间(央广网发 李晟 摄) 田间的智慧水利平台大屏(央广网发 李兴 摄) 除"以旧换新"政策外,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也为加快推进龙江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助 力。 水稻田里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央广网发 陈晓玉 摄) "第一台无人机一次就能作业5亩地 ...
协调产业发展 赋能美好生活——上合组织国家携手拓展人工智能合作场景
Xin Hua She· 2025-05-30 11:22
搭载国产导航系统的农机自动播种大豆、"长眼睛"的泳池机器人智能清洗每一处角落、重载机器人安全 稳定运输大型风电机组与叶片、数字化高端医学影像检查提高诊疗水平…… 记者从29日在天津召开的"2025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人工智能合作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作为上 合组织数字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正推动人工智能在上合组织国家更多应用场景落地,共享人工智能发展 红利。 眼下,正是大豆播种期。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农芯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吉江涛正 培训农民使用农机自动导航。这套系统采用自适应路径追踪算法,农机依托定位技术、搭配人工智能算 法,按预定路线精确作业,可实现直线、曲线、圆圈、自动掉头等模式导航,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此次论坛以"智汇中国智惠上合"为主题,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活动现场,这 家公司带来农业无人植保机、自动导航系统等产品。"我们立足京津冀不断加大智能农业领域创新研 发,已向俄罗斯销售数十套农机自动导航产品。"农芯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颜丙新告 诉记者。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AI+农业"改变着行业面貌,也是我国为世 界提供的 ...
6040万元支农资金护航“三夏”
Su Zhou Ri Bao· 2025-05-28 00:08
同时,围绕"稳面积、优结构、提单产"目标,构建"三位一体"财政政策体系。实施良种工程强基 础,统筹3510万元建立稻麦良种补贴,对115.76万亩小麦和118.91万亩水稻种植实行良种补贴,推动镇 麦18、扬麦29系列等高抗病性品种覆盖率达95.9%。推广智慧农业提效能,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建成11个 省级智慧育秧中心,配套推广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实现亩均化肥减施15%、亩均成本降低30 元。强化装备支撑增动力,安排650万元支持农机装备建设,撬动社会资本更新大马力拖拉机、无人植 保机等智能农机,依托112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构建起"15分钟农机服务圈",关键环节 机械化率达98.6%。 当前正值夏收夏种,预计全市6月上旬完成夏收、6月下旬完成水稻种植。记者从苏州市财政局获 悉,该局立足"三农"资金保障核心职能,以"财政资金精准投放、全过程绩效管理、数字化监管赋能"为 主线,构建起覆盖"三夏"生产全周期的财政保障体系。目前,全市累计统筹安排"三夏"支农资金6040万 元,将带动夏粮收割面积达114.7万亩;秋粮计划播种面积179.79万亩,较上年增加1.03万亩,实现粮食 产能与财政资金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