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CUS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海南发布降碳“路线图”: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1 16:20
城乡低碳转型方面,海南将在农村推广"自发自用、余电互济、农机储能"的能源系统,实现2045年全覆 盖。建筑领域提升新建建筑本体节能率,推动既有建筑改造及设施设备全面电气化。 生态固碳方面,海南将开展林业、海洋、农业、地质四大领域固碳增汇行动;聚焦碳汇技术支撑、国土 造林绿化、生态保护修复、蓝碳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协同推进生态固碳增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为了形成降碳长效机制,海南将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以碳排放统计核算、碳足迹追 踪、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为核心的低碳标准体系;打造标准互通互认的绿色低碳国际交流 合作新格局。(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海口7月11日电 (记者王晓斌)海南省政府近日印发了《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描绘碳中和"路线 图":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2060年前 达成碳中和目标。 方案明确,海南构建以电力零碳化、热力零碳化、终端电气化为核心的新型零碳能源体系,同步建设产 业降碳、城乡减碳、交通脱碳、生态固碳、智慧管碳、长效治碳六大体系,形成"先 ...
“碳捕手”拓宽绿色发展空间
Jing Ji Ri Bao· 2025-06-24 21:57
CCUS,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指通过技术手段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排放源中捕集,并加以利用 或安全封存的过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碳捕手"。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徐冬表示,近年来CCUS作为全球减缓气候变化技 术的角色和定位持续强化。CCUS技术已经被明确列入全球气候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减排技术组合。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至本世纪末,相较工业化以前的水平,要将全球变暖温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 内,并向1.5摄氏度的目标努力。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协定的通过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9 月,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 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要实现这一目标,远非易事。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发展仍需安全稳定的能源保障。同时,作为富 煤、贫油、少气的国家,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煤炭仍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预计到2035 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仍将保持在40亿吨左右,实现煤炭等能源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 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CCUS ...
CCUS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03 02:33
中化新网讯 当前全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项目数量和规模迅速增 加,覆盖炼化、生物质发电等难以脱碳的行业。油气行业已将CCUS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CCUS也已 成为油气行业实现能源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助力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和低成本稳定 供应。这是记者在5月28日至29日于北京召开的2025第三届CCUS国际会议暨中挪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 论坛上获得的信息。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其针表示,CCUS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所迫切需要的技术选择,其重 要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攻关和示范项目,推动了CCUS技术从实验室走向 规模化应用。在技术进展方面,CCUS低成本、低能耗技术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示范项目方面,据不 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投运和规划建设的示范项目已超过120个,具备二氧化碳捕集能力已超过600万 吨/年。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教授李阳介绍:"在我国,多场景的应用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直接空气捕集 等很多碳捕集技术已经具备了工业应用的条件。同时我国还建成千吨级碳捕集技术中试测试平台、二氧 化碳工业中试环道、国内首条百公里高压输送管 ...
二氧化碳变身驱油利器
Jing Ji Ri Bao· 2025-05-23 22:17
近日,一条设计总长约400公里的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在吉林省启动建设。该管道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 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这条管道的一期工程,一头连着吉 林石化,另一头连着吉林油田。届时,吉林石化及管道沿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捕集 和处理,通过该管道输送至吉林油田,助力石油开采或实现二氧化碳埋存。 如何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已探索多年。作为一家建矿60多年的老油田,吉林油 田面临着资源劣质化加剧、稳产上产难度加大等瓶颈,在生产实践中陆续应用了用水驱油、生物驱油、 二氧化碳驱油等增产技术。1990年起,吉林油田开展单井吞吐和小规模二氧化碳驱矿场试验,取得较好 驱油效果;2008年,吉林油田在大情字井区块成功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先导试验。 走进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建设现场,焊接工人正在一座座挡风棚里操作设备对直缝钢管进行全自动焊 接。"挡风棚能够保证管道焊接时周围的风速低于2米/秒,确保焊接无杂质进入。"吉林油田CCUS建设 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洋告诉记者,工程将对二氧化碳采取超临界/密相(介于气态与液态 中间的一种相态,输送时呈液态的体积、气态 ...
研判2025!中国化工行业碳中和技术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引领转型,技术突破助力低碳未来[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5-12 01:29
一、行业概述 化工行业碳中和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或通过碳捕集、利 用和封存等技术,实现化工行业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根据减排机理和应用场景,化工行业的碳中和技 术可分为减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 内容概况:2024年,中国化工行业碳排放量约为15.8亿吨,同比增长1.28%,增速较2023年下降6.31个 百分点。行业碳排放强度增长显著放缓,碳中和技术应用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其中,CCUS技术商业 化进程加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建成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年捕集量突破170万吨;中国石油吉林 油田实现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协同,累计埋存二氧化碳超350万吨,埋存总量全国第一。新能源耦合方 面,恒力石化建成全球最大单套光伏发电装置,年发电量达1.8亿千瓦时;万华化学投产全球首套水电 解制氢装置,绿氢产能突破10万吨/年。 相关上市企业:中材节能(603126)、中泰化学(002092)、万华化学(600309)、东方盛虹 (000301)、远达环保(600292) 相关企业: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 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