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RNA肿瘤疫苗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云顶新耀自研AI+mRNA平台 能否解锁癌症治疗“黑科技”?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3 06:00
mRNA技术的突出优势在于将药物开发从"分子筛选"转变为"信息设计",将人体自身变成了一个生产蛋 白药物的智能工厂。此外,mRNA技术集合了软件式平台、通用型生产平台的优势,具备覆盖从肿瘤到 自免、代谢性疾病、传染病、罕见病等多种难治性疾病的药物开发能力。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姚倩】BioNTech今年年初在《Nature》发表了题为:RNA neoantigen vaccines prime long-lived CD8+T cells in pancreatic cancer的文章,引发了学术界和制药界的关注,该研究展示了mRNA 新抗原疫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潜力,通过诱导长效、功能性的T细胞反应,有望为癌症免疫治疗带来新 希望。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临床治疗非常大的难题。在肿瘤免疫治疗中,mRNA技术如何发挥作用,国内生 物医药企业的自研mRNA平台又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近日,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接受了环 球网记者的采访。 mRNA肿瘤疫苗预防肿瘤复发后转移的原理是什么?据罗永庆介绍,mRNA技术通过特定编码的mRNA 序列,进入到细胞后,会通过抗原递送细胞捕获、刺激T细胞和B细胞, ...
mRNA巨头亏损背后,中国药企能否接棒下一个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 从传统小分子到小分子靶向药物,再逐步拓展至大分子、细胞疗法与mRNA疗法,生物医药领域的每一 次研发突破都在为临床诊疗拓宽路径。其中,mRNA技术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疫苗研发迅速完成商业化 验证,Moderna、BioNTech和CureVac借此成长为全球mRNA巨头。然而,随着疫情影响消退,mRNA行 业也步入转型关键期。 在技术应用层面,麦高证券研报指出,mRNA肿瘤疫苗有望成为一种适用于泛癌种、具备高可及性、能 够实现现货化与个性化兼具的新型肿瘤免疫疗法。通过广泛的联合应用,以辅助疗法作为切入点,该疫 苗有望逐步释放出数百亿美金的市场潜力。 在企业战略布局上,特别是进入2025年,行业巨头动作频频。其中,BioNTech通过战略收购布局 ADC、PD(L)1/VEGF双抗等热门肿瘤管线之余,更是在今年 6月斥资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强化其在 研mRNA癌症免疫疗法的全链条能力。而全力押注mRNA技术的Moderna,也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发展态 势。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中国正处于创新药物爆发期,mRNA赛道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既有明星药 企黯然退场, ...
药企革新时刻:巨头转身,创新者淘金
广州知识城,恒瑞医药研发基地的外墙在阳光下泛着光。步入大门,走廊一侧的生产车间内,高度智能 化的生产线悄然运转,机械臂精准分装药品,整个车间鲜见工作人员身影。而在墙上的场地图却显示, 更多区域将作为预留区。 巨头转身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6月16日,恒瑞医药在A股的市值为3552亿元人民币,在港股的市值为3884 亿港元。尽管市值依旧庞大,但公司面临市场波动的挑战。成立于2010年的后起之秀百济神州在近几年 紧咬其后。 时光回溯至2020年末,恒瑞医药市值一举突破6100亿元大关,傲然屹立于A股医药板块之巅。然而,在 荣耀的光辉之下,暗影悄然浮现。那一年,药品集采的巨斧劈开仿制药的黄金时代。恒瑞医药,这个以 仿制药起家的行业巨头,自2020年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其入围集采的药品价格普遍遭遇了 大幅度的下调。 "预留区域可用于快速扩产。同时,工厂正在建设mRNA生产线,承接mRNA肿瘤疫苗项目,负责一 期、二期临床样品生产。" 一位恒瑞医药研发基地负责人员对记者介绍道。 当仿制药市场的价格战持续挤压利润空间,"以仿养创"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有行业数据显示,近三 年已有超过60%的仿制药企 ...
立康生命AI+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完成首针患者给药;德国默克将以39亿美元收购SpringWorks | 医药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29 00:44
每经记者 甄素静 每经编辑 张益铭 丨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丨 NO.1 药明康德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9.06% 4月28日,药明康德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55亿元,同比增长20.96%;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36.72亿元,同比增长89.06%。 点评:药明康德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展现强劲增长势头,凸显其在医药研发服务领域强大竞 争力与行业领先地位。 NO.2 派格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8轮融资估值40亿 派格生物近日通过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是自主研究及开发慢性疾病创新 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2024年收入0.07亿元,净亏损2.83亿元。 点评:派格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港股。其专注慢性疾病创新疗法,虽目前亏损,但核心产品 潜力大,8轮融资获40亿估值,上市后有望借资本加速发展。 NO.3 德国默克将以39亿美元收购SpringWorks 4月28日,德国默克宣布,将收购SpringWorks,交易代价约为39亿美元的股权价值,或根据 SpringWorks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现金余额计算的34亿美元企业价值。 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