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ENTEK(000931)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两项标准化创新成果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3-29 07:59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发布国家标准公开阶段性成果。论坛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 长肖寒发布了标准公开阶段性成果:一是3万余项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免费下载,有效满足了社 会各界对获取标准、实施标准的迫切需求;二是标准公开平台功能升级完善,提高了查询下载国家标准 的便捷性;三是增加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开地址链接,推进在统一平台公开国家标准工作进 程;四是推动全部地方标准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实现在线可阅读、实时可下载。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 吕少威)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系列活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论坛29日 举办,作为本届论坛唯一以标准化为主题的平行论坛,活动聚焦"新兴技术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实践",发 布两项突破性成果,揭晓第四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为全球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中国实践样 本。 论坛特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长塞尔吉奥·穆希卡(Sergio Mujica)、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副秘书长 吉尔·托内(Gilles Thonet)围绕国际标准推动新兴技术协同发展这一主题,远程视频作主旨演讲。论坛现 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IE ...
国际学者点赞中关村论坛:让科技力量跨越国界,赋能全球|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 2025-03-29 07:12
视频:在中关村品科技盛宴,国际专家称机器狗、机器人很有趣|世界观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间隙,第77届联大主席科学顾问约翰内斯·卡尔曼(Johannes Cullmann) 表示,"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推动更多促进数字科技的国际合作,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陈天浩)"今年中关村论坛给我很多惊喜,尤其是机器人和机器狗,能和人类 有效互动。"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南洋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西蒙·雷德芬(Simon Redfern)对中新网 表示。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全球科技精 英、学术领袖和产业界代表汇聚中关村,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经济等领域未来发展前景, 以及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未来几天内,论坛还将围绕生命健康、"双碳"绿色、基础研究、人才智库、金融创投等热点议题展开深 入讨论,推动全球科技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机器人。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论坛期间,各类创新技术和智能产品纷纷亮相。会场内的智能机器人能够自主写字、绘画、制作咖啡, 甚至可以自由行 ...
从演奏弹琴到踢足球,中关村论坛的机器人“组团出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29 06:45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风向标,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设置了 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年会期间,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也重装亮 相。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关村论坛有哪些新看点? 设立人工智能主题日 本届论坛活动设置重点是围绕创新科技,打造一个从研发到应用,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的主 题,为与会嘉宾提供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 人工智能成为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头雁"。今天是本届中关村论坛的人工智能主题日。仅一天 就要举办18场论坛,比如:中国具身智能大会、AI赋能大型企业数智化创新论坛、医学AI创新与发展 论坛等。论坛集中打造人工智能与不同行业间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动具身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科技 的落地和应用。 机器人总动员 说到人形机器人,这是今年论坛期间的又一大看点。与去年的活动不同,今年可以看到科技变得更加具 象。机械手演奏钢琴、机器人踢足球…… 机器人的训练场也搬到了现场,这个机器人要独自走过10米长的路,距离虽然不长,但却包括了上坡、 下坡、石子路等不同的路况环境,而机器人要自主在这样的路段平稳行走,背后是人工智 ...
2025中关村论坛海洋主题平行论坛:海洋科学正加速迈入大科学时代
中国新闻网· 2025-03-29 06:34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海洋科学与发展"为主题的平行论坛3月28 日在北京顺利举办。该论坛提供的信息显示,海洋科学正加速迈入大科学时代。近年来,中国海洋基础 研究和海洋科学装备研发已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海洋科学与发展"平行论坛由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科学 技术部秘书长潘晓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兰玉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军、北京大 学副校长朴世龙院士出席论坛并致辞。 潘晓东指出,作为认识海洋的前提与基础,海洋科学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加强海洋 基础研究和海洋科学装备研发,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下一步,要强化海洋科技创新 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大力支持海洋基础研究,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 用,深化海洋领域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朴世龙表示,北大将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在基础研究突破、青年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 方面持续助力海洋科学发展。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家彪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北京海淀发布“中关村AI北纬社区”计划 打造AI青年人才栖息地
中国青年报· 2025-03-29 06:11
北京市海 淀区发布"中关村AI北纬社区"计划。主办方供图 海淀区内有北大、清华等37所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92个、国家科研机构96个,其中人工智能学者超万 名、AI2000全球顶尖学者百余位,有优质的产学研基础。 2月14日,海淀区正式发布《中关村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 每年安排资金支持超10亿元,旨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 产业集群。对AI初创企业伸出橄榄枝是海淀做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题中之义。 根据"中关村AI北纬社区"计划,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最高三年免 租;新增设企业前两年免租,第三年减半;区域内企业第一年免租,第二年减半。此外,周边千套精品 人才公寓为入园企业提供充足配套保障。 北京中关村学院、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及国家实验室等机构将作为核心引擎,为"中关村AI北纬社 区"提供技术研发、人才输送和项目孵化支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 向市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在今天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 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上,北 ...
中国IP火爆东南亚:东盟成中企出海热土,消费市场升级可期|聚焦中关村论坛
华夏时报· 2025-03-29 04:1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首先跟大家说,我们工厂的缝纫机不停地踩着,都冒火星了。大家还没有买到的拉布布(LABUBU)和 MOLLY,我们会尽快给大家拿到我们的门店里。"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东盟创新合作发展论 坛"上,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副总裁陈晓芸的开场白让在场的很多人会心一笑。前几日,泡泡玛特发布了2024财报, 显示在大陆地区以外市场营收超过50亿人民币,其中东南亚市场占比接近50%,营收超过24亿元。 很多人或许会记得,2024年7月,拉布布作为"神奇泰国体验官"亮相曼谷素万那普机场时,受到了大量泰国粉丝热 情接机,这些人中也包括了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和国家旅游局局长。 而这也只是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一个缩影。在上述论坛上,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晟表示,在当 今充满挑战的全球宏观环境下,东盟地区展现出强劲的经济韧性。东盟的人口总数近7亿,GDP总量3.8万亿美元 的经济体,其年均5%的增速持续领跑新兴市场。中国和东盟的投资合作也愈发紧密,众多上市公司将东南亚作为 出海的首选目的地。截至2024年6月末,提及亚洲或东南亚 ...
我与未来|人机共生 第一视角感受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之春”
央广网· 2025-03-29 01:27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机器人泡茶、冲咖啡、写毛笔字,这些场景或多或少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在年会现场,"人机共生"的"科 幻"场景使记者感受到"未来已来":从新闻中心前往会场的路上,偶遇一只"通勤赶路"的机器狗;创新中心大厅, 身高1.2米的T1接待机器人为嘉宾带路……本次年会中,有15家企业近百台机器人活跃在年会的各个角落,承担着 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不同工作任务。 央广网北京3月28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走进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几乎随 处可见的机器人提醒着人们:这是一片"人机共生"的天地。 T1机器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与往届相比,今年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乐聚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神经网络深度学 习和情绪识别算法,人形机器人已能胜任公共服务、教育陪伴等复杂场景。在中央展示区,多台机器人正排练集 体舞蹈,动作整齐划一,引来阵阵惊叹,"这已不是简单的程序执行,而是多机协同运动能力的展现。" 带路机器狗(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迎宾机器人妮娅(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人机共生'不仅仅意味着 ...
中关村论坛专家眼中的陕西科技创新
陕西日报· 2025-03-28 23:27
记者:作为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的特邀专家,您觉得当前国内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 样的?您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什么?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27日在北京开幕。曾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有多年求学经历的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北京中科创星科技有限公司联 合创始人、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米磊参加了本次论坛。 王田苗:近年来,结合技术生态、产业生态创新,许多企业高管投身科技创业,凭借自身拥有的技 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取得了一些科技成果。 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率先发展、掌握更多的主动 权。要在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一定要聚焦颠覆性变革的产业和科技创新成果,比如人工智能、具身 智能、生物科学技术等。 记者:作为一名科技型企业的创始人和孵化者,您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有什么收获和感触? 结合他们的求学经历和科研工作方向,记者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陕多年的求学经 历,让您对陕西科技发展有深刻的了解。您觉得陕西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优势?在哪 ...
中关村论坛年会邀您赴AI盛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28 21:10
从海淀公园一路向北,就来到了中关村北区的地标园区中关村壹号,中关村硬科技嘉年华正在这里火热 进行。这里设置硬科技新品首发首秀、AI跨界场景体验、未来加速进化体验、未来生活方式等展区, 70多家科技企业、创新团队、科研机构、高校将携具身智能、生成式AI、智能应用等硬科技领域新、 奇、特的技术和产品亮相,全面展示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之下的未来智能生活。 记者了解到,海淀户外科普活动、中关村硬科技嘉年华两个活动都持续到3月30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海淀户外科普活动每天9时至16时举行,中关村硬科技嘉年华每天15时至20时30分举行。本报记者 王海 欣摄 海淀户外科普活动在海淀公园举行,位于中关村论坛年会主会场南侧。在"大黄蜂"的指引下,市民穿 过"AI在海淀 智创科普"门廊,走进科技的海洋。 活动现场孩子们和"大黄蜂"互动。 本报讯(记者 孙颖)作为中关村论坛的配套活动,海淀户外科普活动、中关村硬科技嘉年华昨天同步 启动,这个周末邀您一起共赴一场AI盛宴。 海淀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户外科普活动,将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与海淀公园场 地设施充分融合,整合近百家海淀区科研院校、科技企业、科学协会、科普基地 ...
“类中关村”创新生态津冀落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28 21:06
本报讯(记者 曹政)昨天,在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2025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 上,三地携手发布一批创新成果和场景需求,15个协同创新重点项目签约。"共建中关村京津冀集成服 务平台"也在论坛上启动,来自北京中关村的八大类、203项创新产品和服务将在天津、河北加速落地, 提升津冀科技园园区和企业的服务能力,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 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保 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成为协同创新的名片,初步搭建起协同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的协作网络。园区有 了,如何能形成具有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的"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 "过去我们是北京中关村的'村民',现在又成了雄安中关村的'村民'。"2023年4月,北京成长起来的天融 信公司到雄安新区考察,当天就决定落地雄安,此后在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创立数字城市安全总部,与北 京总部优势互补。该公司副总裁刘军昨天在论坛上分享说,这么快落地是因为看到了雄安新区数字城市 场景的巨大机遇。 到了雄安,刘军的第一感受是"快",建设速度快、办事效率也快;第二感受则是"新",有新技术、也有 新场景。这给了企业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