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多样性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爱鸟护鸟 和谐共生
Ren Min Ri Bao· 2025-05-19 22:01
图为东方白鹳在输电铁塔上筑巢。 李树杰摄(人民视觉) 图为丹顶鹤雏鸟在亲鸟边活动。 王勇刚摄(新华社发) 在山东东营,许多东方白鹳会在输电铁塔筑巢。当地供电 部门采取线路绝缘包覆、防鸟罩安装等措施,保护鸟类安 全。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丹顶鹤人工繁 育种群再野化基地。近日,保护区内人工散养丹顶鹤迎来 繁育季。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 和美永续之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爱鸟、护鸟已成为人们 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0日 1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
海南发现2个全球新物种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8 08:36
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于5月16日在三亚发布。科研团队在调查中共发现2 个全球新物种、35种中国新记录种及71种海南新记录种。 在海南省发现的2个全球新物种:素贞灵芝、白边喇叭菌。活动主办方 供图 此次调查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联合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大 学、海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团队,历时一年在五指山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 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展开系统性研究。 此次调查中,海南师范大学曾念开团队发现的素贞灵芝(Ganoderma baisuzhenii)和白边喇叭菌 (Craterellus albimarginatus)尤为引人注目。素贞灵芝发现于昌江黎族自治县,菌盖呈棕红色至深棕红 色,菌肉近白色,具有药用价值,其命名源自中国民间传说中白素贞(白娘子)采灵芝救夫的故事。白边 喇叭菌发现于五指山市,菌盖边缘呈白色,是可食用菌种,能与热带雨林树木形成共生关系,对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两物种的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Fungi》和《Life》。 调查还确认了35种中国境内首次记录的物种,包括形态独 ...
快来看会飞的种子,最远能飞1公里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8 00:43
5月17日,多款会飞的植物种子亮相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一个有趣的展览,最能飞的种子能飞到1公里开外。 Ricinus communis L. Dai 图片来源:嘉宝工作室 ... 1 游客饶有兴趣地参观"种子的力量"展览。 有一个植物家族叫"龙脑香科",此次"携"东京龙脑香、缠结龙脑香、坡垒等11个家族成员的种子亮相。作为亚洲典型热带雨林的标志 性植物,它们的种子大多自带两片形似直升机螺旋桨的"翅膀",可以在空气中旋转降落,远离母体,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 最能飞的种子当数木蝴蝶,它长长的果荚内藏着许多形如蝴蝶的种子,故得名木蝴蝶。每一粒种子都长着薄如蝉翼的"翅膀",可以在 空中借助气流像蝴蝶一样飞行,最远能飞到千米开外。 "种子的力量"展览现场。 这个有趣的展览名叫"种子的力量:传承·创新·未来",它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第21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主题活动。活动现场 共展出52种珍稀濒危植物和重要种质资源植物的种子,吸引了3000余名游客参观。 珍稀濒危植物种子区展示了包括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特有物种如坡垒、苏铁、大果人面子、云南金钱槭等植物的种 子。重要种质资源植物展区则展示了野大豆、扁 ...
河南迁地保护200株“植物大熊猫”崖柏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7 02:53
根据崖柏生长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该管理局制定了"弹性"浇水计划,在干旱季节适当增加浇水频 次和水量,确保崖柏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能获得充足水分。通过科学监测和精密管护,目前,这200株崖 柏生长态势良好,已展现出旺盛生命力。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此次崖柏迁地保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 意义重大,也是探索珍稀植物跨区域保护协作的创新实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泉水表示,崖柏耐瘠薄干旱,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因此 迁地保护选址需根据生长特性,充分考虑与生境的匹配度。 宝天曼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监测团队对200株崖柏种苗实施全方位、系统化的监 测管理,已完成对其树高、冠幅、基径等生长指标的精确测量,并建立详细的生长档案,实时掌握其生 长态势。同时通过GPS定位设备,对每个移植点的经纬度和海拔信息进行精准记录,为全面研究崖柏生 长环境和生态适应性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中新社郑州5月16日电 (记者 阚力)记者16日从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宝天曼保护区") 管理局获悉,自重庆移栽至该保护区的200株崖柏,目前生长态势良好。 崖柏是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 ...
南创科技,坚守生物多样性智慧化监测行业,引领行业高质发展
安徽南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创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国家 级高新技术企业、新质生产力企业。公司以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为使命,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聚集了 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多名博士专家,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智慧监测体系建设, 重点开展AI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场景(图像、音频两大类)中的落地应用,优化整合物联网、大数 据等主流IT技术,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全流程、多维度、智慧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南创科技利用3S 技术(GIS、GPS、RS)、大数据和AI技术,结合物联网设备(环境监测传感器、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 红外相机、鸟类声纹监测仪、雷达相机、蝴蝶监测仪、多光谱相机等),构建重点保护区域"天空地"一 体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云平台。 在南创科技成立之前,核心团队成员就开始涉足生物多样性信息化领域长达8年之久,已经积累了行业 庞大的数据集,自2021年成立以来,南创科技便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坚实锁定生态科技领域,开启 了一段充满挑战与辉煌的征程。短短数年,公司已在行业内建立起了极高的声誉,成为众多企业竞相学 习与追赶的标杆。 生态红利,栖望新篇 近年 ...
“用云南的非遗,来讲云南的大象”
Ren Min Ri Bao· 2025-05-12 22:21
云南森林消防总队内,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白族扎染、傣族织锦、乌铜走银、剑川木雕,多样文 化汇聚于此,但主题只有一个:野象北上南归。 2021年5月下旬,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受领了一个特殊任务——野生亚洲象群监测。17个月、 1300公里,中国守象护象举措一时成为网络热点,受到各国网友的关注和盛赞。监测任务留存了"几个 T的视频、几万张图片"。如何更好保存、持续传播这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 云南作为非遗大省,有着国家级非遗127项,省级非遗近700项。"咱们就用云南的非遗,来讲云南的大 象!"消防总队历时两年,与诸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道,"用文化多样性讲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 如今的展馆里,有非遗作品50余件。搜集它们,实非易事。从网络搜索、列出目标项目表格,到联系代 表性传承人、洽谈作品策划,消防总队教育宣传处三级指挥员茹龙俊和同事到昆明、丽江、普洱等地, 几乎拜访了表格里每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地向他们讲述故事、表达构想。"一听到我们的创 意,他们都欣然答应,有些甚至拒收工本费。"茹龙俊说,"他们还自发牵线搭桥,帮助我们找到了更多 代表性传承人,来丰富作品类型。" 展馆落成,以"金木土石布" ...
保护生物多样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北京市作为种业之都,为响应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加快了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步 伐,通过收集、保存和研究各类农作物的遗传材料,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这不仅 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及产量,而且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 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建立还为农业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和开发新品种的宝贵素材,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环 境变化和农业挑战做好了准备。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基础。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通过收集和保存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种子, 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据了解,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共保存蔬菜、玉米、麦类、谷 子等作物,涵盖33个科,共计4万余份。这些种子中蕴含的遗传信息是培育新品种、应对气候变化和病 虫害威胁的关键。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库能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有力支撑。它确保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得以保存,为未来农业的创新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也面临着资金投入、技术更新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挑战。面对未来, 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将继续扩大种质资源的收集范围,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
“观鸟热”折射“生态好”
Ren Min Ri Bao· 2025-05-12 02:14
保护鸟类,必须改善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开展蓝天、碧水、净 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天更蓝了,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 度为29.3微克/立方米,连续5年稳定达标;水更清了,2024年,全国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首 次超过90%;地更绿了,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 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目前,我国已正式设立三江源等第一批 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90%的陆地生态系统 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等鸟类栖息空间得到悉心 呵护。 最近,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的东方白鹳,被观测到连续13年赴约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国家 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彩鹮在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现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天鹅连续5年选择在湖南 洞庭湖过冬……正因为人们营造了安心、适宜的生存环境,珍稀鸟类才会频频现身。如今,我国已经成 为世界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 ...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长江禁渔五年观察
Xin Hua She· 2025-05-11 13:55
2024年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7%,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9.5%;2021年至2024年,长 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2017年至2020年)增加36种…… 这是9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省召开的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直观展示长江禁 渔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效。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的 生态环境,强调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的第5个年头。记者从湖北、江苏、湖南等多地调研了解到,水清鱼跃的 美好图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禁渔,让长江得以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勃 勃生机。 保护生物多样性:更多珍稀水生物种归来 春夏之交的长江张家港段,微风轻拂,波光粼粼。 "鳤鱼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后来因栖息地生境退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野生资源变得非常稀 少,在湖南境内水域至少有10多年没有出现了。"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欧东升说,从3年前开 始,他们每年都能监测到鳤鱼,分布也比较均衡。 "持续发现数量如此多的鳤鱼,说明长江鳤鱼资源正在恢复。" ...
“它们的毛发像在发光一样”——记中国金丝猴在法国与公众见面
Xin Hua Wang· 2025-05-09 01:10
这是5月7日在位于法国中部小城圣艾尼昂的博瓦勒野生动物园拍摄的金丝猴。 新华社记者 孙鑫晶 摄 5月7日,经过一个月检疫隔离,来自上海野生动物园的3只金丝猴在法国中部小城圣艾尼昂的博瓦勒野 生动物园正式与公众见面。据动物园官网介绍,这是金丝猴首次来到法国,也是首次来到欧洲。 这是5月7日在位于法国中部小城圣艾尼昂的博瓦勒野生动物园拍摄的金丝猴。 新华社记者 孙鑫晶 摄 在圣艾尼昂,动物园宣传册随处可见,餐厅店主甚至会主动询问客人是否为中国金丝猴而来。在动物园 的展区外,摄影爱好者一大早就架起"长枪短炮"等候,不少观众翘首以盼,期待一睹这些"新朋友"的真 容。 当天,动物园为金丝猴举行命名仪式。动物园园长鲁道夫·德洛尔介绍,通过网络投票,3只金丝猴分别 被命名为:"金豆"(雌)、"金宝"(雄)和"金花"(雌)。听到名字后,游客们纷纷尝试中文发音。罗 兰得知"金"代表"金色"后,称赞"特别有创意"。 新华社法国圣艾尼昂5月8日电 题:"它们的毛发像在发光一样"——记中国金丝猴在法国与公众见面 新华社记者王松宇 孙鑫晶 "我从未见过金丝猴,看到上午的新闻后,直接动身从比利时赶来这里。"7日,专程从比利时赶到法国 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