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造性转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千年古刹 今朝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白马寺考察回访记
He Nan Ri Bao· 2025-05-21 00:06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白马寺考察,详细了解佛教中国化和寺院文物保护情况。他指出,白马寺见 证了佛教传入、发展并不断中国化的进程。历史证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要积极引导 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苍松翠柏掩映之间,白马寺显得清幽自然。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第 一古刹"。 守护历史 "总书记非常可亲可敬、平易近人。"回忆起向总书记介绍的场景,白马寺监院妙通法师说。 1961年,白马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现存建筑为元、明、清时所留,体现了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传统。寺内保存历代碑刻40余方,是研究白马寺历史沿革和碑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妙通法师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白马寺先后多次进行保护性修复。1979年白马寺对外开放,1990年齐云塔院 得到扩建。 "白马寺见证了佛教传入、发展并不断中国化的进程。历史证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要 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 ...
故宫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破亿文化消费持续升温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06:40
年销售额破亿,这一数字背后,是消费者对故宫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也是文化消费市场潜力的有力证明。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通过一些载体来 触摸历史、感受文化,而故宫文创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它让传统文化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故宫文创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意性,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故宫博物院深挖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 结合,既保留了文化的精髓,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这种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做法,不仅为故宫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整个文化 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故宫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破亿,这一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文化消费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不仅彰显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强大生命力,也预示着文化消 费市场的持续升温。在当今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增长,故宫文创的火爆,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 同时,故宫文创的火爆也反映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从电影、音乐 到旅游、艺术品,从 ...
“印·首届非洲翠国际设计工艺大赛”在北京启动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6 02:18
期间,大赛还将组织一系列年度活动,包括在中宝协和珠宝国检集团联合主办的珠宝展会上举行主题活 动,和多场线上、线下宣介会等。大赛鼓励参赛者融入花丝、玉雕等非遗工艺,将非洲翠与中国传统玉 文化元素相结合。(完) 大赛鼓励在设计中以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演绎,打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 需求的参赛作品。通过创新实践,让中国玉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启动仪式现场,非洲翠展陈区域展示了上百件非洲翠传统作品,从原石到挂件、手镯、耳饰等。 大赛将由珠宝艺术家陈世英担任本届赛事艺术顾问,设置艺术邀约、琢磨工艺和首饰创新三个组别。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印·首届非洲翠国际设计工艺大赛"近日在北京启动。 非洲翠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玉石材料,近年来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本届大赛将挖掘非洲翠魅力,提升对 非洲翠的应用水平、文化消费兴趣与认知,进一步扩大非洲翠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宝协副会长、秘书长毕立君表示,非洲翠作为近年来市场出现的一种较新的玉石品种,以其绚丽的色 彩、亲民的价格与清透的质地,正逐步成为玉石爱好者关注的品类。 据介绍,5月至9月上旬,大赛分别 ...
文化中国行丨300℃到800℃里烙出一张中国画
烙画又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烙画使用特制烙笔,在竹木、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作画,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21年,烙画入选国家级非遗。 在南阳烙画保护中心,南阳烙画的传承人和烙画师傅们正在忙着创作丝绢烙画长卷《古城正月》,它长45米,是近年来,烙画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 烙画师 闫贵海:它体现了社火从化妆、表演到结束整个过程,人物众多,有600多个人物。我们采用了南阳烙画的独特的皴法,比如雨点皴、平皴还有线皴 等。 南阳烙画起源于西汉,鼎盛于明清。南阳烙画主要工序有构图、选材、起烙样、烘烫、题款、装裱等;技法有平烘、撕毛、点皴等。 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通过一支烙笔在竹木、丝绢、宣纸等材料上勾划烘烫,用自然的淡黄、中黄、棕、黑等颜 色,来呈现近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效果。 南阳烙画代表性传承人 李哲:烙画借鉴了中国画的元素,中国画讲究的是勾、皴、点、染,而烙画核心技艺是勾、皴、点、烘。在烙画的过程中,一定要 掌握好三度,落笔的温度、按压的力度和运笔的速度。这三者是相互影响,在烙制过程中不断变化的。 南阳烙画传承人 马静徽:在选择题材上,我们会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