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信息披露
icon
Search documents
提升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加强ESG风险与机遇管理
●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 杨箫滢 张政 戚悦 披露体系主要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以上文件要求,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文件框架整体一致。《基本准则》《编制指南》在目标导向、披露原则、披露要素等方面整体上保 持一致,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诸多相通之处。目标导向上,共同致力于提升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质量 和透明度,满足可持续报告使用者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披露原则上,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基本保持一 致,强调信息披露质量的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验证性等特征。披露要素上,都采用了通用信息 披露规则与具体议题指引相结合的基本框架,引入国际较为通用的治理、战略、风险与机遇管理、指标 和目标"四要素"框架。 二是适用范围各有侧重。《基本准则》面向中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企业,覆盖多种所有制形式和不同规模 的企业,考虑企业适应期需要的同时采取分步推进策略,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编制指南》面向所有上 市公司,系统规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相关披露要求,提供了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此 外,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认真落实国资委要求,积极披露可持续发展,202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相关 报告(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披露 ...
A股ESG信披率创新高:钢铁、煤炭等高排放行业突破60%,纳入强制信披仍有25家未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 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今年A股ESG信披季已结束。 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中诚信绿金总裁薛东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不仅银行业连 续多年实现报告100%披露,其余钢铁、煤炭、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行业信披率均超过 60%,较上一年度呈现小幅增长。总体来看,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水平正在稳步提升,高质量 信息披露正逐渐成为企业回应监管、链接资本、塑造品牌的重要抓手。 2024年4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上市公司自律监 管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以下简称《指引》《指南》)。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Wind数据显示,A股ESG信披率连续三年攀升,今年更是创历史新高,截至4月30日的信披率达到 45.72%。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银行业的ESG信披率居A股首位,实现连续多年100%披露,其次便是非银 金融业,信披率已接近90%。不仅如此,钢铁、煤炭、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高排行业的信披率均突破 60%,较上一年度呈现小幅增长 ...
气候准则加快制定 企业碳管理面临新考验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气候信息披露即将成为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重点之一。财政部近日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 在指标与目标方面,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披露重点,如企业应当按照范围一、二、三分类披露温室气体 绝对排放总量。针对统计、披露难度最大的范围三(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征求意见稿》提 出,企业应当确定并披露其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计量中所包含的类别,如果不切实可行,则应当披露企 业对范围三排放的管理方式。对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式,应优先直接计量,也可以用运营数据和 排放因子做估算。 ——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成为国内首个聚焦具体议题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这也是继 2024年11月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后,财政部发布的 针对气候议题的具体准则。 《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应当按照范围一、二、三分类披露温室气体绝对排放总量,并围绕"治理— 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大支柱构建企业气候信息披露框架。业内人士认为,气候信息 披露对企业碳管理能力提出挑战。企业应积极准备,由易及难,逐步推动气候信息披露工作。 气候信息披露进程加速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 ...
我国各省市应做大做强碳金融生态圈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5-06 09:21
在全球气候危机与社会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已成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我国各省市应充分发挥各自 的金融优势和本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引领本区域内的金融机构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看,我国各省市推动ESG可持续信息披露,可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 二是加强信息披露机制建设。 探索建立协调统一的绿色金融ESG信息披露标准,提高全行业各领域ESG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强制 性。以上海为例,借助长三角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推动绿色金融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合作与联 动发展,促进以碳排放权为基础的各类场外和场内衍生产品创新,规范相关信息披露。各省市应以供应 链金融为切入点,围绕当地重点出口产业,协助链主企业完善ESG信息披露,降低企业面临的国际"绿 色制裁"风险,提升区域整体信息披露质量。金融机构在日常业务中,应将ESG因素纳入尽职调查和风 险评估体系,确保信息披露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为客户提供全面、准确的可持续发展信息。 金融机构应加强与当地政府、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 ...
上市公司迎来新规后首个ESG报告披露季 可持续信息披露呼唤寻找内生动力
Xin Hua Cai Jing· 2025-04-29 13:24
伴随4月财报季接近尾声,A股上市公司迎来三大交易所可持续披露新规实施以来的首个ESG报告披露潮。 图:"上海气候周2025·气候投融资与可持续信息披露论坛"活动现场 数据显示,2023年,A股金融上市公司发布独立ESG/社会责任报告比例占比最高,为93.55%。"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领 军者和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枢纽,80%的上海金融机构认为ESG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上海地区银行业对ESG信息披露 的认知度与参与度方面更是偏高。"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特聘专家、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离岸金融研究所所长 景建国表示。 政策助推之下,一批代表性案例相继涌现: 上海农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杨贵院介绍,作为上海地区首家加入PRB的银行,上海农商行坚持对标国际并完善信披 框架,目前正在着手研究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最新要求。威海银行绿色金融部负责人刘宁表示,今年威海银行推 出符合ISSB准则、香港联交所要求以及人行环境信披要求的可持续披露样板案例,致力于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和资本市 场形象。 可持续信息披露也开始推动金融产品的创设与创新。兴业研究高级研究员吴艳阳分享了兴业银行与天合光能合作的国 内首单响应ESG 指引多指标挂钩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