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保险

Search documents
长期照护师证书落地 银发经济迎来新赛道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5-09 23:33
今年"五一"前夕,我国一个新的职业工种——长期照护师,有了职业证书。 4月28日,家住江苏省海安市的49岁的王汝芳领到了编号为"000001"的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 书。"000001"号证书意味着王汝芳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全国长期照护师初级工考试的考生。拿到证书后, 王汝芳很激动:"没想到能在我这个年纪拿到一个国家认可的证书。" 据悉,长期照护师的报考条件包容性强,无学历、专业限制,只要年满16岁、身体健康,均可报考。顾 忠贤认为,这能够为社会上广泛的人群提供就业岗位,考取证书之后,就可以去定点评估机构、上门服 务机构等长护系统中就业。 王汝芳所在的提供居家照护服务的公司共有30多人报名这场考试,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冬表示,公司 长期面临招工难、用人难的问题,其中一大原因是行业吸引力差,而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有 助于缓解这个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证,更代表着从业者稳定的'饭碗'和被认可的社会地位"。 此前,王汝芳在街边摆摊卖小吃,父母生病之后因为需要人照顾,她便关了小吃摊。后来,经朋友介 绍,王汝芳开始从事这个职业,"刚开始做的时候挺忌讳的"。 因为居家照护服务的重点对象是失能老人,处理他们的排泄物 ...
首批长期照护师爆火,银发产业风口带动千万就业
Di Yi Cai Jing· 2025-04-29 13:35
目前我国的长护从业人员仅为30多万,长护险全面推开之后,护理人员的缺口预计会达千万级。 一场原计划只有百人参加的考试,最终报名人数达到了909人。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等级认定受到了长期护理和相 关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青睐和追捧,报名踊跃程度远超预期。 4月19日,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初级工(五级)考试在江苏南通长护产业园举行,首批100名考生参加考试。4月28 日,81名考试合格的考生获得了可在全国范围内联网查询的长期照护师职业等级证书,成为我国首批持证上岗的 长期照护师。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称"长护险")连续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长期护 理保险制度"。第一财经了解到,国家医保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全力推动全国层面的长护险制度出台。 社保"第六险"渐行渐近,长护险从49城试点走向全国之后,长护及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家医 保局主导设立的职业工种,长期照护师将解决长护险制度建设中照护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我国长护险全面落 地提供人才保障。 长护师证书为何成为"香饽饽"? 49岁的王汝芳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国第一张长期照护师职业等级技能证书的持有者,她只是在公司号召考试 ...
深度丨新加坡养老金都投些什么?——养老金融系列之五【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9 03:25
以中央公积金为核心的三支柱体系。 新加坡的养老金体系采用"三支柱"模式,但三支柱规模分布极不平衡, 截至2024年3月,第一支柱占比超过九成,第二支柱占比不足1%,第三支柱占比8%。 1)第一支柱 以中央公 积金制度(CPF)为核心,是新加坡养老体系的主体,是一种完全积累型的强制性养老储蓄计划,企业和个人 共同缴费。公积金账户分为普通账户、特别账户、保健储蓄账户和退休账户等,涵盖养老、医疗、购房等多方 面保障。 2)第二支柱 包括两项特定职业的养老金,一是针对政府公务人员的民政事务-投资计划,二是针对 军人的雇员储蓄退休及保费基金。 3)第三支柱 为个人养老金计划,包括中央公积金投资计划(第一支柱中央 公积金的子计划)以及补充养老金计划。 新加坡养老金都投些什么? 1)第一支柱 中央公积金资金基本都投资于新加坡政府为了保证中央公积金收 益特地发行和担保的非流动债券,投资于政府特别债券的中央公积金份额首先作为政府存款存入新加坡金 融管理局,然后定期转移到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GIC)进行长期投资管理。截至2024年3月末,GIC 将39%的资金投资于债券和现金,30%的资金配置股票,18%的资金配置于私募股权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加大政策工具调节力度,提升金融支持实体质效
证券时报· 2025-03-06 00:14
证券时报记者 王蕊 马静 张艳芬 邓雄鹰 吴琦 李明珠 券商策略:资本市场环境持续向好 在券商策略分析师看来,报告提出继续保持5%的GDP增长目标符合预期,CPI涨幅目标下调至2%则显示 政府对价格问题越发重视。总体上,提振消费扩大内需、重视科技支持创新,也成为了券商在解读报告时 着墨最多的两大主题。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认为,报告基本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财政赤字加码内需,央行 托底楼市股市,增量上推进AI科技叙事下的场景革命。催化剂不断,资本市场环境将持续向好。 在报告中,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 器人等均有提到,其中具身智能、6G等更是首次被提到,这也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划出了重点。 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表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已获得更广泛的认同,科技领域的突 破为中国资产带来了重估机遇,成为2月初以来A股行情上涨的主要推动力。短期看,美国加征关税可能 会拖累我国对美出口,但科技进步会推动国产替代和产业链升级,由此也催生更多的投资机会。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