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Search documents
7月1日起,我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员长护险全覆盖一场“及时雨”助失能人群破“护理之困”
Zhen Jiang Ri Bao· 2025-07-01 02:03
镇江长护险待遇保障内容丰富多元,重度失能人员家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5类保障服务中 任选一种适合的护理方式。除了入住护理机构 ,我市针对居家护理重度失能人员的长护险待遇保障类 型有亲情护理补助、居家上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服务(不含助浴)与亲情护理补助相结合、特色护理 服务(助浴)与亲情护理补助相结合等。目前我市的亲情护理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天10元,让家人在照料 亲人的同时,也能得到一定的经济支持。 为确保新政策顺利实施,市医保局进一步优化申请流程,参保人员可通过"镇江长护"小程序线上申 请,或就近到长护险经办网点线下申请办理,之后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在规定时间内组织专业评估团队, 对申请人的失能状况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审核,确保符合条件的重度失能人员能够及时享受到长护险 待遇。 "将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是医保部门今年交出的镇江市民生实事 项目答卷之一。"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缪宏表示,镇江医保部门将持续关注政策实施效果,根据 实际运行情况优化完善政策细节,不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确保重度失能人员能够获得 优质、规范、安全的护理服务。(通讯员 郑一云 贾米兰 李翔 记者 ...
广东颁发首批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Nan Fang Ri Bao Wang Luo Ban· 2025-06-30 08:06
6月27日下午,广东省首批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颁发仪式在广州举行。现场,省医保局与省人 社厅为首批获证考生代表颁发证书。 长期照护师是围绕长期护理险发展起来的新职业工种。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放,将推动长期照护行 业规范化、职业化发展。 首批获证者平均年龄35岁 "如今,持证上岗意味着自己的职业被社会认可,越来越多人知道我们用知识、技能,提供专业的照 护。"现场,在广州市老人院从事长期照护工作的邝映媚接过证书,难掩内心的激动。 当日,共101名长期照护师像邝映媚一样,获得首批证书。他们的年龄跨度为23至49岁,平均年龄35 岁。他们顺利通过了6月19日广东举行的首场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大部分为大学专科以上学 历。 长期照护师这一新职业来自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7年,广州作为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长期护理险 试点城市,试点实施长期护理险制度,聚焦解决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护理 服务保障需求。长期照护师则是这些核心服务的提供者。 从业以来,学护理出身的邝映媚常被称为"保姆""护工""阿姨",这让她一度对自己的职业有些迷茫。 实际上,长期照护师虽与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职业的 ...
让长护险照护安稳晚年(无影灯)
Ren Min Ri Bao· 2025-06-26 22:02
完善制度设计需多方协同发力,服务供给改革要进一步突破创新,长护人才培养力求温度与精度并重, 才能打造出公平且让人踏实的长期护理体系 6月14日,来自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等7个省份的88名考生走进河北承德护理 职业学院考场,参加长期照护师(五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这是继江苏南通之后,长期照护师这 一新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第二场考试。同时,广东顺利承办考试,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也已准备就 绪,即将开考。 长护险制度建设关乎千万失能人员的利益,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需要全局谋划,全社会参与。完善 制度设计需多方协同发力,服务供给改革要进一步突破创新,长护人才培养力求温度与精度并重,才能 打造出公平且让人踏实的长期护理体系。期待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早日落地,让更多老人拥有安稳晚 年。 长期照护师是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立的新兴职业。自2016年长期护理保险 试点启动以来,全国已有30万人从事相关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运行机制,培训相关人才,这 些动作的背后,折射出养老方案的创新突破——长护险制度正悄然编织着一张守护晚年的安全网。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卫生健康 ...
服务民生保障走在前 看中国人寿长护险的“济宁实践”
Qi Lu Wan Bao· 2025-06-25 13: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能老人数量不断攀升,家庭养老负担日益沉重,传统的社会保障模 式已难以充分满足老年人长期护理的需求。长期护理保险不仅是牵系千家万户生活质量的"家事",更是 关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和谐发展的"国之大事"。近日,2025"好品金融"典型案例和产品公布,中 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报送的"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主城区服务项目"入围"好品金融——养老金融"典型案 例名单。 坚持专业服务,践行保险初心 在项目具体推进中,中国人寿寿险济宁分公司长护中心扎实落实医保部门指导意见,采用"分层、分 类、分级"管理服务策略,不断创新机制模式。设立专项工作清单及专项例会工作模式,明确细化责任 事项及责任人,及时梳理、复盘、总结各项工作。完善政策告知和公示机制流程,建立长护"一封信"医 保政策送达等机制,明确评估结论公示送达途径,确保参保群众及时掌握相关政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加快补齐农 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国 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人口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如何破局?|聪明的钱
3 6 Ke· 2025-06-06 05:30
"爸妈退休后比我还忙,旅游、跳舞、上老年大学,钱包捂不住了!"——这可能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 照。 "养老院一床难求,靠谱护工哪里找?"——老龄化加速下,服务短缺的痛点日益凸显。 "都说银发经济是蓝海,企业该怎么'游'进去?"——面对老年人口的大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族"的消费力量正悄然重塑市场格局。2022年,我国人口结构迎来历 史性拐点,老龄化进程明显提速。国家在2024年更是连发三份重磅政策文件,全力应对老龄化和改善民 生。 同时,邻国日本的"先行者经验",在人口老龄化将引发消费结构深刻变化的当下,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 意义。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有所加速 近年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2020-2024年年均提升约0.6个百分点,增速快于2010- 2015年的0.3个百分点和2015-2019年的0.5个百分点。 图: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有所提升(%)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相比欧美,中国、日韩等亚洲国家从老龄化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速度更快,时间更短。 截至2023年底,50-60岁人群是主要人口组成部分,而且我国老年人口整体低 ...
30万护理员 VS 3500万失能老人,“人才荒”如何解
第一财经· 2025-05-18 13:50
2025.05. 18 本文字数:3174,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郭晋晖 封图 | 新华社 长护险试点9年以来,已催生出了规模为30万人的长期护理从业人员这一新型职业群体。按照官方全 国3500万失能老人来测算,长护险全国落地之后,长护行业的用人需求将达到千万。 长护险是一项购买服务的制度,其中一大关键在于提供服务的人。第一财经从试点地区了解到,试点 过程中一个明显的瓶颈是长护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端存在较大的矛盾,护理人员不足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是制约长护险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长护人才体系的建设,为长护险的全国落地做好人才储备是业内共识。 近日,国家医保局已经联合六部门启动了长期照护师培养培训工作。下一步,我国将采取支持普通本 科加强长期照护师相关人才培养,鼓励职业院校设置相关专业;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培养使用待 遇衔接等有"含金量"的激励措施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长护行业中来。 $\underline{\underline{\alpha}}$ $\underline{\underline{\alpha}}$ $\underline{\underline{\alpha}}$ ...
镇江长护险即将“扩围” 城乡同享,为更多家庭破解“照护难”
Zhen Jiang Ri Bao· 2025-05-14 23:25
专业护理团队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每个月,两名护理员加一名医护的"铁三 角"配置,携带齐全的专业洗浴设备上门助浴3次,全程监测家人的生命体征,全方位保障洗浴安全。更 让李女士宽心的是,每人10元一天的亲情护理服务补助减轻生活负担。截至目前,李女士的家人已经享 受到80次特色助浴服务,获得亲情护理服务补助8000元。 "照护难""洗澡难"是失能人员家庭中的集中痛点。我市自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推行长期护理保险 制度,设置了入住定点护理机构、亲情护理补助、居家上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服务(不含助浴)与亲 情护理补助相结合、特色护理服务(助浴)与亲情护理补助相结合的5类保障服务,满足重度失能人员 基本护理保障的不同需求。 这项保障制度正以最温暖的触角,重塑着失能群体的生活质量。截至4月底,我市已有3306位重度 失能人员成为长护险受益人,长护险已累计为失能人员家庭减负超3200万元,累计发放亲情护理服务补 助近380万元,为3200余个家庭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同时,市医保局通过实地调研和数轮申报、审核、 验收,将116家护理机构纳入定点,其中73家护理机构可提供居家上门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开展严格 培 ...
首批长期照护师爆火,银发产业风口带动千万就业
Di Yi Cai Jing· 2025-04-29 13:35
目前我国的长护从业人员仅为30多万,长护险全面推开之后,护理人员的缺口预计会达千万级。 一场原计划只有百人参加的考试,最终报名人数达到了909人。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等级认定受到了长期护理和相 关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青睐和追捧,报名踊跃程度远超预期。 4月19日,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初级工(五级)考试在江苏南通长护产业园举行,首批100名考生参加考试。4月28 日,81名考试合格的考生获得了可在全国范围内联网查询的长期照护师职业等级证书,成为我国首批持证上岗的 长期照护师。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称"长护险")连续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长期护 理保险制度"。第一财经了解到,国家医保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全力推动全国层面的长护险制度出台。 社保"第六险"渐行渐近,长护险从49城试点走向全国之后,长护及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家医 保局主导设立的职业工种,长期照护师将解决长护险制度建设中照护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我国长护险全面落 地提供人才保障。 长护师证书为何成为"香饽饽"? 49岁的王汝芳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国第一张长期照护师职业等级技能证书的持有者,她只是在公司号召考试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加大政策工具调节力度,提升金融支持实体质效
证券时报· 2025-03-06 00:14
证券时报记者 王蕊 马静 张艳芬 邓雄鹰 吴琦 李明珠 券商策略:资本市场环境持续向好 在券商策略分析师看来,报告提出继续保持5%的GDP增长目标符合预期,CPI涨幅目标下调至2%则显示 政府对价格问题越发重视。总体上,提振消费扩大内需、重视科技支持创新,也成为了券商在解读报告时 着墨最多的两大主题。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认为,报告基本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财政赤字加码内需,央行 托底楼市股市,增量上推进AI科技叙事下的场景革命。催化剂不断,资本市场环境将持续向好。 在报告中,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 器人等均有提到,其中具身智能、6G等更是首次被提到,这也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划出了重点。 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表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已获得更广泛的认同,科技领域的突 破为中国资产带来了重估机遇,成为2月初以来A股行情上涨的主要推动力。短期看,美国加征关税可能 会拖累我国对美出口,但科技进步会推动国产替代和产业链升级,由此也催生更多的投资机会。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