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

Search documents
特殊教育让“折翼天使”化身腾飞的乌尔朵
Xin Hua Wang· 2025-05-13 21:54
索朗秋吉说:"我们送教上门,不只是给孩子们带去生活物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一些本领。" 目前,那曲第二特校共有92名学生,其中送教上门学生25名,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距那曲市区较远的索 县、比如县等。办学3年来,学校送教上门累计行程2400公里、362个课时。 2013年,那曲市成立了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以来,学校在读人数不断增 加,招生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在更加包容、平等的环境中接受教育。2022年5月,那曲 第二特校成立,主要招收听力残疾、视障类儿童。 新华社拉萨5月13日电 题:特殊教育让"折翼天使"化身腾飞的乌尔朵 据悉,截至2024年底,西藏全区7所特校在校学生978人,3646名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 达2597人。 新华社记者卢丹阳、黄智琪 "如果用乌尔朵比喻的话,孩子们是中间的石块,老师就是两侧的绳子。我们支撑着孩子,用力把他们 抛得更高、更远,让这些'折翼天使'能够在藏北草原上自由翱翔。"那曲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索朗 秋吉这样解释学校的乌尔朵文化。 乌尔朵是西藏牧区的一种投石工具,作用同鞭子类似,可以在抛掷石块的同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是牧民 放 ...
【西街观察】论文“拼爹”,学术净土岂容“拼二代”横行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11 13:46
调查结果显示刘某乔属于后者。写论文也"拼爹",以刘某华为代表,将科研资源转化为子女求学路上的 私产,类似的学术裙带近年来在高校中屡屡出现。 去年,教育部通报的学术不端案例中,超过两成涉及亲属挂名。 学术领域产生"近亲繁殖",一方面在于当事人本身亲属关系的便利。"近水楼台先得月"存在主观的天然 能动性,以及客观的操作隐蔽性,互相之间打个掩护,很可能给后期审核监督带来阻力。 因发表14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刘某乔引发热议。令人 不可思议的是,相关发明专利的最早申请时间为2016年,当时刘某乔尚在读初中。 在众人的质疑声中,刘某华与刘某乔的真实关系浮出水面。"天才"背后的"二代"身份曝光,论文高产竟 是副院长父亲亲自操盘所来。 5月10日,重庆大学通报,刘某乔系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 不端行为。刘某华被免职并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亲属合作并非不可,若真有实际贡献,联合署名也正常。需要警惕的是,亲属之间以科研合作之名,行 利益输送之实,违背的不仅是学术伦理,还挑战了教育公平的底线。 在具体的评奖、评优、升学等制度的设计中,应当进一步剔除"拼 ...
怎么回事?哈佛大学的免税资格将被取消!事件影响持续发酵
Sou Hu Cai Jing· 2025-05-03 14:53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声,宣称将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资格,直言"这是他们应得的"。这一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特朗普政府与 哈佛大学近期激烈冲突的延续,背后折射出诸多复杂的因素,其影响也在持续发酵。 事情的导火索要追溯到2025年4月11日,特朗普政府官员向哈佛大学致信,提出一系列颇为强硬的要求。 他们希望学校进行"有意义的治理改革与重组",具体包括削弱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校务中的权力;摒弃现有的一些招生和招聘理念,实施基于能力的招聘和录 取政策,停止一切基于种族、肤色和国籍等因素的优待;改革国际学生的招生流程,避免录取所谓敌视美国价值观和制度的学生,诸如支持恐怖主义或反犹 主义的学生;甚至要求关闭所有与 "多元化、公平与包容" 政策相关的项目。 面对特朗普政府近乎"干涉内政"的要求,哈佛校方在4月14日果断拒绝,哈佛大学校长艾伦・M・加伯在向全校人员发出的公开信中坚定表示,"不会牺牲其 独立性,不会放弃宪法赋予的权利",明确指出联邦政府无权对私立大学的教学内容、招生和人事政策以及研究内容指手画脚。 几小时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报复措施,宣布冻结给哈佛的 22 亿美元拨款和 6000 万美元项目合 ...
壹快评 丨“协和4+4事件”,需要尽快给公众一个回应
Di Yi Cai Jing· 2025-04-30 10:19
网上一个最新流传的段子,既讽刺了医疗领域的"走后门"现象,也道出了公众对医疗质量的担忧——患 者:"我是托关系进来的。"医生:"我也是。" 显然,事件从最初的个人形象危机、家庭危机,演变成了当事机构乃至医疗、教育系统的形象和信任危 机。 事件从最初的个人形象危机、家庭危机,演变成了当事机构乃至医疗、教育系统的形象和信任危机。 这两天,许多网民都在"吃"中日友好医院桃色新闻的"瓜",吃着吃着,发现"瓜"有点变味,很难继续轻 松地"吃"下去了。 事件起因是该医院某医生因私德问题被妻子举报,医院查实后,对当事医生作出开除党籍并解除聘用关 系的处理。然而,随着事件更多细节流出,一名受牵连女子取代男医生站到了聚光灯下。 该女子是该医院的规培住院医师,网民通过检索公开信息发现,其人从一名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到成为规 培住院医师,"养成"速度远超业内常规设计。并且,没有信息表明该女子是能力超群,反而是,在其令 人惊叹的"速成医生"道路上,隐现多处疑似特权干预、违规操作的影子。其中焦点,即该女子进入北京 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长学制试点班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的过程。诸多细节已见诸网端,在此不 作赘述。 这让网民坐不住了。如 ...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享 处处可达”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4-27 02:13
推进教育数字化,就是为了更好地通过国家搭建的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汇聚起来,任何人都能由此在互 联网上轻松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从而缩小区域教育差距,更好提升核心素养,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并将"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这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发展教育数 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 进一步部署了教育数字化的推进措施和重点任务,这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推进教育数字化强力落实落地的助推器,最终就是要实现让优质教育"人人可享、处处可达", 助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为有效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 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教育数字化实现优质教育普及的价值意义 ——————————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要勇于承担社会发展使命,主动服务 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布局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学院,真正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国 际合作"于一体的人工智能教科产融合基地。同时,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