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Search documents
最高检副检察长苗生明: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证券犯罪的惩治力度 尽最大努力追赃挽损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5-15 12:50
二是尽最大努力追赃挽损,多途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坚持应追尽追,最大限度挽回投资者的损失。 坚持"一案双查",深挖洗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犯罪线索,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督促引导涉 案人员主动退赔、退赃。支持配合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刑民配合高效处置涉案财产,多途径保护 投资者权益。同时加强对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法律监督,坚决防止违法查扣冻。 5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苗生明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 示,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充分发挥最高检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的机 制作用,在中国证监会的有力支持之下,依法从严打击各类证券犯罪,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努力让人 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苗生明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持续加强与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的协作 配合,依法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检察履职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 展。 一是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证券犯罪的惩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进一步压实上市公司控股 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的关键责任,中介组织和金融 ...
刚刚!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布!
梧桐树下V· 2025-05-15 11:40
2025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 《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 展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文/梧桐兄弟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提出: 1、切实全面保护全体投资者合法权益......要依法保护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和获取回报等合法权 益,不断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司法环境, 促进创投资本向新质生产力聚集,实现投资 资金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2、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 违法违规"造富"行为,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内容 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 并根据 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同时将违法违规线索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3、 依法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上市公司章程中关于反收购的条款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人民法院应 当依法认定无效。 4、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坚持"追首恶"、"打帮凶"并重原则,依法严格追究发行人及其控 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关中介机构以及教唆、帮助财务信息披露造 ...
今日重磅!最高法、证监会印发
新华网财经· 2025-05-15 11:23
要点 要依法保护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和获取回报等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 投硬科技的投资司法环境。 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 进一步加大对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的日常监管与稽查处罚力度,从严从快查处各类造假行为。 依法严格追究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关中介机构以及教唆、帮助财务信息披露造假的供 应商等第三方的法律责任,对实际执行公司事务或者利用其控制地位组织指使实施违法违规行为的控股 股东、实际控制人等"首恶"实施精准追责,依法提高造假者的违法成本。 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在相关普通代表人诉讼中依法履行代表人职责。 在办理与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有关的股东权利纠纷案件中,要认真审查公司股权结构和控制结构,查 清案件当事人与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最终权益持有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协议安排,发现有循环出 资、虚假出资、抽逃资本、非自有资金入股,违规持有或管理公司股权等行为的,要及时将相关事实通 报监管部门。 对多层嵌套、交易链条长、参与主体多的基金、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复杂金融产品,要在查明资金流 向、合同安排、底层资产等案件事实基础上,准确认定当事人的真实意 ...
山东辖区成功举办2025年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5-15 10:32
5月15日,在山东证监局指导下,山东辖区以"沟通创造价值,诚信赢得未来"为主题,成功举办2025年 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并通过全景服务平台实现全程线上直播。山东辖区超200家上市 公司与全国投资者展开互动交流,以透明化沟通强化投资者信心,共绘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蓝图。 科技赋能沟通,持续营造良好生态。近年来,上市公司参与网上互动的积极性持续提升,网上交流互动 已成为中小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日常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本次活动依托全景服务平台,通过视频直播、 实时文字互动等技术手段,实现跨地域高效交流。据统计,活动期间,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18.5万人 次。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本次活动增进了市场对公司的理解,推动公司进一步提升内部治理和投资者关 系管理水平,有助于实现"以透明促规范、以诚信树公信"的良性循环。 以投资者为本,切实保护合法权益。近年来,山东辖区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意识显著增 强。山东证监局一级巡视员韩汝俊表示,截至4月末,山东辖区共有A股上市公司243家,总市值超2.6万 亿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4.7%,科创板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2.3%,两者均 位居全 ...
最高法、证监会:依法保护耐心资本参与公司治理、获取回报
Xin Jing Bao· 2025-05-15 10:09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 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严格落实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及销售机构的适当性管理责任,相关机构向投资者 推介或销售金融产品、提供服务,要在市场准入端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充分揭示风险。未尽适当性管 理义务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要依法保护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和 获取回报等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司法环境,促进创投资本向新质 生产力聚集,实现投资资金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要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 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 效,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同时将违法违规线索移送相关部门处理。依法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 组,上市公司章程中关于反收购的条款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上市 公司退市,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造成损 ...
最高法、证监会: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
news flash· 2025-05-15 09:15
智通财经5月15日电,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 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发行人关于股 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 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同时将违法违规线索移送相关部门 处理。(智通财经记者 林坚) 最高法、证监会: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 ...
最高法、证监会:对于恶意参拍股权拍卖的 相关保证金不予退还
news flash· 2025-05-15 09:08
最高法、证监会:对于恶意参拍股权拍卖的 相关保证金不予退还 智通财经5月15日电,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 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人民法院在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股权拍卖公告中,应当 提示受让人应当符合监管规则规定的股东条件,并提示股东资格存在不能获批的风险;对于恶意参拍, 拍得后未获批股东资格的,相关保证金不予退还;因对法定股东条件把握不准确、不存在明显恶意的, 可退还保证金。(智通财经记者 林坚) ...
最高法、证监会:对于“小作文”损害他人权益且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news flash· 2025-05-15 08:59
智通财经5月15日电,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 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依法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干 扰市场正常运行、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市场生态。对于通过编传"小作文"等 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 以支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针对发行申请人、上市公司、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的 恶意代理维权、"有偿删稿"、恶意制造诉讼案件阻断发行上市审核流程等行为,人民法院支持相关主体 依法维护名誉权等合法权利,支持相关行政机关依法追究治安管理、反不正当竞争等行政违法责任;构 成敲诈勒索罪或虚假诉讼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强化对资本市场"吹哨人"就业权利、公平待遇等 方面的司法保护。(智通财经记者 林坚) 最高法、证监会:对于"小作文"损害他人权益且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最高法: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已正式立项
Zhong Zheng Wang· 2025-05-15 08:44
具体来看,一是持续依法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切实提高违法犯罪成本。依法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违规信 息披露等财务造假违法犯罪行为;坚持"追首恶""打帮凶"并重,严格落实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控人 的第一责任;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持续推动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开展,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 益。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最高法人民法院副院长高晓力5月15日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最高人民法院与证 监会今日将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最高法将 推进各项相关工作举措落地。 三是进一步强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快速、实质救济。进一步完善最高人民法 院与证监会建立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充分调动市场专业资源参与化解纠纷的积极性,形成各方实质性 化解争议的合力;积极支持相关市场机构与个人运用先行赔付,以及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等制度工具, 及时向投资者赔偿;继续优化"示范判决+平行案件处理"的模式,通过示范判决助推当事人之间实质化 解争议。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二是持续完善各项司法规则,构建以行政执法、民事追则和刑事打 ...
最高法、证监会:依法加大对财务造假等犯罪行为的追责力度
news flash· 2025-05-15 08:39
最高法、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防范 化解资本市场风险。支持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风险处置工作,依法稳慎办理与上市公司风险化解、私 募基金风险化解、债券违约、非法证券期货基金活动、清理整顿地方交易场所有关的案件,依照企业破 产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提供集中管辖、三中止等司法保障措施,支持地方政府履行属地责任,坚决防 范、及时处置涉众风险。依法加大对财务造假等犯罪行为的追责力度,加强对地方人民法院的指导督 办,严格规范财务造假案件审判尺度,严格把握缓刑适用条件。要提高审判效率,及时惩处违法犯罪行 为,落地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强化震慑效应。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要求,依法严厉打击证券发行领 域非法金融活动,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在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破产清算、重整程序中,加强与监 管部门、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支持证券期货监管部门在前期风险处置中依法对经营机构资产、业务等 采取的处置措施,对负有责任的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依法实施股权、债权减记或清零等措施。对私募基 金领域等跨地域涉众型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坚持统一指挥协调、统一办案要求、统一资产处置,公平清 偿受损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