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创新
icon
Search documents
2025山西东大土壤产品上市发布会暨东大农膜经销商峰会圆满举行
2025年4月23日,2025山西东大土壤产品上市发布会暨东大农膜全球经销商峰会在聊城市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圆满举办。本次峰会东大土壤和东大农膜 携各自黑科技产品亮相会场,特邀来自全球的行业精英、农业专家及经销商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探农业发展趋势,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并就未来战略合作 展开深入交流。峰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东大农业在土壤健康和高端农膜领域迈向了全球化发展的新高度,也为行业注入了更多的创新与活力。 峰会上半场 创新科技产品亮相共启绿色农业未来 峰会伊始,中大(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洪运先生发表了开场致辞。他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回顾了东大土壤和东大塑业近年 来在土壤修复与农膜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对东大农业未来的市场发展路径提出了清晰的规划与期待。张总表示,东大农业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 动农业绿色发展,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副主任李荣教授,带来了——《粮食安全与耕地质量提升》专题报告。李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为我们揭示了耕 地质量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向与实践路径。 然后,中国工程 ...
周乃翔到省农科院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 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Da Zhong Ri Bao· 2025-04-29 00:59
4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到省农科院调研并主持召开农业科技创新座谈会,强调要认真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 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以更高站位推进 农业科技创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强省建设 提供有力支撑。 随后,周乃翔主持召开农业科技创新座谈会。他指出,近年来,我省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关键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壮大,有力保障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要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眼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构建优良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深入 推进农业良种工程,扎实开展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 位,扎实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作用。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 化机制,促进更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梯次培育农业战略科学家、 ...
出台45条支持措施,潍坊国家农综区探索农产品通关制度型开放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4-27 06:38
聚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结出丰硕成果。联合潍坊海关连续出台45条支持措施,在农产品通关便利化等 方面探索形成一批制度型开放成果。推动山东匠造检测有限公司与新日本检定协会签约,首次实现中日 农食产品检验检测第三方结果互认。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超272亿元,在全国 率先实施畜禽活体抵押登记业务。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7项全产业链蔬菜标准填补国内空白,蔬菜标 准输出全国27个省区,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鸡屠宰ISO国际标准实现我国牵头制订畜牧业国 际标准零的突破。 4月25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潍坊海关促进国家农综区农食产品扩大出口十条措 施相关情况。据悉,潍坊国家农综区深入开展"开放发展走在前、担当作为挑大梁"活动,不断提高"引 进来""走出去"工作水平,奋力打造全国农业开放发展新高地。 高端展会为媒,持续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先后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云上博览会、盐碱地综 合利用国际大会、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中国—东盟数字农业论坛等高规格国际性展会活动,去年成功 举办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农综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聚焦国际合作,农业开放 ...
“数”读多领域“捷报” 中国经济向前“进”有支撑、底气足
Yang Shi Wang· 2025-04-22 04:48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达到10.4%。 此外,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50个步行街,一季度的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5.7%、5.0%。农村网络零售额6697.5亿元,同比增长 5.1%。 一季度中国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 市场监管总局4月21日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其中,新设企业210.0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394.9万户、 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万户。另外,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 一季度国家开发银行发放3691亿元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一季度末,国家开发银行共发放基础设施贷款3691亿元,同比增长38%。重点支持了交通、能源、水利、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领域发 展,服务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2024年全国计算机软件版权登记再创新高 首趟中欧铁空联运班列抵乌鲁木齐中转 经过4500公里的铁路运输,从广州启程的全国首趟中欧铁空联运班列4月21日抵达新疆乌鲁木齐。从这里快速短驳运输到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 ...
农业强首先要科技强
Jing Ji Ri Bao· 2025-04-21 22:04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做强农业科技,既要原始创新能力强,又要科技推广应用强。让农业插上 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 总纲,《规划》系统谋划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农业科技创新值得 更多期待。 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是农业强国的五大共同特征。如果 说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是供给保障强的标志,那么,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则是科技装 备强的抓手。前者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后者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后劲。在劳动力、空间、资源有限的 情况下,必须依靠高性能的品种、高水平的技术、现代化的装备来破解各种制约因素,提高土地产出 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放眼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博弈的主战场。伴随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全球农业竞争从产品 层面向产业层面扩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也加速向农业领域渗透,全球农业格局迎来新变数。聚焦 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科技,推动农业绿色转型需要科技,增加农 ...
从薄弱环节入手 切实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Zheng Quan Ri Bao· 2025-04-13 21:41
金融支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应通过对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支持,推动粮食产业链的 升级和优化。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各环节都实现优化,提升整体效益。这不仅可以提高粮食的附加值, 也能增强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田耿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农业 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提出,稳产保供能力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4万亿斤,重要 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4130亿斤,这是我国粮食连续21年实现丰产,也是 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的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但由于全球粮食产业链 供应链不确定风险持续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粮食供求紧平衡 态势将长期存在。 在笔者看来,这一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金融业在支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金融支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从自主育种、农机研发、科技转化等薄弱环节入手,将新一代信息 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生产要素融入农业生产 ...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07 09:45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 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 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 面实现。 规划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加 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深化农业对外合作,培育农业国际竞争新优 势;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全文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加快 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为加快建设农 业强国,制定本规划。 ...
集装箱里种生菜:从田间到赛场
晚点LatePost· 2024-12-31 10:30
像流水线那样种菜:输入数据,收获果实,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植物不会说话,中国农民通过观看农作物长势,来判断其状态和需求,把手伸进泥土中,靠经验种了几千 年地。 2023 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63.2%,这一指标被视为衡量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的 指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曾指出,发达经济体的农业科技贡献率通常在 80% 左右。如何让 中国农研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的关键。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所长朱为民说:"现在老一代的菜农都已经步入老年,他们为中国蔬菜产业发展 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很多贡献源于他们自身的吃苦耐劳,甚至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 露天种植的阳光和粉尘、温室环境下的高湿度、日复一日的弯腰与蹲跪,对菜农的腰膝关节、呼吸系统的 损伤都很大。当农民后代的职业选择开始转向、农业生产方式进入新的转型阶段时,需要更多从业者的交 流,并激发新的解决方案出现,让经验流动起来。 12 月 27 日,第四届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落下帷幕。本次沿用了第三届在全封闭的集装箱里种生菜的题 目,但首次将集装箱改建为 "新农田" 的设计方案与建设效果纳入考察范围,通过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