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

Search documents
*ST紫天,凉凉!被罚约四千万,面临三重退市风险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30 06:54
根据*ST紫天近日公告,其收到证监会3份行政处罚告知。 2024年,*ST紫天曾联合审计机构拒绝、阻碍监管部门执法,市场即猜测目的是为隐瞒财务造假重大违 法行为。从如今处罚结果来看,坐实公司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等 行为虚增收入及利润,并且虚增收入、利润金额大、比例高,违法行为恶劣。 2022年至2023年财务造假、阻碍执法、未按期披露2024年定期报告,三者分别触及不同的强制退市指 标,使得*ST紫天同时面临三重退市风险——退市,成为*ST紫天难以扭转的结局。 多重罪状下,财产罚与资格罚同时到来。*ST紫天现任与过往管理层共12人共计被罚约4000万元,2名 主要责任人被终身市场禁入,另有部分责任人被处以5至10年市场禁入。 细看*ST紫天罚单,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细节一,财务造假手段上,除了虚构业务等造假惯用伎俩外,通过总额法虚增收入,是*ST紫天年报虚 假记载的一大原因。 细节二,*ST紫天不仅财务造假,而且拒不配合执法。2024年,福建证监局曾要求*ST紫天报送2021年 至2023年完整财务明细账等相关资料,*ST紫天迟迟未曾提交。 与此同时,*ST紫天相关负责人以拒绝 ...
深圳一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财务造假,被开400万罚单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30 04:50
深圳证监局一纸罚单揭开了*ST长方(300301)(300301)长达五年的财务造假疮疤。6月28日,ST长 方连发三份公告,披露因控股子公司康铭盛系统性财务造假导致公司年报虚假记载,公司及相关责任人 遭监管"双罚"——深圳证监局开出400万元罚单,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步给予公开谴责及高管任职资格认 定处罚。 财务造假细节曝光 合计虚增利润超1300万元 深圳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2025〕6号)显示,2015年被长方集团收购的康铭盛通过销售返利 不入账等方式,在2020年、2021年分别虚增利润797.78万元和548.73万元。其中2020年虚增利润占长方 集团当期利润总额绝对值比例高达54.90%,导致长方集团两年年报严重失实。造假同时推高应收账款 泡沫,2021年虚增应收账款达1.58亿元,占长方集团当期披露总资产的 9.31%。 子公司脱离管控。同日发布的进展公告显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对ST 长方2021年、2022年内控出具否定意见,主要涉及的内容有:长方集团对子公司康铭盛管控存在重大缺 陷等。 监管调查显示,长方集团因子公司康铭盛虚增利润和应收账款,导致母公司长方集 ...
时报观察|“惩首恶”“打帮凶” 坚决斩断造假利益链
证券时报· 2025-06-30 00:36
证监会近日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博动力",已退市)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 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拟对上市公司及造假责任人依法严惩外,还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这 是监管部门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的新尝试。 今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当天,本报刊发《从帮凶到漏网之鱼:如何追责财务造假"第三方"合谋 者?》一文,深入剖析58家上市公司交易造假案例,发现背后暗藏超600家第三方主体参与造假的痕迹,呼吁 压实第三方责任,构建全链条追责体系,得到监管方面积极回应。的确,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出现了一 些新特点,财务造假的行为并不局限在上市公司,其造假场景也不只是在年报一环。如财务造假犯罪形成以上 市公司为核心、中介组织与上下游关联企业互相配合的"生态圈";又如虚假财务数据隐藏于各项业务数据背 后,互相勾连,隐蔽性强,利用保理业务、跨境业务"空转""走单"造假等多种形式,在采购、生产、销售、物 流全流程虚构业务造假。 可以看出,这些造假行为不单单是上市公司本身的行为,其背后多有"帮凶",或是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 中介机构,它们要么怠于履行"看门人"职责,参与或配合财务 ...
“惩首恶”“打帮凶” 坚决斩断造假利益链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29 17:51
可以看出,这些造假行为不单单是上市公司本身的行为,其背后多有"帮凶",或是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 介机构,它们要么怠于履行"看门人"职责,参与或配合财务造假,要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为部分企业财务造假 提供便利;或是主动为企业提供虚假贸易和流水而从中获利的第三方造假主体,它们提供其控制或联络的多家公 司配合造假方开展虚假业务,与造假主体共同违法。"首恶"诚可恶,"帮凶"更可恨,这些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污染市场生态,必须重拳重罚,从严打击,根据"从犯"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越博动力案中,证监会对配合造假方直接处罚,就是行政执法领域对配合造假者的从严惩处。资本市场中诚信 为本的原则不可动摇,监管层对于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后续证监会还将综合运用直接立案处罚、 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处理、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多种方式,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全面 惩处财务造假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配合者,让"首恶"和"帮凶"付出沉重的代价,坚决破除造假利益 链、"生态圈"。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证监会近日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博动力",已退市)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
证监会对越博动力造假追责至第三方,筑牢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防线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9 10:39
2018年~2022年,公司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虚假出售资产等手段,肆意虚增营业收入与 利润,让相关年度报告沦为满是虚假记载的"废纸"。证监会拟对越博动力及相关责任人处以合计3080万 元罚款,并对两名关键主体采取8~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协助造假的于某、贺某,也因提供其控制 或联络的多家公司配合虚假业务,分别面临200万元、30万元罚款。这一系列处罚力度之大,释放出监 管部门铁腕治乱的强烈信号。 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 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能否稳健运行,关乎无数投资者的财富与期待,而公平公正便是它的 生命线。 周五晚间,证监会发文,对已退市的越博动力财务造假进行严惩,引发广泛关注。这次处罚不仅针对上 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传统造假"主力军",更首次将两名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纳入严惩范 围,以雷霆之势向市场宣告:财务造假的"全链条"追责时代已经到来。 回顾越博动力的造假轨迹,其行径令人触目惊心。 落到投资者权益保护层面,此次处罚带来的积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在资本市场中,中小投资者往往处 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财务造假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杀手",随时可能让他们辛苦积累的财富化为乌 有 ...
财务造假!阻碍执法!濒临退市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6-28 12:57
Core Viewpoint - *ST Zitian is facing significant delisting risks due to financial fraud, obstruction of law enforcement, and failure to disclose annual reports on time [1][5]. Financial Fraud - *ST Zitian inflated its revenue by nearly 2.5 billion yuan from 2022 to 2023, with specific instances including a 778 million yuan inflation in the 2022 annual report and a 207 million yuan inflation in the 2023 semi-annual report [1][2]. - The 2023 annual report showed an inflated revenue of 1.721 billion yuan due to improper revenue recognition methods [2]. Legal Penalties - The Fujian Securities Regulatory Bureau has imposed penalties on *ST Zitian and 12 responsible individuals for their illegal activities, including fines and lifetime market bans for certain individuals [3]. - The company faces a fine of 3.5 million yuan for failing to disclose the 2024 annual report on time, along with additional fines for its executives [4]. Delisting Risks - The company's stock price has dropped nearly 60%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due to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 leading to a warning about potential delisting [5][7]. - If *ST Zitian does not rectify its issues by July 19, 2025, its stock will be delisted, and it may face mandatory delisting due to serious violations [7].
财务造假!阻碍执法!濒临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6-28 12:47
【导读】 *ST 紫天财务造假、阻碍执法、年报未披露,存在极大退市风险 见习记者 储是 据 6 月 28 日公告,福建证监局对 *ST 紫天的三个违法行为一并作出处罚,分别是对 拒绝 阻碍执法行为 的正式行政处罚、对 财务造假行为 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和对 未按期披露年报 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财报造假 虚增收入近 25 亿元 据公告信息计算, *ST 紫天在 2022 年至 2023 年合计虚增收入 24.99 亿元。 2022 年年度报告中, *ST 紫天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等行为, 导致其 2022 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 7.78 亿元、虚增利润 0.85 亿元,分别占年度营业收入的 44.59% 、利润总额的 35.99% 。 2023 年半年度报告中, *ST 紫天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未经客户验收通过且未收到任何款 项情况下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导致其 2023 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 2.07 亿元、利润 0.79 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 14.56% 、利润总额的 51.64% 。 2023 年年度报告中, *ST 紫天旗下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展的互联网广告 费代 ...
首例!证监会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严打财务造假生态圈
梧桐树下V· 2025-06-28 03:50
文/海桐 2025年6月27日,证监会公布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已退市)财务造假案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书。本案首次在查处上市公司主体的同时,直接处罚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它标志着监管已进入"生态治 理"时代,造假成本飙升,协同者无处遁形。 经查,2018年至2022年,越博动力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业务、虚假出售资产等方式虚增营收及利 润,导致年报虚假记载。证监会 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警告并合计罚款3080万元,对两名主要责任人采取8- 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 这次同步追责了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 因于某、贺某提供其控制或联络的多家公司配合越 博动力实施虚假业务,被认定为共同违法主体。证监会拟 对于某罚款200万元,贺某罚款30万元;涉嫌犯罪部 分移送公安机关。 这次处罚的特点是执法逻辑的转变,本案援引《证券法》将配合方明确界定为共同违法主体,突破以往第三方 利用监管管辖权逃避责任的局限。 2025年至今,证监会已对多家退市公司开出罚单,涉及虚增收入合计高达260亿元,处罚金额累计罚款1.6亿 元。例如,*ST东方四年虚增营收159.8亿元,退市辅仁两年虚构交易54.5亿元 ...
虚增营收、对抗执法、消极整改!300280,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6-28 03:36
公告显示,此次对*ST紫天的处罚包括,拒绝阻碍执法行为的正式行政处罚、财报存在虚假记载等行为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未按期披露年报的行政处罚 事先告知。2022年、2023年虚增收入24.99亿元,占该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63.53%。 公司目前触及三重退市风险,分别为未在规定期限整改退市、重大违法退市、未披露年报退市,存在极大退市概率。 财务违规 根据最新公告,监管部门查出*ST紫天存在诸多财务不规范和虚假记载行为。在开展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中未取得商品的控制权,其身份是代理 人,应当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公司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年度虚增营业收入2.28亿元、占当期披露营收的13.08%。短信业务未抵消子公司间 短信业务的内部交易;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共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7.78亿元、虚增利润0.85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的营收和利润总额的 44.59%、35.99%。 *ST紫天2023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未经客户验收通过且未收到任何款项情况下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导致2023年半年报虚增收入 2.07亿元、利润0.79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的收入和利润总 ...
即将终止上市 *ST紫天面临三重退市风险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6-28 02:49
本报记者 李婷 6月27日晚间,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紫天")披露系列公告显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以下简称"福建证监局")调查完毕,认定公司2022-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 25亿元收入(24.99亿元)。 前期*ST紫天联合审计机构对抗监管、拒绝阻碍执法,其目的或是为了掩盖财务造假行为。在此种情形之下,福建证监局 克服拒绝阻碍执法导致的取证困难,查实了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作出了严厉的处罚。 *ST紫天目前触及三重退市风险(分别为未在规定期限整改退市、重大违法退市、未披露年报退市),预计最快将于7月19 日达到终止上市期限。 行为恶劣触及三重退市风险 *ST紫天原名南通锻压,2011年12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16年初,原实控人郭庆以8.38亿元将其持有的3350万股 (占股本26.17%)转让给新余市安常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公司控股股东由郭庆变更为新余市安常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其后,公司实施了一系列并购转型广告传媒业务,并于2018年更名为紫天科技,即*ST紫天。 在新股东的资本运作下,*ST紫天短期内业绩大增,但好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