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

Search documents
每经热评︱紫天科技财务造假近25亿元被严惩 企业治理不能用“家族信任”代替“制度约束”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8-25 02:37
首先,不存在天衣无缝的造假,造假者必将被反噬。靠造假撑起的账面繁荣,或许在短期内能够带来股 价支撑与融资便利,但虚假的泡沫终究会破裂。随着退市决定落地,公司市值仅剩4亿元出头,较其巅 峰时期蒸发超九成,投资者的损失难以弥补;公司及相关人员不仅要承担巨额罚款,更彻底失去了资本 市场的融资通道。这一结局清晰说明,诚信才是唯一的长期主义,任何试图蒙混过关的造假行为,终将 被市场规律反噬。 其次,对于造假者而言,亲缘关系并非护身符。紫天科技的"家族化"治理本应是利益一致、团结经营的 保障,可在危机面前,却上演了一出家族成员互相推诿指责的闹剧。这一现象为所有上市公司敲响警 钟:企业治理绝不能用"家族信任"替代"制度约束",必须建立独立董事有效履职、审计委员会专业监督 的现代治理架构,否则一旦出现危机,"家族化"治理便是一个笑话。 最后,对抗监管只会自毁前程,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已成市场底色。紫天科技的错误不仅在于财务 造假,更在于对监管调查的公然对抗,面对监管部门多次电话、短信联系与文件提交要求,公司高管集 体拒接电话、拒回短信、拒交文件,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监管权威的挑战、对市场规则底线的破坏。而 监管层的处理结果 ...
紫天科技财务造假近25亿元被严惩 企业治理不能用“家族信任”代替“制度约束”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8-24 13:18
首先,不存在天衣无缝的造假,造假者必将被反噬。靠造假撑起的账面繁荣,或许能在短期内带来股价 支撑与融资便利,但虚假的泡沫终究会破裂。随着退市决定落地,公司市值仅剩4亿元出头,较其巅峰 时期蒸发超九成,投资者的损失难以弥补;公司及相关人员不仅要承担巨额罚款,更彻底失去了资本市 场的融资通道。这一结局清晰说明,诚信才是唯一的长期主义,任何试图蒙混过关的造假行为,终将被 市场规律反噬。 其次,对于造假者而言,亲缘关系并非护身符。紫天科技的"家族化"治理本应是利益一致、团结经营的 保障,可在危机面前,却上演了一出家族成员互相推诿指责的闹剧。这一现象为所有上市公司敲响警 钟:企业治理绝不能用"家族信任"替代"制度约束",必须建立独立董事有效履职、审计委员会专业监督 的现代治理架构,否则一旦出现危机,"家族化"治理便是一个笑话。 最后,对抗监管只会自毁前程,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已成市场底色。紫天科技的错误不仅在于财务 造假,更在于对监管调查的公然对抗,面对监管部门多次电话、短信联系与文件提交要求,公司高管集 体拒接电话、拒回短信、拒交文件,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监管权威的挑战、对市场规则底线的破坏。而 监管层的处理结果也 ...
每经热评|紫天科技财务造假近25亿元被严惩 企业治理不能用“家族信任”代替“制度约束”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8-24 12:22
首先,不存在天衣无缝的造假,造假者必将被反噬。靠造假撑起的账面繁荣,或许能在短期内带来股价 支撑与融资便利,但虚假的泡沫终究会破裂。随着退市决定落地,公司市值仅剩4亿元出头,较其巅峰 时期蒸发超九成,投资者的损失难以弥补;公司及相关人员不仅要承担巨额罚款,更彻底失去了资本市 场的融资通道。这一结局清晰说明,诚信才是唯一的长期主义,任何试图蒙混过关的造假行为,终将被 市场规律反噬。 其次,对于造假者而言,亲缘关系并非护身符。紫天科技的"家族化"治理本应是利益一致、团结经营的 保障,可在危机面前,却上演了一出家族成员互相推诿指责的闹剧。这一现象为所有上市公司敲响警 钟:企业治理绝不能用"家族信任"替代"制度约束",必须建立独立董事有效履职、审计委员会专业监督 的现代治理架构,否则一旦出现危机,"家族化"治理便是一个笑话。 每经评论员 赵李南 曾身为液压机龙头企业的*ST紫天(SZ300280,停牌,下称紫天科技),如今终于为其违规行为付出沉 重代价。8月22日晚间,公司公告收到两份《行政处罚决定书》,福建证监局合计对公司及相关人员开 出3840万元罚单。此前,深交所已下发《事先告知书》,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这 ...
证监会一日“数箭齐发” 多家公司领巨额罚单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8-24 02:33
8月22日晚,证监会及其下属地方证券监管局集中发布多项行政处罚决定,对一批涉及财务造假、信息 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及其责任人开出重磅罚单。 罚单涉及*ST紫天、*ST汇科、华扬联众、泰禾集团等多家公司。《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批罚 单金额大,相关责任人被实施终身市场禁入,甚至有公司因重大违法而触发强制退市,这无疑彰显了监 管层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强监管态势。 记者梳理罚单发现,本次系列处罚一方面体现监管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另一方面"追首恶",重 点严惩实控人、董事长、财务总监等关键责任人,持续净化资本市场生态。 系统性财务造假遭严惩:*ST紫天领千万罚单并面临退市 福建证监局对*ST紫天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作出严厉处罚。 福建证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中载明,经查,*ST紫天连续两年通过虚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累 计虚增收入高达24.99亿元,三份财务报告存在造假行为。其中,2023年年报虚增营收占比竟达 78.63%。 比如,2022年年度报告中,*ST紫天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等行为,导致 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7.79亿元、虚增营业成本4.65亿元、虚增 ...
A股,又出了个恶劣造假案!曾拒绝、阻碍执法
梧桐树下V· 2025-08-23 00:59
文/梧桐兄弟 8月22日晚,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紫天",代码:300280)披露公告,福建证监局对*ST紫天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 年度报告行为分别作出行政处罚。 根据公告,针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紫天科技及相关人员存在如下违法事实: 一、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一)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 2022年,紫天科技子公司浙江紫天智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天智讯)在其开展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中未取得商品的控制权,其身份是代理人, 紫天科 技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以下简称《收入准则》)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 公司采用总额法确认该项收 入,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28,465,589.43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13.08%, 对应营业成本228,465,589.43元。 (二)短信发送服务业务 1.未抵销子公司间内部交易影响 2022年10月,紫天科技子公司福州缘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州缘笙)与沈阳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诚高)签订合同向其采购金额16,500万元 的短信 ...
福建证监局查处 *ST紫天财务造假案件 对相关责任主体及人员罚款超3800万元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8-22 22:29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福建证监局决定 对*ST紫天、公司管理层12人处罚2770万元;对*ST紫天原董事长姚小欣、*ST紫天财务总监李想采取终 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同时,针对*ST紫天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福建证监局决定,对*ST紫天处以350万元罚 款、对公司管理层处以340万元罚款。 同日,*ST紫天发布公告称,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应紫天科 技的要求在7月22日举行了听证会,听取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此案现已调查、办理终 结。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ST紫天连续两年虚增收入24.99亿元,三份财务报告存在造假行为: 2022年年度报告中,*ST紫天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等行为,导致2022年年 度报告虚增收入7.78亿元、虚增利润0.85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4.59%、利润总额的35.99%。 2023年半年度报告中,*ST紫天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未经客户验收通过且未收到任何款项情况下提前 确认营业收入,导致2023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08亿元、利 ...
福建证监局查处*ST紫天财务造假案件 对相关责任主体及人员罚款超3800万元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8-22 21:10
福建证监局查处 *ST紫天财务造假案件 对相关责任主体及人员罚款超3800万元 ◎记者 何漪 8月22日,福建证监局对深交所创业板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紫天")信息披露违 法违规行为、未在法定期限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福建证监局对*ST紫天及 公司相关人员合计罚款3840万元。 同日,*ST紫天发布公告称,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应紫天科 技的要求在7月22日举行了听证会,听取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此案现已调查、办理终 结。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ST紫天连续两年虚增收入24.99亿元,三份财务报告存在造假行为: 2022年年度报告中,*ST紫天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等行为,导致2022年年 度报告虚增收入7.78亿元、虚增利润0.85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4.59%、利润总额的35.99%。 2023年半年度报告中,*ST紫天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未经客户验收通过且未收到任何款项情况下提前 确认营业收入,导致2023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08亿元、利润0.7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 14 ...
欺诈发行余波未平!思创医惠3亿出售核心资产,苍南国资接盘谋转型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8-22 08:41
断腕求生,国资接盘 5月30日,思创医惠宣布以近3亿元向苍南国资旗下山海数科出售医惠科技,彻底退出智慧医疗赛 道。"医惠科技已严重拖累整体业绩,剥离是为集中资源发展商业智能。"公司在公告中直言。值得关注 的是,苍南国资7月刚通过股权转让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此次接盘被视作"输血式救援"。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欺诈发行案再掀波澜 近日,思创医惠(维权)股价暴跌。这场暴跌源于公司最新公告——杭州市公安局已就欺诈发行证券案 向公司调取证据,案件正式进入刑事侦查阶段。这已是该公司继去年1月被浙江证监局重罚8570万元 后,面临的又一次重大危机。 财务造假触目惊心 监管调查揭露了思创医惠的造假链条:2020年,该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虚构业务,在可转债发 行文件中编造虚假财务数据。其中2020年虚增利润高达839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7%。时任董事长 章笠中被重罚750万元并遭10年市场禁入,成为注册制改革后罕见的严惩案例。 造假反噬,核心业务崩盘 造假恶果迅速传导至经营端。作为智慧医疗板块核心,医惠科技因信誉崩塌在公立医院招标中屡屡受 挫,业绩断崖式下跌:2024年营收仅1.69亿 ...
重罚!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二董秘均被罚款100万
梧桐树下V· 2025-08-21 12:33
文/梧桐兄弟 近日,ST香雪(300147)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5】12号),香雪制药、王永辉存在以下违法事 实: 香雪制药未按规定确认拆除别墅产生的损失,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根据此前公告,香雪制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事实如下: 1、香雪制药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019年12月,香雪制药位于广州生物岛上5栋别墅被相关政府部门拆除,香雪制药未按规定确认拆除别墅产生的在建工程损失, 导致2019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 5,383.25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45.98%, 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24年4月30日,香雪制药发布公告,调整相关在建工程成本。 2、香雪制药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016年至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2016年至2020年,香雪制药以购买信托理财、中药材合作经营等名义支出款项,并最终划转至控股股东广州市昆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投资)等关联方,用 于关联方偿还借款、收购股权等。 2018年至2020年,香 ...
思创医惠涉嫌欺诈发行引公安调查 监管立体追责筑牢市场防线
Xin Hua Wang· 2025-08-20 09:09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于琦)因涉嫌欺诈发行,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创医 惠")深陷舆论漩涡。 此次公安机关介入,是否意味着案件从行政处罚阶段进入刑事侦查环节?相关责任认定与追责力度 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思创医惠在回复新华网的采访函时指出,"经与有关部门沟通了解,本次公安调查 主要涉及上述事项的刑事责任认定。目前从公司调取资料均在原证监会调取资料范围内。" 近期,思创医惠公告称,公司于8月14日收到杭州市公安局《调取证据通知书》,因涉嫌欺诈发行 证券案被立案调查取证。截至目前,案件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尚未有明确结论。 公安调查关联过往财务造假案 据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公安调查与思创医惠此前查实的财务造假案件密切相关。2024年1月9日,浙 江证监局曾对思创医惠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 经查,思创医惠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惠科技"),与杭州闻然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上海洗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雨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开展虚假业务,2019年虚增营 业收入3492.94万元、虚增利润3302.17万元,占当期利润的20.03%。2020年1月至9月,叠加提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