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规

Search documents
*ST紫天,凉凉!被罚约四千万,面临三重退市风险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30 06:54
根据*ST紫天近日公告,其收到证监会3份行政处罚告知。 2024年,*ST紫天曾联合审计机构拒绝、阻碍监管部门执法,市场即猜测目的是为隐瞒财务造假重大违 法行为。从如今处罚结果来看,坐实公司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等 行为虚增收入及利润,并且虚增收入、利润金额大、比例高,违法行为恶劣。 2022年至2023年财务造假、阻碍执法、未按期披露2024年定期报告,三者分别触及不同的强制退市指 标,使得*ST紫天同时面临三重退市风险——退市,成为*ST紫天难以扭转的结局。 多重罪状下,财产罚与资格罚同时到来。*ST紫天现任与过往管理层共12人共计被罚约4000万元,2名 主要责任人被终身市场禁入,另有部分责任人被处以5至10年市场禁入。 细看*ST紫天罚单,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细节一,财务造假手段上,除了虚构业务等造假惯用伎俩外,通过总额法虚增收入,是*ST紫天年报虚 假记载的一大原因。 细节二,*ST紫天不仅财务造假,而且拒不配合执法。2024年,福建证监局曾要求*ST紫天报送2021年 至2023年完整财务明细账等相关资料,*ST紫天迟迟未曾提交。 与此同时,*ST紫天相关负责人以拒绝 ...
上市即“变脸”!它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IPO日报· 2025-06-29 09:41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6月27日晚,浙江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849.SZ,下称"锦盛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正式立案调查。 AI制图 在公告中,锦盛新材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 务。"公司强调,目前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该事项不会对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其产品规格超过1000种,主要产品包括膏霜瓶系列产品和乳液瓶系列产品。客户包括雅诗兰黛、上海家化、华熙生物等国内外知名化妆品 企业。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阮荣涛、高丽君夫妇,两人直接持股23.11%,合计控制公司35.11%股权。在立案消息披露前一个 交易日,锦盛新材股价报收16.48元/股,总市值24.72亿元,计算下来,阮氏家族持股市值约8.78亿元。 IPO日报发现,自2020年7月登陆创业板后,公司业绩似乎上演了"变脸"戏码。 结合财务数据来看,锦盛新材上市次年即由盈转亏,2021年归母净利润由上市当年的3448.94万元下滑至1058.70万元, ...
它败给了时代!
IPO日报· 2025-06-07 10:09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又一家公司宣告退市! 6月5日晚间,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人乐"、"人人乐",002336.SZ)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深交 所送达的《关于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ST人乐表示,公司股票于6月13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7月3 日。退市整理期间股票在风险警示板交易。退市整理期首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价格无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下降至1.294亿元,同比下降77.81%;净利润亏损7962万元。 自2021年,人人乐连续四年亏损,亏损金额近20亿元。 据了解,人人乐成立于1996年4月,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主营业务为大卖场、Le Super高端精品超市、人人乐百货、网购生 活超市。 巅峰时期的人人乐,门店数量曾经接近150家,2010年—2016年连续7年营收超百亿元,最高时达到129.1亿元。 然而近年来,传统商超经营环境备受挑战。多家上市超市企业在财报中指出, ...
剑指资金占用顽疾 监管层下重手要求上市公司整改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5-28 16:39
本报记者 毛艺融 近年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的监管日益趋严。5月9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 监管规则》提出,上市公司发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人占用募集资金的,应当及时要求归 还,并披露占用发生的原因、对公司的影响、清偿整改方案及整改进展情况。5月26日,证监会有关负 责同志就《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贯彻 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加大对组织指 使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处罚日期计,截至5月28日记者发稿,年内监管层(证监会、沪深北交易所、 各地证监局)针对资金占用问题对上市公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共48单,涉及37家公司,主要 包括警告、罚款、责令改正、记入诚信档案、公开谴责等;同时,还对165名自然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或行政处罚,主要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涉及取消董监高任职资格、罚款、市场禁入等处罚类 型。 紧抓"关键少数" 资金占用是资本市场一大顽疾。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将上市公司资金视为个人私人财产,随意取 用" ...
占用必须还、整改有期限、退市不免责!大股东资金占用整改进行时
证券时报· 2025-05-23 14:45
沪市上市公司资金占用个案进入攻坚化解阶段。 5月23日晚,ST东时(603377)、*ST华微(600360)、*ST龙宇(603003)、*ST观典(688287)4家公司收到交易所工作 函,要求其尽快清收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据了解,监管部门始终 坚持占用必须还、整改有期限、退市不免责、追偿多手段的态度,多维度督促公司整改。 新"国九条"强调,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定向发力,加大对资金占用行 为的打击力度。沪深两市*ST信通(600289)、*ST三圣(002742)等5家公司在规范类退市的"利剑高悬"下,采取 多种手段解决了资金占用问题。全国首单投资者保护机构针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提起的股东代位诉讼 *ST摩登(002656)案的落锤,对资金占用问题的解决具有示范意义。 占用必须还 对大股东侵占"零容忍" 2024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35起资金占用类案件,坚持"追首恶""惩帮凶",通过加大追责力度,压实主体责 任,强化了对"关键少数"的警示震慑与刚性约束。 监管对资金占用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行政处罚方面,以*ST华 ...
占用必须还、整改有期限、退市不免责!大股东资金占用整改进行时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5-23 12:32
沪市上市公司资金占用个案进入攻坚化解阶段。5月23日晚,ST东时(603377)、*ST华微 (600360)、*ST龙宇(603003)、*ST观典(688287)4家公司收到交易所工作函,要求其尽快清收控股 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据了解,监管部门始终坚持占用必须还、 整改有期限、退市不免责、追偿多手段的态度,多维度督促公司整改。 新"国九条"强调,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定向发力,加大对资金 占用行为的打击力度。沪深两市*ST信通(600289)、*ST三圣(002742)等5家公司在规范类退市 的"利剑高悬"下,采取多种手段解决了资金占用问题。全国首单投资者保护机构针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资金占用提起的股东代位诉讼*ST摩登(002656)案的落锤,对资金占用问题的解决具有示范意义。 占用必须还 对大股东侵占"零容忍" 2024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35起资金占用类案件,坚持"追首恶""惩帮凶",通过加大追责力度,压实 主体责任,强化了对"关键少数"的警示震慑与刚性约束。 监管对资金占用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行政处罚方面,以*ST华 ...
退市新规的威力正在显现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5 16:23
其次,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在退市新规下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在审计过程中应严守职业道德,切实加 强审计质量管理,提升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严格按照审计执业准则和规范进行执业,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准确的审计意见。只 有中介机构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和内控失效行为,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 最后,从市场生态和投资者保护的角度来看,退市新规的实施是一场"及时雨"。长期以来,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造假、 内控失效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退市新规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速市场优胜劣汰,将那些存在 重大风险的公司淘汰出局,为优质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市场的信 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让投资者能够在更加健康、透明的市场中参与投资。 退市新规的威力在于,其加大了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的出清力度,让资本市场回归价值投资本源。笔者相信,随着 常态化退市机制巩固深化、多元化退出渠道进一步畅通、投资者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将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5月15日,年内已有6家A股*ST公司收到交易所送达的《终 ...
ST板块异常走强 湘股ST加加走出9天8板
Chang Sha Wan Bao· 2025-05-13 08:3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军)13日,ST板块上再现23只个股涨停。据记者观察,今 年4月A股市场大跌,留下一个巨大的向下跳空缺口,此后A股一直在缓慢修复中。三大指数中,沪指5 月7日才回补4月7日留下的向下缺口,创业板指5月13日回补缺口,深证成指离回补缺口还差一点点。只 是,大跌之后ST板块却是意外走强,不仅在4月15日回补了缺口,还一直在上涨过程中。板块上,不少 个股涨势惊人,至13日,*ST宇顺近1个月涨幅接近150%,湘股ST加加近9个交易日录得8个涨停板,4 月7日以来涨幅近65%。 ST加加主营业务为酱油、食用植物油和其他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被誉为中国酱油第一股。据 2025年一季报,公司每股收益0.01元,归母净利润1507.79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129.63%。目前,公 司控股股东卓越投资被申请破产审查的事项仍在进行中。不过,记者注意到,据公司2024年11月21日发 布的公告,公司部分股权结束司法拍卖。其中,竞买人中国东方资管竞得公司2.70亿股股票,成交价格 为10.66亿元;竞买人黄山莲花水业竞得公司93.77万股股票,成交价格为443.37万元。这也意味着 ...
多重退市风险齐发多家*ST公司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5-11 18:27
6家*ST公司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多重退市风险齐发 多家*ST公司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定,上市公司出现两项以上退市风险警示、终止上市情形的,其股票按照先触及先适用的原则实施退市 风险警示、终止上市。因此,深交所依据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的规则向公司发出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老牌连锁超市人人乐(现"*ST人乐")也走到退市的一步。公司于5月6日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 书》,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公告显示,因*ST人乐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87亿 元,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度,*ST人乐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财务会计 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触及深交所 《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9.3.12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五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 形。 此外,*ST工智也因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公司5月9日晚公告称,公司已在规定期限内向深 交所提交听证申请。 ◎记者 王玉晴 近期,多家*ST公 ...
侃股:严格退市让A股更健康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08 10:26
*ST中程、*ST人乐、*ST恒立同日宣布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即将退市。退市新规实施后,退市从 严是主基调,退市个股数量将明显增长。严格的退市制度有利于出清垃圾股,优化A股的上市公司质 量,从而让A股更健康。 退市从严是市场净化机制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A股市场存在部分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它们长期占 用市场资源,业绩持续亏损,治理混乱不堪,却凭借各种"财技"赖在资本市场,成为阻碍市场健康发展 的毒瘤。 严格的退市制度,也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有力武器。在以往的市场环境中,垃圾股的炒作之风盛行,一 些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或者盲目跟风,遭受了巨大损失。退市新规的实施,通过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加 大违法违规惩处力度,提高了A股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一方面,投资者能够更及时、准确地了解上 市公司的真实状况,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另一方面,对于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 层将依法严惩,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 有利于培养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促进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当然,退市从严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有些问题还需要监管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部门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