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

Search documents
今年以来经历11轮强降雨影响 上半年提前转移群众超26万人次
Nan Fang Ri Bao Wang Luo Ban· 2025-07-10 08:05
元旦刚过,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三防办")就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度汛 前准备工作的通知》,比往年提前1个多月全面进入防汛备汛阶段,为全省定下防汛工作"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的基调。 这份涵盖7个方面20项要求的文件,重点强调提升基层能力,推进"镇自为战、村自为战"工作机制。省 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提前部署是为了推动每个镇、村真正建立起安全防线,确保在面对灾 情时第一时间自救互救。 为进一步推进该工作机制落地,省三防办从镇街和村(社区)两个层面,对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一图 五表"、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抢险物资、建设应急避难场所、设立直升机起降点、加强应急通 信保障等作出具体要求。 "十必检"清单是基层防汛检查的刚性标尺。从三防责任人"应急一键通"APP安装,到特殊群体临灾转 移"四个一"机制落实;从村级防灾减灾"十个有"建设,到雨量监测桶配置,全省村(社区)防汛工作形 成标准化考核。 入汛以来,广东汛情防御形势严峻。7月9日,据省应急管理厅消息,今年以来,全省先后经历11轮强降 雨和1个台风登陆影响;上半年排查隐患311633项,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26.57万人 ...
山东能源柴里煤矿:全力备战,织牢雨季“三防”安全网
Qi Lu Wan Bao· 2025-07-02 03:0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白新鑫 通讯员 殷宪芝 李志军 季锡海 随着雨季来临,降水增多,"雨季三防"工作已成为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当前一项重点工作,该矿强化人员配备到位、储备应急物资到位,隐患排查治 理到位,全员全天候全方位防范水灾事故,确保矿井安全度汛。 该矿第一时间成立了以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详细的雨季"三防"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责清单,将重点任务细化到岗、量 化到人,让每项防汛工作都有"专属责任人"。 "我们排定矿雨季'三防'值班表,突出抓好'煤矿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和'3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规定的落实,严防事故灾难发生。"调度室主任黄成东 介绍。 检修-490中央泵房水泵5台、检修各类电缆48条12000米、井下皮带机道及运输大巷清挖共计11680m、地面清挖水沟计2460m…… 该矿坚持关口前移,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作为雨季"三防"的基础工作抓实抓细,将主井口、南副井绞车房、西风机房、-110中央泵房变电所等地点作为重点 保护区域。同时组织主排水泵检修工作、井下水仓清挖工作、预防性电气检测和水泵联合排水试验工作。 "我们联合调度室、机电管理部,对井下泵房远程监控 ...
【渭南】强化技术服务抗旱稳粮
Shan Xi Ri Bao· 2025-05-25 00:09
临渭区各镇村成立党员抗旱服务队,实行"干部包村、党员联户"机制,带动村民积极抗旱;华州区 农技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采取喷灌、滴灌、畦灌等方式进行灌溉;合阳县抽调农业系统 180名农技人员组成12个工作组,下沉镇村一线宣传指导服务……当前,渭南各县(市、区)把抗旱稳 粮作为头等大事,深入开展千名农技人员"三贴近"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多措并举抗旱增产。 "我们组织12个市级'三贴近'包抓组深入包联县(市、区),召开专题会议,对抗旱稳粮工作进行 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苏新会说。 当前,小麦正处于灌浆期,这是决定小麦粒重和产量的关键时期。渭南各地精准施策,延长灌浆时 间,全力打好夏粮生产关键一仗。 蒲城县是小麦种植大县。近期,该县农业农村局抽调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群众开展抗旱;组织14 家专业合作社,于5月10日至25日将小麦"一喷三防"作业费从每亩10元降至每亩5元;动员群众拓展水 源,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加强小麦中后期管理工作,扩大"一喷三防"区域,增强小麦抗旱能力。 富平县组织5个县级粮油包抓组、158名农技人员下沉田间,指导群众开展小麦"一喷三 ...
安徽农垦夹沟农场:为产出小麦良种“加油”
Huan Qiu Wang· 2025-05-21 06:56
来源:农民日报 在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夹 沟农场第二生产区,指针式喷灌机在进行抗干热风作业。 付保保 摄 近日,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安徽农垦集团下属的夹沟农场1.1万亩小麦原种陆续进入灌浆 期。夹沟农场采取精准灌溉、营养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措施提升小麦籽粒的千粒重,力争高产、优 质。 抓好"一喷三防" 夹沟农场社会化服务专班副组长童士贤一刻也不敢放松:"灌浆期一定要抓好'一喷三防',尤其要防 范'干热风'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一旦气温高于30摄氏度,风速达到三级以上,空气湿度30%以下,就要 果断采取措施。" 在农场第二生产区,职工把卷盘式喷灌机连接上田间的灌溉井,一股股水流均匀地向四面八方散去,雨 滴般的小水珠降落在田间。在水压的驱动下,喷头可以自主转动,灌溉机也正自动向前行进。 近年来,夹沟农场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4个生产区共建有18个灌溉井,机井、沟渠等基础设施较 为完备;农场还在大田间组建智慧农业监测站,可监测苗情、土壤墒情、温度、湿度、病情、虫情,这 些信息实时上传到智慧农业平台,就能及时预警,为应对各种天气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底气。 在田间,时常能看到人员往来穿梭,仔细检查小麦植株,发现变 ...
全国夏粮开镰!这些产区已传来好消息
Yang Shi Xin Wen· 2025-05-16 01:17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全国夏粮正陆续成熟,西南麦区率先开镰收割。夏粮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 产量形成关键期。 西南麦区开镰收获 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是冬小麦的黄金收割期,率先开镰收割的是西南麦区。在西南麦区的四川天府粮仓 麦收现场可以看到,一边是成熟的麦子正在收割,另一边,已经整理好的稻田正在插秧。今年,四川冬 小麦苗情好,病虫害轻,单产提升集成技术落实到位,增产趋势明显。西南产区的云南、贵州等地小麦 长势也普遍较好。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 汤永禄:整个西南区产量三要素当中,穗数是显著增加的,穗粒数是 略有增加,粒重保持稳定,最后我们产量可能是一个显著增加的趋势。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四川小麦种植分布在四大区域,成都平原大约是200万亩。眼下四川麦收逐步进 入高峰期,另外四川也是目前全国油菜种植大省,面积常年稳定在2000万亩。 湖北襄阳:500多万亩小麦开镰 田间收获忙 在湖北省最大的小麦主产区襄阳市,这里的500多万亩小麦进入成熟期,开始收获。 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小河镇蔚营村,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几台大型收割机同时作业,来回穿梭。一 簇簇麦穗被卷入收割机仓,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麦粒倾泻而 ...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加速跑” 希望的田野描绘多彩丰收图景
Yang Shi Wang· 2025-05-14 08:57
为保障小麦及时收割、不误农时,东至县农业部门提前布局"三夏"生产,推广选用抗病高产的小麦品种,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此外, 当地还组织了12支农机服务队开展跨区调度,建立农机应急调配机制,保障抢收需求。 江西:早稻进入分蘖期 科技助力田间管理 央视网消息:立夏已过,2024年秋粮收购完成。接下来,我国小麦、油菜籽将从南向北陆续收获,新一季夏粮即将上市。这几天,各地气 温日渐升高。为保障夏粮稳产增收,山东枣庄组织种植户开展"一喷三防"作业,全力以赴应对病虫害影响。 这两天,在山东枣庄薛城区周营镇,青翠欲滴的小麦如同绿色的绒毯铺满大地。在麦田上空,植保无人机正在执行喷洒任务。 据了解,开展"一喷三防"是促进小麦稳产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一次喷药作业可实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等多重效果,最终 达到增加小麦千粒重的目的。 目前,枣庄市214万亩小麦已经进入灌浆期,各级农业部门正在组织开展"一喷三防"工作,为小麦稳产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安徽东至:抢抓农时 12万亩冬小麦开镰收割 眼下,安徽池州市东至县的12万亩冬小麦陆续成熟,当地农户抢抓农时,开镰收割。 在东至县尧渡镇的千亩麦田里,金色麦浪随风起伏。农户们正利 ...
干热风来袭 如何抗旱保灌稳农业生产?
Yang Shi Wang· 2025-05-13 23:37
预防干热风的重点是浇水和"一喷三防"。 央视网消息:受高温天气的影响,未来几天,河南、陕西等地的冬麦区将出现3-5天明显的干热风天气。对此,各地积 极应对,全力防旱抗旱、保供保灌。 干热风会导致作物蒸腾作用加剧最终减产 干热风天气,顾名思义就是又干、又热、又有风的天气。主要出现在春末夏初少雨、高温天气时,尤其在小麦抽穗、扬 花、灌浆的关键期,并有突发性和短时性等特点。 如果当天的最高气温超过32℃, 且当天14时的风速大于等于2米/秒,相对湿度低于30%时,即达到干热风的发生标准。 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在生理干旱,导致作物的蒸腾作用加剧,水分平衡失调,光合作用降低,最终可 能引起作物严重减产。 眼下,陕西铜川的小麦正处于灌浆期。由于当地长时间没有有效降雨,全市大部地区受旱严重。为应对小麦后期可能出现 的干热风天气,当地迅速行动,紧急调配100台植保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 陕西省铜川市飞防队负责人 石磊:我们飞防队接到抗旱任务后,由南到北开展"一喷三防"抗旱作业// 日作业量能达到 7000余亩。 山西长治:滴灌节水助抗旱 守护粮田"生命线" 河南:防范干热风 力保8000多万亩小麦丰收 ...
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强化田管、精准灌溉,夏粮丰收基础牢
Yang Guang Wang· 2025-05-13 01:24
央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正值夏粮产 量形成关键期,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多措并举做好田间管理和灌溉工作,为粮食稳产奠定基础。 河南省气象部门表示,河南小麦正处于灌浆期,豫南部分区域已进入灌浆中后期。5月中旬小麦干 热风灾害风险较高,可能影响小麦正常灌浆。 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丁庄村,种粮大户刘培亮的麦田此前已完成沟渠连通整治。连日来,他加班 加点进行浇灌。 刘培亮:现在浇地都是浇到晚上12点,早上6点多开始,基本上都不停。 封丘县大功辛庄灌区事务中心主任王俊涛介绍,截至目前,封丘全县95%以上的麦田最后一遍灌浆 水已浇灌完毕。全县共引黄河水841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76.5万亩次。 陈富海:我们的植保无人机规划好路线后,飞机可以自主地实现自动巡航(喷洒)作业,定位非常 准确,不重喷、不漏喷,还能实现自动避障,也节省了人工。 临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站长孟庆超介绍,截至目前,临邑县已基本完成小麦的"一喷三 防"作业。 孟庆超:我们一共组织了200余架无人机,对全县12个乡镇、街道一体化推进,开展飞防作业,全 力为夏粮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安徽省芜湖市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