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贸组织改革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方代表:美国“对等关税”叙事片面误导 忽视服务贸易顺差
财联社· 2025-06-14 12:24
中方发言引发各方共鸣。 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成员以及巴西、巴基斯坦等发展中 成员予以积极呼应,强调服务业是全球贸易未来所在,服务贸易是应对危机冲击的重要力量, 也是保持全球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保障,呼吁各方秉持协商合作精神,对贸易限制措施保持克 制,确保监管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共同推动全球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来源:新华社) 中方代表指出,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国,对主要贸易伙伴长期保持服务贸易顺 差,2024年顺差接近3000亿美元。 不仅如此,美国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最高 的研发、设计、销售等环节,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中获取远高于贸易数据所显示的收益。 此外,美方只谈货物贸易"吃亏",避谈服务贸易"获利",这显然是片面和具有误导性的。美 方不能采取双重标准,对于不同领域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更不能只允许自己获利,不允 许其他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获利。 中方代表表示,中美通过平等协商达成共识,缓解了紧张形势。 双边谈判是缓和、解决贸易 摩擦的重要渠道,但双边安排要以世贸规则为基础,不能违反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更不能损 害第三方利益。中方呼吁各方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解决各自关 ...
欧盟贸易专员Sefcovic:大多数世贸组织贸易负责人希望世贸组织改革。
news flash· 2025-06-04 10:58
欧盟贸易专员Sefcovic:大多数世贸组织贸易负责人希望世贸组织改革。 ...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谢夫乔维奇:大多数世贸组织贸易主管希望进行世贸组织改革。
news flash· 2025-06-04 10:54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谢夫乔维奇:大多数世贸组织贸易主管希望进行世贸组织改革。 ...
维护世贸规则促进多边主义
Jing Ji Ri Bao· 2025-06-02 22:04
日前,世界贸易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总理事会2025年度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中方主动设置议程并 提交《关于当前形势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书面提案,对美国"对等关税"表达关注,并提出世贸 组织成员集体应对建议。 中美两国在世贸组织总部所在地以双边形式开展经贸会谈,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世贸组织改革已经刻不容 缓。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坦承,当前的贸易紧张状态对于世贸组织而言,也是其解决自身系统弱点不 足并着眼未来进行改革的重大机遇。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已形成广泛共识,认为世贸组织的重塑和改革应 作为2026年第14届部长级会议的中心优先目标。中方一贯主张继续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支持世 贸组织发挥全球贸易"稳定器"作用,维护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世贸组织成员应推动世贸组织在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实 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成果,虽在一定程度上使全球贸易的紧张态 势有所缓解,但并没有让美国回到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中,美国与贸易伙伴开展双边性质 的贸易谈判,在逻辑基础上仍是以国别定关税而非以商品定关税,与世贸组织 ...
5月16日电,韩国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称,尽管最初在立场上存在分歧,但亚太经合组织(APEC)达成了联合声明;APEC成员一致同意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并认为需要进行有意义的改革。
news flash· 2025-05-16 05:37
智通财经5月16日电,韩国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称,尽管最初在立场上存在分歧,但亚太经合组织 (APEC)达成了联合声明;APEC成员一致同意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并认为需要进行有意义的改革。 ...
韩国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一致同意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并认为需要进行有意义的改革。
news flash· 2025-05-16 05:36
韩国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一致同意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并认为需要进行有意义的 改革。 ...
日本和欧盟部长级会议担心中国过剩产能流入
日经中文网· 2025-05-09 08:06
日本外相岩屋毅(左)、经济产业相武藤容治(右)和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中)举行了会谈。 会谈是日本和欧盟的部长级定期磋商"高级别经济对话",讨论的议题是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 光伏面板和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的供应过剩,还讨论了不依赖中国产品的供应链的合作…… 双方还讨论了不依赖中国产品的供应链的合作。双方在构建不仅注重经济因素、还重视透明 性和安全性等的供应链方面保持一致步调。日本和欧盟此前多次确认在重要矿物采购等方面 加深合作的方针。 考虑到美国的特朗普关税,表示"存在全球经济秩序正在面临的巨大挑战",就如何应对关税和 影响交换了意见。 中国发起出口攻势的背后存在国家政策。中国在2023年提出了投资高科技产业的"新质生产 力"。在中美对立的背景下,出于自主开发先进技术和确保高质量产品等目的,通过税收优惠 和补贴促进了产能的增强。 结果,与中国国内需求相比,产能出现过剩,中国产品开始以低价格流向国外。美国高盛的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光伏面板的供应能力为1036吉瓦时(GWh),达到世界需求的 1.9倍。 可能会助长这一趋势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日本外相岩屋毅和经济产业相武藤容治5月8日在东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