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比较基准下调

Search documents
下限跌破1%,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集体跳水
Hua Xia Shi Bao· 2025-05-21 11:1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见习记者 张萌 北京报道 近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迎来密集下调。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5月以来,已有上百只银行理财产品陆续下调了业绩比较基准,有理财产品调整后业绩比较基 准下限已跌破1%,低于同期限存款产品的利率水平。 多家银行和理财机构在调整公告中表示,此次调整受当前市场利率走势及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从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冲击、提振内需的难度以及债务风险化解的现实需要看,宏观调控政策只能加码,难 以逆转。以此判断,理财产品业绩基准下调具有必然性,且下一阶段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继续下行的压力仍比 较大。"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百只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5月以来,已有上百只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区间集中下调。 此前,中银理财亦连续发布公告,对23只理财产品份额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其中,8只产品调整自5月6日起生 效,另有15只产品调整自5月9日起生效。这些产品均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大部分主要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 工具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并适度参与以对冲为目的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另有 ...
存款“搬家”撞上业绩基准“跳水”,理财规模冲33万亿有戏吗?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19 13:16
从更为细化的周期来看,今年1月,理财市场存续产品总量为40871款,随后逐月递增,2月达到41068款,3月为41249款,4月进一步攀升至41895款。 存续规模总计方面,1月规模为29.86万亿元,2月增长至29.98万亿元,逼近30万亿元大关。然而,3月存续规模出现了一次明显下滑,降至28.9万亿元,4月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上升明显,突破30万亿元达到31.1万亿元。 对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上升明显的原因,市场观点认为,一方面,理财规模历来呈现"季末回落、季初回升"特征。3月季末,银行出于考核等因素,资金回表 使得理财规模短暂收缩;4月季末考核结束,资金重新回流理财市场,推动规模快速修复。 另一方面,在一季度"开门红"结束后,多家中小银行自4月起密集下调存款利率,各类型银行的挂牌3年期或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多数已跌至2%以下。而理财 收益有所回升,二者利差扩大引发"存款搬家"效应,居民将存款转移至理财产品,为理财市场带来增量资金,进而推动理财规模上升。 随着4月中小银行密集打响存款降息战,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跌破2%红线,"存款搬家"效应增强,银行理财规模迎来大幅回升。5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 从普益标准获悉 ...
多家银行理财业绩比较基准应声下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4 15:53
本报记者 彭妍 "在流动性持续宽松的市场环境下,依靠高息揽储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短期内理财产品收益率将 呈现普遍性下调态势,同时差异化定价策略也将加速涌现。预计未来3个月至6个月内,超过70%的理财产品将主动下调业绩比 较基准。"田利辉补充说。 与此同时,多家理财子公司发布投研观点,为投资者在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提供指引。华夏理财表示,目前不妨考虑 持有短债类理财,以承受较低的风险去把握流动性红利带来的机会。农银理财表示,降准释放的流动性红利+政策利率调降, 利好存单、短期信用债等短债资产。建议优先布局短债类配置为主的短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锁定当前利率高位。 田利辉认为,银行理财市场正经历利率下行期的深度调整,机构需通过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平衡收益与流动性:一方面, 银行机构亟需推进产品迭代,开发短期限、高流动性产品(如30天期理财),匹配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客户的避险需求。另一方 面,银行亟需强化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需要考虑发行同业存单置换高成本存款,降低负债端压力。可以运用利率衍生工具 (如利率互换)对冲债券组合的久期风险,稳定净值波动。 自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后,银行理财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