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激励机制
icon
Search documents
裁员7000人,中国高管群体出走的十年,“大而全”的宝洁是如何被时代抛弃的?
3 6 Ke· 2025-06-12 06:40
近日,消费品巨头宝洁(Procter & Gamble)在行业会议上宣布,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全球裁减约7000个非生产岗位,这相当于此类岗位总数的15%。这一 大规模裁员举措,连同削减品牌组合、供应链优化等重组计划,被视为宝洁为扭转业绩困境所做的又一次"断臂求生"尝试。 宝洁进入中国已逾三十年,曾几何时,这家公司以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著称,被誉为职业经理人的"黄埔军校"。宝洁培养出的大批优秀人才不仅支撑了自 身业务,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中国商业社会的各个角落。 然而,近十年来,宝洁中国高层管理者离职的消息频繁传出,形成了一股人才流失潮。据公开资料统计,自2012年以来宝洁大中华区已有多位核心高管先 后离任。 其中,2012年11月,宝洁大中华区销售总裁翟峰离职;2014年8月,接任翟峰职位不足两年的销售总裁李红也选择告别服务20多年的老东家。李红的离开 在业内引起轰动——她并非退休或赋闲,而是高调跳槽至宝洁的竞争对手玛氏公司。接替李红的是宝洁中国销售老将林小海。然而,仅两年后,林小海于 2016年7月1日从宝洁辞职。 至此,在短短四年内,宝洁中国销售体系最高负责人"三连跳"式地相继出走,令人不解。 据报道,林小海 ...
四川推出11条改革举措为中试项目减负 探索实行环评承诺备案制
Si Chuan Ri Bao· 2025-06-09 06:26
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生态环境厅、应急管理厅近日联合印发《中试项 目审批流程优化及中试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为项目减负 ●对于不产生废气、废水、危险废物的中试项目,将不纳入环评管理 ●针对新能源研发、生物药品制品研发等环境影响风险小的中试项目,探索实行环评承诺备案制 对人才的激励 ●优先推荐中试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各级各类职称 ●利用中试平台开展放大、熟化等的工作团队,最高可申请中试总费用20%的科技创新券补助 《实施方案》从豁免部分中试项目环评办理、优化中试项目环评办理、简化中试项目环评办理、探 索中试项目安评备查制、创新中试人才激励机制5个方面,制定探索实行环评承诺备案制、入园中试基 地及中试项目环评实施简化管理、实施环评"打捆"审批、优先推荐中试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各级各类职称 等11条改革举措。 "我们将通过豁免、优化、简化等方式,优化环评办理,为项目减负。"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对 于不产生废气、废水、危险废物的中试项目,将不纳入环评管理。针对新能源研发、生物药品制品研发 等环境影响风险小的中试项目,探索实行环评承诺备案制,简单理解,就是建设单位 ...
完善民营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Jing Ji Ri Bao· 2025-05-25 22:02
前不久,新一轮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此次院士增选工作除了在名额上有所增加外,中国工程院首次 提出"8个名额主要用于支持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的候选人"。为民营企业人才设置专项名额,有助于进一 步优化院士队伍结构,更好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顶尖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高端科技 人才短缺是我国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瓶颈之一。此次院士名额向民企倾斜,体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 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有助于引导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民营企业,让更多民营企业愿意创新、敢于创新、 善于创新。 当然,想让民营企业真正成为顶尖科技人才汇聚的高地,仅靠院士增选名额的调整远远不够。一方面,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科研的支持力度,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帮助民 营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上取得更大突破;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 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创新环境。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民营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4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70%以上的 ...
祥明智能(301226)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08:54
证券代码:301226 证券简称:祥明智能 提升,但对短期业绩会产生不利影响。(4)成本与费用控制:2025 年第 一季度,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例同比下降 27.21%,增强了费用的管控能力。 (5)外部政策与市场环境:公司在美国市场业务占比低,关税影响有 限,但需持续跟踪政策变动;因全球经济形势、能源转型及绿色制造趋 势等因素,也将长期影响行业发展。 2.公司对关键人才的激励机制 答:公司秉持"培育一流员工"的愿景,持续优化公司的人文环境。(1) 人才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基地""卓越绩效评价""数字精益"等项目提升员工 素质与效率,持续推进"人质"与"人效"优化;安排员工参观先进企业,聘 请专家培训管理层,并规划新兴赛道等技术应用场景,提升团队竞争力。 (2)人才引进策略:重点引进新领域的市场、研发及应用技术人才, 通过"引智"补充核心能力;与日本外 BR 公司合作,整合技术资源,加速 业务拓展。(3)人文环境与激励机制:公司通过优化人文环境与工作环 境,结合中期战略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路径,以增强员工归属感;通过 持股平台凝聚核心人才与公司长期发展。 常州祥明智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答:目前公司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