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竞争力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经济转型下的企业人才突围,南方新华10年服务4万+企业的破局逻辑
2025年的商业战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博弈。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产业升级加速,消费需求 迭代频次缩短至"月级",技术变革对传统模式的冲击从"降维打击"演变为"日常竞争"。当企业从"规模 扩张"转向"质量增长",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个核心命题愈发凸显——能否有效管理高端 人才,正在成为企业生存与淘汰的分水岭。 在与数十家制造、科技、消费行业企业的深度交流中,一组数据令人警醒:某第三方机构调研显示, 2024年国内年营收过亿的企业中,超60%面临"高端岗位招聘难";其中35%的企业将问题归因于"合适人 才稀缺",而剩余65%的企业,其真实痛点或许更值得深思——对顶尖人才的"既渴望又恐惧",正在成 为企业发展的隐形枷锁。 人才管理的三重困境:从"求才若渴"到"用才生畏" 这种矛盾心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具象为三重典型困境: 其一,对"失控"的恐惧:用管控消解创造力 当管理者用层层审批链束缚人才手脚,表面上守住了"控制权",实则制造了"职场假死":员工停止主动 思考,风险在管理层头顶堆积;更残酷的是,被压制的人才往往带着未实现的方案投奔竞对,成为企业 的直接威胁。 其二,对"质疑"的恐惧:用资历扼 ...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徐州再进一步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5-15 06:11
近日,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泽平宏观团队分别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4中国城市新质人才竞争 力指数报告》《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徐州在这两项排名中均取得了亮眼成绩,分别位 居40位和61位,彰显出良好的人才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 逐年跃升展现人才活力 依托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2024中国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从人才供给、 需求、吸引、生态四个维度,对全国296个城市进行了全面测评。 从细分领域看,徐州表现可圈可点:新质人才供给指标位居全国第37位;新质人才需求指标位居第42 位;新质人才吸引指标位居第34位;新质人才生态指标也入围百强……这些数据勾勒出徐州在新质人才 培育、引进、留存和生态构建方面的扎实功底,也反映出其产业升级对人才的强大吸附力。 《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同样带来惊喜。自2017年起,该榜单基于智联招聘"3.49亿 +"职场人跨城求职数据,通过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等6大核心指标,衡量城市"引才—留才— 用才"综合能力。 徐州近五年来连续上榜,从2020年位居第73位,到2024年稳步攀升至第61位,跃升12位。这一显著的上 ...
新质人才竞争力,南京何以居第六?
Nan Jing Ri Bao· 2025-04-27 03:11
近日,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4中国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报 告》。报告从人才供给、需求、吸引、生态四个维度,对全国296个城市进行了全面测评,其中,南京 凭借强劲实力,在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位居全国第六,在新质人才供给指标、新质人才生态指标 排名前50的城市中均位列第五。 南京如何? 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 "新质人才"是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所需知识和技能,有意愿 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对新质生产力做出贡献的人。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占据榜单前三位,其竞争力指数大幅超越众多城市,共同构成第一梯 队。杭州、广州、南京、成都、苏州等城市具有较强的区域影响力,各自拥有特色优势产业,共同形成 新质人才汇聚的第二梯队。报告还指出,深圳、北京、上海及南京、杭州等南方强二线城市对异地新质 人才的吸引力较大。 在新质人才供给方面,南京位居全国第五,其新质人才总投递人数在全国占比达到3%,与广州、 杭州等城市并驾齐驱,显示出南京在吸引新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特别是新质人才学历方面,南京硕博 学历新质人才占比为4%,仅次于京沪深的11%、7%、6%,高端人才汇聚。 新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