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Search documents
《纳尼亚传奇》:有一天,你会长大到要再读童话……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5 03:47
1930年代,在牛津大学附近的"鹰和孩子"小酒馆中,年轻的学者刘易斯和他的好友托尔金,每周在此 聚会。这对志同道合的好友,对现代化工业给社会文明带来的剧变感到忧虑。他们商量着,既然现实 已经如此魔幻,不如通过写作创造出更加魔幻的世界,在那里,人类重新亲近自然、审视内心,找回 生命的本真和生活的意义。 这个故事是写给你的,不过我动笔时就意识到小女孩比书长得快。现在你已经长大到过了读童话的年 纪。等到这个故事印出来再装订好,你会长得更大了。不过有一天,你会长大到要再读童话…… ——C.S.刘易斯 很多年后,这家酒馆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圣地,因为那里孕育了两部关于想象的伟大作品:《纳尼亚 传奇》和《魔戒》 《纳尼亚传奇》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J.K.罗琳在被问及《哈利·波特》系列将会 有几本时,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七本。因为母亲曾让我读过一个关于'纳尼亚'的故事,那部书就是七 本。" C.S.刘易斯是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杰出的批评家,堪称英国文学的巨擘。他在牛津大学执教近三十 年,被当代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 不过,刘易斯也曾表示过顺序并不重要,因为每本《纳尼亚传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无论是从空 ...
我的文学跨越之旅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22:13
《青铜葵花》:讲述了农村男孩青铜与城市女孩葵花之间 深厚纯真的兄妹情。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彼此守护,用爱 与善良抵御贫穷与苦难,展现出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辉。 《蜻蜓眼》:以中法混血孩子阿梅的成长为线索,讲述了 上世纪30年代起,中法结合的一家人在上海、马赛、宜宾 三座城市生活的故事,以孩子的视角展现家人间的亲情羁 绊。 我们手里抓着一手好牌,怎样才能不将这一手好牌打烂,这就看我们能否坚定不移地运行在文学应走的 金色车辙上,能否坚持文学的根本规律、基本原则和文学性。讲,大讲特讲——凭什么不讲?不讲就是 渎职,就是愚蠢,但一定是在文学的框架里讲,并且一定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讲,题材是中国的,主题 是世界的。唯有如此,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不只是了解,是喜欢,是羡慕,是钟情,是长驱直 入精神腹地。中国文学参与人类文明的共同建构,有永不枯竭的写作资源作为保证,而且这种资源是优 质的,是中国特有的。 法国于我而言,并不十分陌生。原因是我读了很多法国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文学作品呈现的人文风 貌、自然景观、某个城市与乡村的具体情景——法国其实早就被我"看到过"了。20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法 国时,就觉得自己已经无数次到过那里。 ...
与儿童一起向光而行(文思)
Ren Min Ri Bao· 2025-05-27 22:40
爱与陪伴是教育的灵魂,其前提是教育者心中首先要有光。成年人"向光而行",儿童方可跟随而来,携 光奔赴远方。当人们在教育上趋于功利主义时,儿童成长的快乐和教育的本义不知不觉中被遮蔽了。面 对身边的孩子,家长若处于焦虑和对孩子的苛责中,则可能会无意间影响到孩子。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曾 说过:"教育的本职,是要在小孩的内心和外界创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来,进而让他在那里面长大。"现 如今,物质生活条件与教育资源愈益发达,但是成年人试图在精神层面为孩子创造"美丽的世界"时,常 常束手无策。当前儿童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均根源于此。 我常常思考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过的话:"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 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经由自身实践,我琢磨出支撑"义务"与"利他"的正是责任 心。教育一个孩子可能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不知道未来的教育结果会是怎样的,当下唯一能做到的,就 是全力尽到自己的责任。教育的内涵,也应是一种责任心的积极传递。 长期做儿童文学案头工作,看再多的理论与作品,不深入实践,谈儿童成长其实都是空谈。只有全过程 陪伴了一个孩子的成长,才能真正领悟为人父母的不易与教育的真谛。 前几天 ...
第四届贝壳儿童文学周暨2025万松浦春季讲坛在鲁东大学开幕
Qi Lu Wan Bao· 2025-05-21 03:09
本届贝壳儿童文学周暨万松浦春季讲坛活动主要采用学术讲座及对话形式,邀请业界著名作家及学者到场,与广大师生及社会上的儿童 文学爱好者进行交流。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发表开坛第一讲,其主题"绘本为什么这么好",从绘本的构成原理出发, 生动阐述了绘本在儿童文学领域的独特魅力和教育价值。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将举办多场文学讲座,包括蓝蓝《童诗与诗的边界》、林彦《不着力与有意思——儿童小说叙事语言探讨》、梅子 涵《天真的儿童文学》及张清华《中国故事及其讲法》等。参与儿童文学对话的作家、学者将围绕儿童文学的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分享各自在创作与研究中的心得与体会。 文学周期间还将举行张炜《为孔子一辩》新书分享会、《万松浦》编读评写交流会、张炜对话录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与名作家、名刊物 近距离接触和互动交流的机会。 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曹竹青 通讯员 王万顺 王骏翼 彭心怡 5月20日,由鲁东大学、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出版集团指导,鲁东大学张炜文学研究院、鲁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院、万松浦书院、山东 文艺出版社、齐鲁书社、山东文学馆、山东财经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承办的第四届贝壳儿 ...
周晴去世
券商中国· 2025-05-05 09:00
上海市作家协会5月5日发布讣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编审周晴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 5月2日在上海市中山医院病逝,享年57周岁。 据介绍,周晴,生于1968年3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少年儿童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原上海作家协会儿委会副主任,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第九届全国作 代会代表、第十九届上海市党代会代表、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兼秘书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她曾编辑出版《女生贾梅全传》《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全集》"非常小子马鸣加"《十万个为什么》 (第六版)等图书,多次获国家级出版奖项 ;个人创作《你长大的背影》《小女孩的大理想》《蓝 色心事》《紫露香凝》《像雪莲一样绽放》《十二岁的天空》、"了不起的许多多"系列等几十余种 图书,编创图书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 桂冠童书奖等奖项; 个人还获得上海市出版新人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和 称号。 在少儿出版社耕耘多年,周晴深知阅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有多大。 她曾说,"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