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极考察
icon
Search documents
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在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进发(弘扬科学家精神)
Ren Min Ri Bao· 2025-07-01 21:53
5月28日,随着"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 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是我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三船分航段考察。"雪龙"号2024 年11月1日从广东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轮自2024年 11月20日从江苏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 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回,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4位参与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工作的科考队员,听他们讲述携手破冰逐浪、向新 的未知进发的科考故事。 ——编者 秦岭站首任越冬站长王哲超 一次惊心动魄的卸货任务 执行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秦岭站建设任务时,卸货过程可以称得上惊心动魄。 秦岭站首任越冬站长王哲超说,当时,负责运输物资的"永盛"轮遭遇海冰带来的严峻挑战,较原定计划 延迟约5天才抵达秦岭站预定区域。这一延迟使得现场用于卸货的时间极为紧张。 考察站提前部署了70吨和20吨驳船、90吨起重机以及10多辆大型运 ...
南极考察站的暗夜值守
2025年6月21日,在南极漫长的极夜中,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秦岭站的考察队员们迎来了最 重要的传统节日——仲冬节。 这一天,标志着南极极夜即将过半,曙光即将到来。这一天,也成为南极各国考察站约定俗成的一 个最隆重的节日。今年,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三个常年考察站以不同方式举行了庆祝活动,展现了极地工 作者在极端环境下的乐观与坚守。 秦岭站:使命无休期,仲冬节持续奋斗 6月21日,秦岭站迎来了首个仲冬节。当整个南极沉浸在仲冬节的喜悦与休闲时光中时,在秦岭站 现场,全体考察队员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度过佳节——坚守岗位,用责任与担当奏响节日里最动人的奋斗 乐章。 仲冬节期间,队员们除了一起拍一张仲冬节合影外,秦岭站现场依旧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焊 接、切割、接线、拼装……队员们主动放弃休息,争分夺秒奋战在各自岗位上,全力保障工程关键节点 目标的顺利推进。安全管理人员全天候巡查,对重点环节、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监控,坚决杜绝安全隐 患。 在工作之余,生活保障人员精心为队员们安排节日伙食,营造"考察站如家"的温馨氛围,让坚守岗 位的建设者们感受到极地考察大家庭的关怀和节日的温暖。 长城站:体育美食与文化,欢度南极"新年" 长 ...
第41次南极考察|汽笛长鸣,在旷古冰原上——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难忘瞬间回眸
Xin Hua She· 2025-06-08 07:16
6月8日,随着公众开放日和世界海洋日活动结束,雄浑汽笛拉响,停靠在海口秀英港的极地科考破冰 船"雪龙2"号缓缓离泊,即将返回上海母港。劈波斩浪7个月,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即将迎来圆满句点。 在这个中国极地考察史上历时最长的航次中,"雪龙兄弟"和"永盛"号货轮曾在多个重要瞬间如今日这般 鸣响汽笛。声声汽笛既标志着出发与到达,也联结着远方和故乡。多少艰难困苦,都随汽笛声回荡在苍 茫冰雪中,伴着呼啸狂风,消散于广阔海面上。 冰原上的应变 "雪龙"号就在不远处,但一道道凌乱冰脊横亘于前。 2024年12月初,"雪龙兄弟"到达南极中山站外围陆缘冰。按计划,"雪龙2"号要为"雪龙"号破冰引航, 到尽可能接近站区的位置后卸货转运上站。 2024年12月9日,"雪龙兄弟"在南极中山站区域卸货。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 天有不测风云,彼时冰情比预估的要更严重。冰脊坚硬厚实,"雪龙"号多次尝试却始终无法到达预定卸 货点。 他们顶着大风安好南极秦岭站最后一块幕墙板,归家时刻终于近在眼前。 2025年2月28日,考察队员秦川低头看着满身泥泞、已难辨本色的户外作业服,有些感慨。在南极工作 两个月,时刻呼啸的狂风让他印象深刻。 漫天飞雪随 ...
免费参观!极地考察船“雪龙2”号在海口面向公众开放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04 08:04
2025年6月2日 来源:海口发布 在海口秀英港码头 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 据介绍 本次开放日活动面向公众 (个人+团体)开放5天 将接待4000人次 公众开放日首日 吸引市民近距离参观 团体1200人次 其中个人约2800人次、 考察亮点 "雪龙2"号抵达海口!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 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 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雪龙2"号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王金辉介绍:"雪龙 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次在 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 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 采集水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5000余份。 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 ...
“雪龙2”号抵达海口并将向公众开放
Hai Nan Ri Bao· 2025-05-30 00:42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考察任务返航 "雪龙2"号抵达海口并将向公众开放 海南日报海口5月29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 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这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5月29日从中国第41次 南极考察队返航暨"雪龙2"号公众开放日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的。 "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 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 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 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雪龙2"号出海近7个月,是我国极地考察史上单船执行任务历时最长的一次。本次考察进一步推动了极 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为我国参与南 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此次"雪龙2"号首次抵达海南并将面向公众开放,公众开放日为期5天,分别为6月2日至3日、 ...
回顾!“雪龙2”号的南极探索之旅完成了哪些任务?
Yang Shi Xin Wen· 2025-05-22 11:48
整个航次期间,"雪龙2"号创造多个首次,包括首次为"雪龙"号转运卸货,首次进行南极秋季大洋作业等。 船长肖志民说,这次"雪龙2"号执行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大致分为5个航段,每个航段的重点任务各不相同。 在三月下旬开始第四航段,也就是南极罗斯海秋季大洋联合考察。4月19日,罗斯海考察任务全部完成,"雪龙2"号正式从南极返航,开始第五航段。 去年11月1日从广州正式出发后,截至目前,"雪龙2"号破冰船已经航行了7个月。回顾整个航行,"雪龙2"号走过了什么样的路线,完成了哪些任务呢? "雪龙2"号机动驾驶员 陈冬林:我们纬度是南纬64度50分,在浮冰区里,涌浪明显大了,差不多有两米五。完全到清水区,还需要一个小时。出了冰区,基 本就算在穿越西风带了。 "雪龙2"号船长 肖志民:第一个航段是从去年11月1日广州出发,前往南极,为"雪龙"号破冰引航,完成中山站的物资和人员的输送任务之后,去年12月上 旬离开中山。第二航段是从中山站前往罗斯海,为"永盛"轮破冰引航,前往秦岭站。12月下旬,物资和人员的转运任务完成之后,前往新西兰的利特尔顿 港。 "雪龙2"号的第三个航段是在利特尔顿港接上大洋队员后,在今年1月9日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