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Search documents
“三夏”麦秸大变身:五河县年发2.5亿千瓦时绿电 供20万吨蒸汽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0 02:17
"三夏"时节,五河县广袤的麦田里金穗飘香,丰收的喜悦洋溢田间。麦收后的秸秆在这里实现了华丽转 身,成为了"绿色能源",每年能转化为2.5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和20万吨的蒸汽热源,达成了"变废为 宝"的生态循环。 在上海电气(五河)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厂区入口,数十辆满载秸秆捆的货车有序驶入,依次过磅称重。 当下正值秸秆收储高峰,每天约有120辆车从各乡镇运送秸秆至该企业,企业年收储秸秆可达45万吨。 这些曾经的田间废弃物,正通过一条绿色产业链转化为清洁电力。 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骏表示,公司多次组织技改工作,将入炉燃料中的秸秆比例提升至90%以上,堪称秸 秆吞吐"大胃王"。目前,项目单机组年平均运行时间保持在8000小时左右,年平均累计发电量达2.5亿 千瓦时,实现了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除保障供电外,公司还为周边纺织、食品等产业园提供稳定可靠的热源。通过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升 级,供热效率提升10%以上,年输送工业蒸汽超20万吨,全年不间断输送350℃高温蒸汽,保障周边企 业生产的关键工序。 陈骏还提到,目前公司配套供热管网已覆盖园区20余家企业,形成了"供电+供热"产业模式,为五河园 区的可持续发展 ...
小麦丰收 科技助力 非遗也来凑热闹
Yang Shi Wang· 2025-06-07 04:40
央视网消息:河北是全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从6月6日开始,河北省的3300多万亩冬小麦大规模机收 由南向北陆续展开,预计本月22日前后基本完成 机收任务。河北南部的邯郸市大名县素有"冀南粮仓"之称,这里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有82.95万亩,位居河北省前列。7日,这里的小麦开始了大规模机收。 总台记者王帅南正在邯郸市大名县大韩道一大队村的麦田里。这里的小麦已进入成熟期,农田里遍野金黄。 从这天开始,这个村的1800亩小麦就进入大规模机收阶段,眼前的这三百亩麦田里,有三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小麦。 加装"北斗" 科技助颗粒归仓 这些收割机全部搭载了北斗定位系统,农机手在作业前设定好作业距离、耕作面积等参数后,收割机便会按照导航设定好的模式和轨迹进行作业,以厘 米级定位让收割机在田间"走直线",减少漏收的现象,割出的麦茬也是齐刷刷的10厘米高。这种低麦茬不仅有助于防火,还能有效控制病虫害,便于后期除 草和播种玉米后的管理。 大名县小麦种植面积位居河北省前列,今年的收成如何呢?在大规模收割前,农技人员与专家组成的测产队伍到县里的20个乡镇,选取了100个点位对 麦穗进行脱粒称重、水分测量,经过科学的测产,预计今年该县的小麦 ...
回收的废旧手机去了哪里?如何变废为宝?一文了解
Yang Shi Xin Wen· 2025-04-28 15:51
2024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而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废旧手机怎么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 关注。由于担心信息泄露的风险,不少人选择让废旧手机躺在自家的抽屉里。那么如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把更多的废旧手机变废为宝呢? 根据行业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国内的手机闲置总量将达到60亿部,影响回收利用的一大原因正是担心信息安全。 深圳市民 易检长:相对于回收价值,其实我们更担心的是自己个人隐私的泄露。因为手机里面有个人的一些照片、视频聊天记录,还有包括手机银行、购 物的账号……担心这些数据会泄露,基本上我们就把它闲置在家里面了。 4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深圳市民易检长接到预约上门回收手机的电话,几天前他在"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为自己闲置多年的废旧手机找到了这个放心的去 处。 这天下午,易检长把自己的3部手机交给上门的工作人员。这项回收业务有两种方式让用户确认手机信息安全,一种是免费通过快递密封包装寄到回收基 地,在视频记录下拆解、粉碎,另一种是在收件时当面粉碎。易检长花100元选择了后者。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手机回收业务工作人员:这一次你选的是最高级的,要当面 ...
仨理工科女生易拉罐巧做“凤冠”变废为宝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4-27 23:48
"太意外,没想到我们这款凤冠火出圈啦!"近日,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徐若 涵、庄昕昱、王尧睿3名大一女生,耗时4周用易拉罐制作的珠翠凤冠在网络平台上刷屏。这件融合传统 美学与环保理念的小小手工艺品,不仅在校园内引发关注,更收获了网友们的点赞。 谈及创作初衷,徐若涵介绍,这本是学校"创造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开发"课程的小组作业——利用废品再 造新物。巧合的是,这3名理工科女生对手工制作与传统工艺抱有共同的热爱:徐若涵自幼受奶奶影 响,对手工技艺耳濡目染;庄昕昱热衷缠花、刺绣;王尧睿则在香薰制作、绘画、刺绣等领域颇有心 得。 该校"创造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开发"课程旨在通过"每日一设想、每日一观察、每周一交流、每学期一创 意、每人一项专利"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训练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徐若涵对凤冠的特别关注,源自视频平台B站中,一些知名非遗博主对传统技艺的还原视频。"他们的 努力让我看到,古老工艺在现代视角下依然充满生命力。"她说,凤冠繁复的装饰与精巧的结构深深吸 引着她,让她萌发了用现代材料诠释传统凤冠的想法。 在材料选择上,三人展现出"变废为宝"的环保巧思:易拉罐的金属质感与光泽,经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