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名

Search documents
2025新一线城市大洗牌:成都杭州“争霸”,苏州无锡掉队,郑州合肥晋升
吴晓波频道· 2025-06-12 16:50
点击按钮▲立即预约 " 评价城市的指标, GDP 、房价、税收等 ' 硬指标 ' 不是关键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人消费力、大品牌青睐度、商业配套成熟度、城市枢纽地位、人才吸引力 …… 这类更 具 ' 人味儿 ' 的维度。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伴随着高考的落幕,每年度的"城市大考 " 也到了放榜之际。 但这一次的成绩单, GDP 不重要了,房价、税收、企业、民间财富等经济层面的 " 硬指标 " 也并非关键。 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人消费力、大品牌青睐度、商业配套成熟度、城市枢纽地位、人才吸引力 …… 这类更具 " 人味儿 " 的数据维度。 最近,第一财经公布《 2025 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榜单将中国 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 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五大 " 科目 " 上的表现,进行了各项评分并综合排序。 从总榜来看, 2025 年度脱颖而出的 15 个 " 考生 "—— 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 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佛山。 细看硝烟味也不少,比如佛山重回新一线队列,无锡则跌出榜单; ...
2025全国15新一线城市排名:杭州第2,合肥第11,佛山第15
Sou Hu Cai Jing· 2025-06-09 06:54
中国城市格局持续上演激烈的位次争夺战,新一线城市的崛起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引擎。权威机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25年城市魅力排行榜揭 晓,15个新一线城市座次排定。 成都连续第七年稳坐头把交椅,杭州紧随其后位列第二,武汉、苏州、南京分列三至五位。这份榜单清晰描绘出中国城市竞争版图的最新轮廓。 杭州位居第二 新一线城市头部阵营呈现高度稳定性。成都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持续优化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区域辐射力,再次捍卫榜首地位。 杭州则以数字经济绝对优势和活跃的创新创业生态,稳固排名第二,与成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作为中部核心的武汉,依托九省通衢的区位和光电子产业 优势,稳居探花位置。 长三角双雄苏州(第4)与南京(第5)在先进制造、科教资源领域持续发力,共同构筑起新一线城市的"第一梯队"。这些城市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人 活跃度等核心指标上优势明显。 合肥强势闯入前11 佛山排名第15 榜单末段的排名争夺同样扣人心弦。青岛(第12)、东莞(第13)、宁波(第14)等沿海经济重镇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开放活力,地位稳固。 榜单中段的竞争堪称惨烈,位次变动频繁。重庆(第6)、西安(第7)、长沙(第8)、郑州(第9)、天 ...
2025中国城市最新排名:世界一线四个,一线城市八个,厦门二线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20:51
中国城市经济竞争与发展综合评估机构最新发布2025年城市分级榜单,该排名基于国际影响力、经济活 力、创新动能、枢纽价值等维度综合评定。 世界一线城市维持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五席格局;中国一线城市包括武汉、杭州、成都、重 庆、天津、苏州、南京、台北八城;厦门则位列中国二线城市阵营,展现差异化发展路径。 世界一线城市四个 北京凭借央企总部与中关村科创生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增至218家;上海依托陆家嘴金融城与临港新 片区,口岸贸易额占全球3.2%。 香港发挥自由港与离岸人民币枢纽优势,2025年跨境理财通规模突破1.8万亿;广深双核驱动大湾区, 深圳高新技术产值占GDP超62%,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蝉联全球第一。 厦门二线阵营 厦门作为中国二线城市的佼佼者,以"小而美"模式突围。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金砖创新基地聚集37家跨国研发中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福建52% 。 此外,联芯集成电路28纳米良品率达98%,天马微电子柔性屏出货量全球第三 。 同时,厦门鼓浪屿数字文旅项目年营收破40亿,邮轮母港重启后开通8条国际航线 但经济体量仍是短板——GDP仅为苏州的36%,需借力"海洋经济"与"数字丝路"突破规模瓶颈 ...
2025年四线城市排名榜单:开封第4,包头第11,淮南第16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17:48
2025年权威机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最新发布的《城市魅力排行榜》中,90座四线城市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 在激烈竞逐中,开封市以全国四线第四位的亮眼成绩跻身前列,包头市位列第十一,淮南市则位居第十六强。 其中枣庄、吉安、宣城、鞍山、舟山、十堰、长治等城市共同构成四线梯队的中坚力量。这份榜单,为我们观察中国城镇化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 开封市高居全国四线城市第四位,彰显了这座八朝古都在新时代的强劲复苏。它正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宋文化、汴梁风情)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清明上河园等文旅IP持续升级,吸引庞大客流;郑开同城化战略加速推进,深度融入郑州都市圈,承接产业与人口外溢;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并举,"宋 潮"文化与现代消费交融共生,使其成为中原城市群中独具魅力的特色增长极。 在榜单第十一位的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工业中心与北方区域枢纽。这座"草原钢城"在转型路上步伐坚定。 同时,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积极拓展跨境贸易与物流,口岸经济潜力持续释放。包头的排名印证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北方样板"实力。 | | | | 四线城市 90个 | | | | | --- | --- | --- | --- | ...
2025全国新一线城市排名出炉:成都第2,重庆第6,东莞入围
Sou Hu Cai Jing· 2025-05-29 15:08
亚洲35个二线城市排名:苏州位居第三,青岛第六,厦门超吉达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22:47
厦门超吉达。厦门和青岛均是我国计划单列市,还都是我国副省级市,城市定位相当的突出。厦门是一 座非常优美的旅游城市,每年来厦门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厦门鼓浪屿早已是全国闻名,早在2017年鼓 浪屿已申遗成功,如今是厦门这座城市一张名片。 二线城市孟买排名第一。孟买是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印度全国最大海港,榜单中日本东京大学将孟买排在 二线城市第一的位置,没有排在一线城市名单中,印度人看到这个榜单是否有很大意见呢?有印度的网 友竟号称上海是印度的"小孟买",然而上海早已是亚洲一线城市,孟买还只是二线城市,两者的差距一 目了然。 苏州位居第三。苏州市,江苏省地级市,是二线城市中国排名最高的城市。虽然是普通地级市,但早已 是地级市天花板,苏州经济实力在国内早已有一线的实力,苏州经济总量已多年超过杭州、武汉、天津 等特大城市。要不是苏州在政治地位、医疗、教育上的短板,相信苏州晋级亚洲一线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的。 青岛排名第六,厦门超吉达。在亚洲二线城市名单中,前十名城市除了苏州外,还包括来自我国的青岛 和长沙,其中青岛排名第六,长沙第七。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第一强市,经济总量早已达到万亿级 别。青岛也是我国新一线城市的常客,是著 ...
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淄博位列第62位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09 14:4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玉姝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从2019年的第42位跃升至 2024年的第33位,反超潍坊;淄博的排名从2019年的第9 位升至 2020年的第7位,此后长期维持第7-8位,2024年定格于第7。 此外,尽管淄博在省内排名超过临沂、日照,但与烟台、潍坊等城市的差距仍在扩大。以2023年数据为 例,淄博与潍坊的全国排名差距为2位(潍坊第52位,淄博第54位),2024年的差距则拉大至12位(潍 坊第50位,淄博第62位)。 从全国范围内看,2024年TOP50城市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36、6、6、2个,分别占 各区域城市总数的41.4%、7.5%、6.3%、5.9%;一二三四线分别有4、28、16、2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 城市总数的100%、80.0%、19.8%、1.1%;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分别有 20、7、3、3、2个,分别占各区域城市总数的76.9%、77.8%、23.1%、11.1%、12.5%,其中长三角城市 群进入前50的城市数量较2023年下降1个。 从省内来看,济南、青岛作为经济强市,以全国第11位、第12位的成绩稳居全国前20;烟台、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