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声誉风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证协督促券商对不实信息迅速辟谣、对质疑事项快速核实
news flash· 2025-07-11 09:17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reputation risk management in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as highlighted by the China Securities Association's new regulations [1] - The new regulations require securities firms to implement strict reputation risk management guidelines and establish comprehensive systems for monitoring, identifying, assessing, and addressing public sentiment [1] - The association stresses the need for a dual approach of "response + handling" to quickly refute false information and verify questionable matters [1]
“去银行化”!美国银行业成为特朗普的下一个目标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24 11:57
银行业此举凸显了金融机构在政治环境变化下面临的监管和商业风险。如果特朗普政府出台相关行政命 令,可能危及银行与联邦政府的业务关系,包括国债销售等核心业务。 保守州的反击与银行的应对 美国大型银行正面临来自共和党州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的双重压力,这些州指责它们歧视枪支制造和化石 燃料等行业。 而更大的威胁可能来自特朗普,他正考虑将联邦政府的权力转向银行业,推行一项关于"去银行 化"(debanking)的行政命令。越来越多的保守州政府已将部分银行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参与州政府合 同。 据媒体24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等大型银行的代表与德克萨斯州和俄克 拉荷马州等州的官员举行了会晤,旨在反驳有关它们拒绝与特定行业开展业务的指控。这些州认为,银 行是出于政治原因而非传统的风险评估来做出业务决策。 "银行歧视"已成为特朗普政府下的一个新焦点。基督教徒、保守派和加密货币集团联盟指控大型银行基 于政治立场拒绝为其提供服务。特朗普集团于3月起诉了Capital One银行,原因是该银行在2021年关闭 了其数百个公司账户。Capital One在法庭文件中否认关闭账户是由于与特朗普的政治分歧。 据知情人 ...
金融监管新动向:美联储牵头 三大监管机构剔除银行“声誉风险”考核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23:33
特朗普政府时期提出的"去银行化"争议再度被提及,该术语特指金融机构单方面终止特定客户服务的做 法,但消费者权益团体认为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存在夸大成分。曾在美联储及拜登政府财政部任职的格雷 厄姆·斯蒂尔分析指出:"声誉风险过去仅作为监管考量因素之一存在,实践中极少成为要求银行整改的 唯一依据。" 监管改革动向已引发连锁反应: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代理主席特拉维斯·希尔三月致函国会议员 时明确表示,该机构计划将声誉风险从监管体系中"彻底移除";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亦于年初宣布从审 查手册中删除相关表述。这场由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推进的规则调整,标志着美国银行业监管框架正 在经历重要转向。 美联储于本周一宣布,将正式停止在银行审查中纳入声誉风险评估,此前银行业团体与共和党议员曾多 次批评这一机制存在不公平性。该机构表示,已着手修订监管文件中的相关表述,未来将以更具体的金 融风险分析替代原有框架,但强调此举不会削弱对银行风险管理的严格要求,各机构仍需维持稳健运营 以保障金融安全。 这一政策转向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今年二月的承诺形成呼应。当时鲍威尔曾表态将删除监管文件中允许 官员追踪所监管银行"争议性言论或活动"的条 ...
美联储宣布其监管机构在审查银行时将不再考虑“声誉风险”。
news flash· 2025-06-23 18:05
美联储宣布其监管机构在审查银行时将不再考虑"声誉风险"。 ...
股东行为疑点重重,同宇新材IPO如何管理“声誉风险”?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经济IPO ,作者海川 导 语 :最大出资人纪仲林退出股东时机的敏感性及其关联人继续控制公司的行为,可能被视 为规避法律责任的潜在风险。 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于2025年4月14日正式提交注册,标志着公司冲击上市 进入最后阶段。然而,在这一关键节点,公司不仅面临业绩持续下滑的压力,还因第三大股东纪仲 林在公司的实际角色、负面信息等引发市场对"口碑声誉"风险的广泛关注。 在证监会2024年强化关键少数"声誉监管"的大背景下,纪仲林关联企业的失信记录、司法诉讼及退 出津东车队的敏感时机,可能成为IPO审核的重点关注点。 同宇新材需进一步澄清纪仲林的角色及声誉问题,以确保IPO进程顺利推进。资本市场以法治化为 基石,严防声誉风险不仅是监管要求,更是维护投资者信心和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经济IPO . 新经济、新技术、新金融动向、趋势、IPO观察 作 者 | 海川 来源 | 新经济IPO 下滑下的上市冲刺 2025年4月14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同宇新材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标志着公司在 历经近三年排队后,终于进入IPO的最后关卡。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