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

Search documents
大暑:湿热交蒸,消暑祛湿(节气与健康)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7-24 01:23
更多精彩扫码观看 本报北京电(朱彩霞)今年7月22日是大暑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 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段的到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男科主任医师王旭昀介 绍,"暑"的意思是炎热,大暑为"炎热之极",民间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此时阳光猛烈、高温高湿 交织,"湿热交蒸"达到顶峰,养生关键在于消暑热、祛脾湿。 "饮食上,宜清淡健脾。"王旭昀介绍,大暑时节,体力消耗大,肠胃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以清淡、易 消化为原则,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可适当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肥腻、辛辣、煎炸食 物。如长期在室外工作,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体质寒的人应以热饮或温水为主。夏季易伤津耗气,此时 适宜用药粥养津益气,可以选择绿豆、百合、薏米、赤小豆等煮制的药粥,这些食材具有补气清暑、健 脾养胃的功效。此外,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能清热健脾,适当食用可预防湿热引发的皮肤疾 病。 运动与情志调节也很重要。王旭昀提醒,户外运动应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选择早上或傍晚在阴凉处进 行,如太极拳、慢跑等和缓项目,避免出汗过多耗气伤津,运动后可饮用温开水或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 饮品(如淡盐水)。 ...
大暑养生关键词:清暑、祛湿、养心
Xin Hua She· 2025-07-20 07:50
专家同时提示,这一时期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空调冷风直吹身体;宜夜卧早起,中午小憩15至30 分钟避暑养心,避免熬夜;大汗后切勿立即冲冷水澡、喝冰饮;清晨或傍晚可进行散步、八段锦、太极 拳等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还可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过激。 针对老年人及儿童群体,这一时期需特别注意防范健康风险。梁莹提醒,老年人应避免食用隔夜饭 菜,宜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因出汗脱水导致 指标异常;儿童玩耍时宜选择阴凉处,每20分钟补充温水或淡盐水,出现厌食及脾胃失调可食用山药、 小米粥调理。 大暑时节还可以利用一些中医外治方法调养身体。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举例说,风池穴 和大椎穴分别是胆经和督脉上的重要穴位,按揉这两个穴位能够疏通经络、疏散风热,快速缓解因暑热 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田晓航、唐紫宸)22日将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中医专家认 为,这一时节"暑、湿、热"三邪交织,易伤阳气、耗津液,扰乱脏腑功能,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 热解暑、固护阳气。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梁莹介绍,大暑节气高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