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脱碳

Search documents
欧洲议会两项重要文件通过,储能系统需求将显著增长
鑫椤储能· 2025-06-26 07:40
-广告-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储能 资讯~ 2025年6月19日,欧洲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通过《清洁工业协议决议》及《电网自主倡议报告》, 旨在推动欧盟工业脱碳进程并提升能源系统灵活性。 《清洁工业协议决议》核心内容 《电网自主倡议报告》重点方向 该决议聚焦工业部门的绿色转型,提出以下措施: 能源成本降低:通过《可负担能源行动计划》推广清洁能源,目标到2030年将欧盟能源电气化率提升 至32%,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依赖。 清洁技术本土化:计划到2030年实现欧盟市场40%的清洁技术关键组件本土生产,并设立1000亿欧元 专项基金支持制造业脱碳。 循环经济推动:2026年起实施《循环经济法案》,要求2030年前实现24%的材料循环利用,减少资源 依赖。 报告强调增强电网自主性与清洁能源整合能力: 智能电网建设:推动数字化、人工智能驱动的电网技术应用,优化可再生能源消纳效率。 储能能力提升:鼓励部署大规模储能系统(如锂电池、氢能储能),以平衡电网波动。 跨区域互联:加强成员国间电网物理连接,提升能源调配效率。 对储能行业的影响 欧盟计划到2030年新增100 ...
经验少、成本高、难度大 工业脱碳技术如何“闯关”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18 23:09
"工业部门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最主要的领域,覆盖了全国约68%的碳排放量,工业部门脱 碳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环境学院教授贺 克斌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以下简称《展望》)发布会上指 出,"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全球范围内能够为气候目标作出贡献技术中尚未实现商业化的比例仍高达 35%以上。" 在此背景下,业界普遍认为,针对工业脱碳的技术,强化前沿战略布局、明确发展技术路线、形成综合 解决方案,将是为未来提供支撑的重要步骤。《展望》认为,在碳中和情景下,随着各类工业脱碳技术 成熟应用,到2060年我国工业碳排放量有望降至4.5亿吨,较2025年实现约95%的降幅。 创新技术面临商业化挑战 《展望》指出,工业部门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中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最集 中的领域。"双碳"目标将驱动产业链和生产模式的重大重构,工业碳中和技术的系统研究与战略部署, 不仅关系中国工业领域脱碳进程,更关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重塑。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表示,从目前来看,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代、 氢 ...
氢能龙头普拉格能源(PLUG.US)完成5.25亿美元债务融资 股价创近一年最大涨幅
智通财经网· 2025-04-29 00:42
作为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叉车供应商,普拉格能源当前正加速布局"制-储-运-用"全产业链。除已投产 的路易斯安那工厂外,公司还在推进多个绿氢生产项目,旨在通过规模化降本突破氢能经济性瓶颈。此 次选择债务融资而非稀释股权,被业界解读为管理层对现金流改善的信心信号。 尽管氢能作为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认可度仍在提升阶段,普拉格能源通过绑定电商物流巨头的需求,在 叉车等细分领域已建立先发优势。随着新工厂投产运营,其绿氢产能将实现数倍跃升,为未来争夺工业 脱碳市场奠定基础。 智通财经APP获悉,氢能设备龙头普拉格能源(PLUG.US)宣布获得5.25亿美元担保债务融资,并明确表 态2025年不再增发股权,这一消息推动其股价创下近一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周一盘中该公司股价一度飙 升46%,最终收报1.02美元,创2024年5月以来最佳表现。 根据最新披露,这家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预计5月初发布的一季度财报将显示:营收规模达1.3亿至1.34 亿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测的1.316亿美元均值。更令市场振奋的是,其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氢能生产基 地已正式竣工,该工厂将运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为亚马逊、沃尔玛等巨头客户供应绿氢。 Opp ...
“白色黄金”争夺战:天然氢是重塑能源版图新变量还是资本泡沫
Zhi Tong Cai Jing· 2025-04-28 07:00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从矿业巨头到能源巨头,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正投身于天然氢的热潮之中。这种 被倡导者认为可能彻底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资源,正引发持续升温的市场热议。 天然氢(又称白色氢、黄金氢或地质氢)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的天然氢气。这种被长期忽视的资源40年前 偶然发现于马里,其燃烧时仅产生水且不含碳元素。近几个月来,投资者对这个新兴领域的兴趣持续升 温,最初由研究型初创企业和初级勘探公司推动的乐观情绪正在蔓延。 过去一年间,该领域已吸引包括力拓、Fortescue等矿业巨头,俄罗斯国有能源巨擘Gazprom,英国石油 巨头BP旗下风投部门,以及比尔·盖茨的清洁技术投资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等重量级投资 者。 根据Rystad Energy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全球多个国家正在开展勘探工作,其中加拿大和美国在去年项 目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分析师预计未来一年将是关键转折点,业界希望勘探活动能尽快定位这种难以 捉摸的气体。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看好天然氢的清洁能源潜力,批评者指出其存在环境隐患和运输挑战。国际能源署更 警告称,这种资源可能"过于分散而难以实现经济可行的规模化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