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制度

Search documents
“减法”破壁垒,“加法”增活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一
Xin Hua She· 2025-07-06 13:31
编者按: 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更好激发发展潜力。行政审批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 4月24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对外发布,事项数量从2018年首版的151项压减至106 项。"一单尽列、非禁即入",让经营主体有了更明晰的认知和更稳定的预期,让"无形的手"释放更多活 力。 市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 局的坚实依托。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当前,各地区各部门 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 即日起,新华社推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系列报道,立足一线采访调研,围绕完善规则 制度、推动设施联通、促进要素流通、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展现各地区各部门聚焦重点难点,以有力 有效、可感可及的举措激发市场活力、畅通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市场准入是经营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新版负面清单再"瘦身",让企业可进的领域更多;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让要素资源顺畅流动……近 段时间以来 ...
国家发改委:将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完善政府拖欠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
news flash· 2025-05-20 03:01
国家发改委:将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完善政府拖欠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 金十数据5月20日讯,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将聚焦突出 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李超指出,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制 度,同时还将指导地方针对新领域、新业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准入标准,推动生 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整体效率。在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方面,重点是破解政务失信、合同履约不到位 问题,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完善政府拖欠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 施。强化合同履约跟踪核实,将政府签订和指导签订的合同履约情况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e公司) ...
市场准入制度不断完善民企投资兴业空间广阔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5-19 21:23
民企加速"入铁入核"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第一年700万、第二年1800万、第三年2500万……持续攀升的运送旅客人次,折射出杭绍台铁路开通以 来不断向好的运营态势。 从今天开始,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到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一系列 支持政策,推动着我国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稳步前行。 作为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是民间资本参与我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缩 影。"客流需求旺盛,经常一票难求。"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培荣说,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 杭绍台铁路各项运输数据再创新高,截至目前,运送旅客累计已近6000万人次。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我国市场准入制度持续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民营企业投资兴业空 间将更加广阔。 另一条民营控股高铁——杭温高铁运营态势同样稳步提升。"'五一'假期期间,杭温高铁单日客流近4万 人次,创单日客发量新高,较开通初期实现翻倍增长。"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自力介 绍。 两条民营控股高铁的成功运营,印证了民营企业参与重点行业和领域竞争性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杭绍 台铁路由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联合体持股51%,项目连接杭 ...
破壁垒促统一,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迈大步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4-29 17:06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 发《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于4月29日对外公布。 当今世界,市场应该是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拥有14亿人的消费市场,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门 槛,可以说具备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正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市场虽然够大,但在质量方面,目前还不能与这种规模相匹配。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规则不统一、 不当干预行为较多,甚至不乏人为壁垒,这些因素限制了要素资源的畅通,进而影响了市场功能及规模 优势的发挥。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堪称刻不容缓。 根据《通知》,本次清理整治的重点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 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 法情形。 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法规文件的修订和废止程序繁琐,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也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 现象。同时,对于一些隐蔽性较强的市场准入壁垒,如以技术标准、环保要求等名义设置的隐性门槛, 发现和认定难度较大。 克服这些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