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农业

Search documents
新装备助力“三夏”跑出“加速度” 秋粮丰产丰收基础牢
Yang Shi Wang· 2025-06-13 02:28
这些数据让当地农机调配轻松了不少。往年,麦收时节大都是种植户自己联系收割机,因为种植户和机手信息不匹配,忙闲 不均,常出现的情况是一边是农户无机可用,一边是农机经常闲置。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局长 李之敏:特别是跨区作业的机械来到我们这里,往往是扎堆,不知道去哪里收 割,有了这个智慧平台以后,我们知道哪里成熟度更好,这样更加精准地对接村和地块,缩短了他们对接的时间。 记者在小麦主产区采访时看到,越来越多装有北斗辅助驾驶、触控操作终端等智能化设备的联合收割机部署到生产一线,助 力夏收高效推进。 央视网消息:全国小麦收获进度超过七成,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一批新装备、新技术促进今年三夏生产提质增效。 今年"三夏"期间,山东德州宁津县推出了农情数据一张图,它可以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精准预估每一地块的成熟度,再 根据天气情况,判断出每一地块的最佳收割时间,确保成熟一块、收割一块。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农业农村局数字农业科科长 李振星:小麦成熟度达到90%以上的时候就进入一个比较好的收割期,还有 土壤墒情以及一些气象信息,我们将这些数据实时推送到各个乡镇街道。 眼下,位于黄淮海麦区的河北省,3300多万亩 ...
“三夏”生产一线观察丨听,种粮大户的“丰收密码”
Xin Hua She· 2025-06-11 06:43
0:00 眼下是"三夏"农忙时节,也是种粮大户们最忙碌的时候。 河南省滑县种粮大户、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在查看小麦长势。新华社记者 姜亮 摄 6月4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皮里村的麦田里,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新华社发(刘云杰摄) 良机提效率 "今年小麦从我们测产预算,我的亩产仍然超过了1300多斤。"河南省滑县种粮大户杜焕永说。 在河南省滑县万古镇杜庄村,51岁的种粮大户杜焕永正在地头指挥农机调度。杜焕永不仅自己流转了2048亩地,他还是滑县焕永种植农民专 业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共托管服务5万亩地。 谈起今年的"三夏",杜焕永对现代化农机赞不绝口,直夸它们是好帮手。 杜焕永说,"先进的收割机更智能化,作业效率也高,劳动强度也不大。我们以前的收割机每台作业量一天50亩地,现在的机械一天的作业量 可以达到200亩。现在的农机舒适性也好,收割机里装有空调。" 自2013年成立以来,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购置多种现代农业机械设备,探索出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 理的发展新路。 6月5日,河南滑县种粮大户杜焕永组织农业机械抢收小麦。滑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合作社由 ...
农业先进技术赋能三夏生产 夯实丰收基础
Yang Guang Wang· 2025-06-10 02:49
张文龙:每年审定小麦新品种10个左右、推广新品种80多个,为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农业现 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9日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9日17时,河南省已收获小麦8464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 积的99.4%,全省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另据统计,截至9日,河南全省夏播面积7661.6万亩,占预计面 积的85.1%。粮食作物已播5752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5%。 央广网北京6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各地抢抓农时进 行夏收、夏种、夏管工作,农业先进技术赋能生产,夯实丰收基础。 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北冷乡,种粮大户李小兵刚刚完成200多亩小麦的收割。经过省市县三级农业 专家实打验收测产,他的小麦亩产达到800多公斤。 李小兵:今年我们种的是存麦29,这个品种分蘖能力强、抗逆性好,成穗率(平均)能达到55万 (穗)左右。 今年,河南遴选出一批单产潜力大、抗逆能力强的小麦新品种,有效抵御恶劣天气的影响。在黄淮 海地区重要种源保障供给基地新乡市新乡县,新乡县农业农村局种业管理股股长张文龙介绍,今年新乡 县共种植96个小麦新品种,预计收获1亿公斤种子,将为黄淮海各省市供应至 ...
小镇葡萄园里的“三产融合经”
Ren Min Wang· 2025-06-01 00:50
更远处,索道环线如银链串起层层叠叠的葡萄园。游客乘坐缆车俯瞰时,既能看见村民在田间疏果 的身影,也能望见山脚下的红酒主题街区。在这里,酒桶改造的咖啡座、葡萄藤编织的拱门与青石板路 相映成趣,村民摆着竹筐售卖刚摘下的蔬菜,筐沿还挂着"扫码溯源"的二维码。"周末单日能卖上百斤 青菜,比从前挑着担子赶场轻松多了。"菜农王大叔笑着说。 "套袋防虫、生物肥料、立体种植……这些绿色技术让荒山变成了'聚宝盆'。"基地负责人蹲下身, 扒开草丛露出底下的三叶草——这种兼具固氮和抑制杂草作用的植物,让园区每年减少农药使用量 60%。 日前,在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的梯田式葡萄园内,村民腰挎竹篮,指尖在翠绿藤蔓间翻飞——断 尖、疏果、除草,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如舞蹈。阳光穿过叶隙,在串串幼果上洒下斑驳光影,与远处索道 缆车的金属光泽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现代田园的立体画卷。 "断尖要选新梢顶端3厘米处,像这样斜着掐断。"种植户李大姐示范着掐掉一根新梢,"这样能让养 分集中供给果实,下个月就能看到明显膨大。"正值葡萄浆果生育关键期,园区技术人员每天带着湿度 检测仪穿梭其间,根据物联网系统传回的数据调整滴灌频率。"我们引进的赤霞珠、西拉子等1 ...
全国春播迎高峰 智能化装备助各地粮食生产
Yang Shi Xin Wen· 2025-05-07 23:23
眼下,全国春播迎来高峰,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各地多措并举,做好田间管理,为粮食稳产奠定基础。 东北地区已春播粮食近1亿亩 完成超两成 目前,东北地区已春播粮食近1亿亩,完成超两成。黑龙江今年大力推广高性能精密播种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新增高性能播种机作业面积近1000万亩。吉 林今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7%。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今年以来,安徽全省的平均雨量仅有172毫米,为常年同期的一半。各地通过努力增加水源,架设临时抗旱设备等 举措,开展麦田灌溉补墒。同时,派出农技人员包村到户,指导抗旱浇灌作业和病虫害防治。河南8500万亩小麦已陆续进入灌浆期,水肥需要量大。当地气 象部门预测,近期多地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在许昌,农业部门通过多光谱无人机巡田作业,监测小麦长势、土壤墒情等关键数据,为灌浆期小麦精准灌 溉,提供科学依据。 河北:小麦进入灌浆期 智慧灌溉"喝饱水" 河北中南部地区近期降水较少,有些地块土壤墒情相对不足,如果不能及时浇水,可能会影响用药及施肥效果。为了保障小麦灌溉可靠用电,河北邢台、邯 郸等地通过安装在铁塔上和变电站内的数字化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