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Search documents
慢火车上,法治的光穿空而过
Ren Min Wang· 2025-07-11 06:22
首次走出北京,"送给孩子一束法治的光"延续着一贯的气质,它让孩子们在嬉笑中与法律相逢,严 肃却不板着脸。活动中,法官们讲述案例故事,分享应对学生欺凌和网络暴力的建议。主持人则以《哪 吒2之魔童闹海》为切入点,让起外号、招童工的法律知识随同哪吒的遭遇照进现实。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普法内容结合当地特点进行了调整,情节也做了符合当地生活的设计,但从故事聚焦的场景和孩子 们的回答看,凉山的彝族同学在求学用网中,与山那面的同龄人有着相似的境遇。尽管远隔千里,在祖 国各处成长生息的孩子们,被文化脉络、公共服务与技术应用连接在一起,分享着相同的精神渴望与思 想基底。正如彝族律师则金华在活动现场感慨的,法律的意义不仅在城市、在法院,更应该在村寨、在 学校,在你我每一个人的意识深处。将均等可及的司法服务送到国土的每个角落,让每位同胞不分民族 地域年龄,都能沐浴公平正义的阳光,正是普法跨越山海的用心。 更多心意,藏在火车车窗望不到的地方。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蔡金芳为孩子们讲述了三起涉 未成年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与8家单位共同建设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库中 汇聚的239件案事例,一年中被检索17万次。在慢火 ...
钱没挣到还背一身债?未成年人跑外卖被诱导分期租车
Yang Guang Wang· 2025-06-26 06:54
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暑假将至,如果有同学想利用暑期增加社会实 践经验,打个短工、送个外卖可要小心了。近日,有多名17岁左右的未成年人向总台中国之声反映,他们在尝试跑外卖时,遭遇了租赁电动车"先用后付"陷 阱。 在咨询跑单业务时,他们没有完全了解合同详情,就把手机交予对方,用"先用后付"功能租了电动车及跑单装备。之后发现,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背上 了债务,甚至被电话催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让未成年人签订这样的所谓业务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安徽的殷同学今年17岁,年初完成当地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后,和朋友一起去杭州打工,希望体验生活的同时能挣点学费。他们看到招聘平台上有公 司发布信息,号称送外卖可以月入7000-10000元,就前往一家名为"极速跑腿"的外卖平台面试。对方承诺,可以直接从线上即时配送平台接单,只要勤快, 多接单就能多赚钱。殷同学的朋友徐同学回忆,当时公司没和他们讲清楚相关条款,工作人员就拿他们的手机进行了操作,租好了电瓶车及跑单装备。 殷同学回忆:"他直接在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找到一家租赁平台给我们签了12个月期的电瓶车 ...
用法治之光守护“少年的你”
Ren Min Wang· 2025-06-17 00:5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守护未 成年人健康成长,不单单是一件"家事",更是"天下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人民法院责无旁 贷。 近年来,浙江省龙游县人民法院成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室,因案、因需延伸司法职能,深化与学 校、教育局等单位部门协作互动,用心、用情开展个案疏导、心理引导、法治辅导等工作,着力破解成 长困境,让未成年人沐浴法治阳光,茁壮成长。 舒心解纷 助力无忧成长 "法官你好,昨天我爸喝了点酒,跟我妈妈又吵架了,妈妈说要来法院离婚,希望你帮帮我。" 得知吴某的真实想法,张秀文和陈明君背靠背展开调解工作,法官劝吴某改正不良嗜好,同时提醒 杨某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在中考这个关键节点对小雪造成负面影响。 2025年2月,新学期伊始,龙游县塔石初级中学"龙法悄悄话"信箱里的一张小纸条,揭开了一个家 庭的隐忧。 龙游法院塔石人民法庭的法官陈明君作为该校法治副校长,发现信件后立即与来信者小雪进行了沟 通。 "害怕父母离婚,心理压力很大,学习静不下心来。"一向成绩优异的小雪,进入初三后成绩出现了 明显下滑,上课也时常走神。 面对小雪的担忧和恐惧,陈明君 ...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上线一周年
Ren Min Wang· 2025-06-13 01:11
截至6月1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已入库案事例共计239件,访问国家122个,累计访问量达 26.67万次,检索量17.67万次。案事例库已成为面向社会以案释法、面向世界展示中国公正司法的重要 窗口。 "六一"前后,上线一周年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再度"上新"。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事例的示 范、指引、评价、带动作用,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在参考案例、特色案事例等栏目收录新的案事例,向有 关单位征集的第二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也已入库。 据悉,2024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托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正式上 线。案事例库收录了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务院妇儿 工委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家单位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优秀案事例。 2025年4月,为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在"最高人民法院"项下增加"特色 案事例"栏目,收录全国法院涉未成年人案件特色审判,如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心理疏导、法治教 育、司法救助、回访帮教等工作的典型案事例,全面展现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可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 更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在2025 ...
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苏州中院发布典型案例
Su Zhou Ri Bao· 2025-06-02 00:22
昨天(6月1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涵盖了未成年人娱乐 安全、遗产继承、预付消费、文身治理、心理健康以及司法救助等多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展现司法机关 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为。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具有坚持特殊优先保护,落实落细"最 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强化裁判示范引领,积极回应未成年人保护新需求;主动融入治理格局,多渠 道促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等特点。 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对风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需要社会的特殊关爱和法律的特别 保护。在小黄与某公司、小吴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案例中,强化经营者对未成年人可参与的高 风险游乐项目的安全保障义务,要求从设计到管理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风险防范,以保障未成年人的 人身安全。小袁与袁某某、余某某继承纠纷案例中,创新遗产管理方式,确保未成年人遗产权益不受监 护人不当处分影响,实现对未成年人财产权的长效保护。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越发复杂多样,法院聚焦审判工作职能,通过专业、精准 的裁判与规范、充分的说理,向社会传递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理念与价值导向。小罗与某会所 ...
江西法院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0 08:39
中新网南昌5月30日电 (记者 李韵涵)30日,记者从"江西高院少年法庭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 1月1日至2024年12月30日(下同),江西法院一审审结各类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共计2323件2530人。 据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傅伟刚介绍,江西法院严格公正司法,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 权益,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三年间一审审结各类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共计2323件2530人。同 时,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对76人依法宣告 终身从业禁止。 此外,江西法院做好未成年犯罪案件审判工作,三年间,江西法院共判决生效未成年罪犯4169人,占全 部生效罪犯的3.01%。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轻刑的比例达88.44%。同时,对于主观恶性深、情节恶 劣、危害后果严重,特别是屡教不改的,绝不姑息纵容,坚决依法惩治。 5月30 日,"江西高院少年法庭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江西高院供图 在做好未成年人帮教救助工作方面,2022年以来,江西法院开展未成年人司法救助661人次,发放救助 款1634.25万元。做好回访帮教,帮助600余名罪错未成年人"无痕 ...
自媒体博主注意,不要擅自发布包含未成年人肖像的采访视频
Xin Jing Bao· 2025-05-28 11:05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网络司法 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明确,擅自在互联网发布包含未成年人肖像的采访视频需承担侵权责任。 审理法院认为,李某作为教育类博主,在学校门口开展教育话题的街头采访,其明显知晓王小某为该重 点中学的在校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李某未经王小某本人及其父母的同意,将王小某的采访视频发布于 具有商业营销性质的社交账号中,且该视频未对王小某的肖像作模糊、隐匿处理,其侵权故意明显、目 的不当。据此,审理法院认定李某侵犯了王小某的肖像权,判令李某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王小某一定数 额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北京高院指出,自媒体时代,网络准入门槛降低,部分网络用户为吸引眼球、炒作话题,在网络中不当 使用未成年人肖像。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与社会认知水平相对薄弱,易受到外 界评价影响,依法享有法律赋予的特殊、优先保护地位。 本案认定商业营销账号主体为增加话题热度,未经同意不当使用未成年人肖像,引发网络热议和大量负 面评价,侵害了未成年人肖像权。通过裁判引导社会公众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同时也提示未成 年人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 ...
抚养权变更之后
Ren Min Wang· 2025-05-15 01:09
四月,柳树冒出嫩绿的新芽。在吉林省舒兰市某小区门前的柳树下,张女士和两个女儿的身影格外 醒目——她们正在等候一群特殊的客人。 "于阿姨来了!"两个孩子老远看见吉林省榆树市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官于长娟一行人,踮着脚朝她 使劲挥手。 "快请进,快请进,不用换鞋!"张女士热情地将大家迎进屋里。 于长娟进屋后,环视了一圈,阳台上晾着孩子们的衣服,桌子上放着孩子们没写完的作业,字迹很 工整,厨房里烧着水。看着干净整洁的小家和两个孩子开朗的笑脸,于长娟眼前闪过她们初次见面的场 景。 2024年12月,离婚后借住在舒兰市亲友家的张女士得知孩子父亲和祖母相继过世,不忍孩子跟着爱 喝酒打牌的祖父一起生活,便想和孩子的祖父商议变更抚养权,在吃了几次"闭门羹"后,无奈的张女士 向榆树法院申请变更抚养权。 为了掌握两个孩子的真实生活状况,于长娟决定亲自到孩子祖父家走访。一推开门,就看到两个孩 子正蹲在灶台前煮方便面,小丽探着身子用筷子在锅里搅着面,乌黑发亮的冬衣袖口明显短了一截,小 欢拿着柴火往灶坑里续柴,手上、额头上粘着黑黑的灶灰,里屋则是烟雾缭绕,祖父正在和几个人打 牌…… 脏乱的生活环境、无人看管的境遇,这一幕像针刺痛着于长娟的 ...
“网红儿童”带来的未保难题如何解?先从家庭开始“画”个圆
Xin Jing Bao· 2025-04-27 10:54
金铭、蒋方舟、杨紫、张一山……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童星。 "网红儿童"可以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童星"。在互联网时代,孩子更容易实现明星梦,从而引发全社会对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担忧。 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举办了"网红儿童"现象下的未成年人保护难题研讨会。多位新闻与传播、青少年 研究、法学领域专家、媒体人与平台代表出席研讨会,并共同探讨:过度商业化"网红儿童"的行为可能 侵害未成年人的哪些权益?如何发挥全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儿童权益保护同心圆? 与会专家及媒体人普遍认为,"网红儿童"与商业过度结合可能带来亲子关系变质、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信息泄露等风险。也有专家强调不能只看到"网红儿童"的负面影响,数字平台也给"网红儿童"带来了价 值实现和家庭财富增长机会。 "网红儿童"本是中性词,为避免他们染上负面色彩,与会专家提出,社会应构建儿童权益保护同心圆。 而其中,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学校、平台、社会等"一个都不能少"。 "网红儿童"账号认定难,专家建议"口子不能放开"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内容生产、变现更便利,孩子的明星梦也更容易实现。 政邦智库理事长、凤凰网"政能亮"总编辑高明勇表示,"网红儿童"现象之所以出现且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