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收减损
icon
Search documents
顶住旱情稳大盘——河南小麦生产一线观察
Xin Hua She· 2025-06-18 11:50
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 年,面对小麦生长关键期的旱情,河南农民千方百计抗旱浇麦,各部门加强用水调度,融合"良田、良 种、良机、良法、良制",大力推进机收减损,保持了夏粮产量总体稳定。 旱能浇涝能排 8808万亩高标准农田给稳产托底 豫西洛阳市汝阳县,种粮大户曹现伟看着仓库里堆成小山的麦子满是欣慰。"今年有这样的收成不容 易,1400亩小麦我浇了3到4遍水,比往年多浇1到2遍。平均亩产约1100斤,跟往年差不多。"曹现伟 说。 中原熟,天下足。当前,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已完成收割。 河南省气象局的监测显示,3月中旬至5月21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而这 段时间正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称,4月1日以来,河南组织234处大中型灌区开闸引水23.6亿立方米,维 修机井5.6万眼,累计抗旱浇灌1.14亿亩次,具备条件的麦田基本浇灌1遍,部分地方浇灌2到3遍,加之 4、5月有两次降水,旱情得到控制,小麦受旱面积由1107万亩降至110万亩,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 丘陵岗地。 曹现伟的小麦不减产 ...
让更多“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三夏”机收减损一线观察
Xin Hua She· 2025-06-17 11:52
在河南省商水县张庄镇张坡村,一场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正在进行。工作人员选定采样区捡拾掉落 的麦粒并称重,测算出此次活动机收损失率在0.3%左右。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2年修订的《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机收作业质量标准要求损失率不 高于2%;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印发的《2025年"三夏"小麦、玉米、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 见》要求,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2%以内。 "一巴掌落地不超过4粒麦" 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麦浪里穿梭,收割、脱粒、入仓一气呵成,规定作业麦田没多久就只留下短短 的麦茬……这是记者在多地看到的夏收景象。 这几年,全国主要小麦产区持续推进"三夏"机收减损,机收损失率整体连年下降。 全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山东2024年夏粮平均机收损失率0.81%,2023年和2022年分别为0.99%和1.14%; 河北省故城县机收损失率从2021年的1.05%降至2024年的0.9%以内,预计今年继续降至0.86%以下。 作为当地机收减损能手代表,山东省临沭县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书同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为 2.8万多亩麦田提供机收服务,平均机收损失率0.9%,好的地块能达到0.5%左 ...
多措并举应对旱情不利影响 河南夏粮产量将保持总体稳定(一线见闻)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22:05
河南夏粮大盘稳不稳?各地如何应对连续旱情?在机收、田间管理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大地麦熟之际, 记者在河南多地进行了走访。 1 作为农业大省和主要粮食调出省,河南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今春以来,河南持续高 温少雨,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部分地区有减产,但绝大多数地方实现持平或增产 南阳市唐河县位于河南西南部,平原和低山丘陵地貌皆有。在城郊乡大井村,400多亩小麦已收割完 毕。 站在田埂上,振群家庭农场负责人乔振群给记者细算"抗旱账":"3%的地,上灌溉设备划不来,浇水量 不够,有减产;90%的地,浇了两次水,和去年基本持平;7%的地,浇了三次水。天气干燥,小麦没 了赤霉病等病虫害,浇水足够的条件下,产量反而增了不少。" 夏粮大盘稳不稳? 鹤壁市位于河南北部,以平原为主。在河南春晓种业有限公司的制种田里,公司负责人董本波忙得热火 朝天:"俺这百亩地,种子好、浇水足、管护也用心,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只要浇够水,现在不怕旱!"采访中,许多农户告诉记者,总体算下来,今夏粮食产量与去年基本持 平。 灌溉用水如何保障?近年来,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农田的78%。建设成熟的高标 ...
“三夏”生产一线观察|田间好“丰”景 夏收正当时
Xin Hua She· 2025-06-05 01:39
夏收、夏种、夏管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6月上中旬,北方主产区冬小麦进入集中机收阶段。记者在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看到,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麦田中,一排排小麦被整齐地切割、脱粒……广袤农田一片繁忙景象。 6月2日,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在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河汇村麦田里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志军摄) 农机穿梭 助力抢收 近日,河南省西华县的黄泛区农场麦浪滚滚,机声隆隆,一派丰收繁忙景象。当前,黄泛区农场正式迎来今年小麦大面积机收。 为确保夏收夏种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当地已准备大马力、宽割幅大型收割机200余台,玉米播种机械400余台,准备防火水车、灭茬车、犁地 车近百台,防火队员300余人,保障"三夏"生产。 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缑国华表示,"收割机收获之前进行了检修保养、专人检查、逐车验收,确保'三夏'安全生产。"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三夏"期间,河南全省计划投入农机400万台(套)以上,其中联合收割机20万台。截至5月29日17时,河南全 省已收获小麦4446.7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52.2%。 5月29日,在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实业集团农业第四分公司的 ...
山东六千余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获
Da Zhong Ri Bao· 2025-06-02 01:15
山东六千余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获 预计六月五日芒种前后,将进入小麦机收高峰期 减损就是增产。"小麦机收宜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推荐选用纵轴流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 作业前做好农机检修保养,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将机具参数调整到最佳技术状态,作业时控制好机械前进 速度,努力将机收损失率降到最低。"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易说。 眼下,齐鲁大地上6000多万亩小麦正自南向北、由西向东陆续成熟,机械化收获也相继展开,成熟一 片、收获一片,让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6月1日,在临沭县大兴镇的大片麦田里,开展了一场粮食机 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参赛的农机手们驾驶收割机按照规定的田块完成作业,裁判在选定的采样区域捡 拾掉落的麦粒并称重,根据现场测算,机收损失率普遍在1%左右,最低的能达到0.75%。 据了解,全省已准备"三夏"生产各类机械150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9万台,储备玉米播种 机23万台,能够满足"三夏"生产需要。农业农村部门会同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印发跨区作业通告,发 放跨区作业证3.2万张,办理技术服务车免费通行证151个,优化联合收割机超限运输审批,预计开辟农 机跨区绿色通道600余个、"接机服务 ...
麦收过八成!安徽夏粮有望再迎丰收
Xin Hua She· 2025-05-30 14:24
丰收来之不易。前段时间安徽较为干旱,在老徐看来,"越是气象条件不佳,越能凸显出科技的力 量。"小麦播种前期,专家团队为其开展肥料测土配方;返青、拔节期,定时定量喷施复合肥;立夏前 后两次喷施水溶肥和芸苔素防止干热风造成的小麦早衰……徐怀彪说,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才能多打 粮、种好粮。 建设江淮粮仓,科技打头阵。近年来,安徽实施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记者从安徽省 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了解到,安徽立足抗灾夺丰收,在小麦生产中后期,省级又专门统筹安排近 5000万元资金,确保稳产增产技术覆盖到位。 "今年全省小麦生产克服持续旱情影响,形势总体稳定,有望再获丰收。"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 说。 粮食"颗粒归仓",同样离不开机收减损。日前,在六安市霍邱县开展的安徽省小麦开镰暨机收减损技能 大比武上,"冠军"农机手庞德胜感叹,"如今农机收割作业迈向精细化和智能化,有效保证了农民减损 增收。" 新华财经合肥5月30日电(记者赵金正、水金辰)五月的江淮大地,麦田金黄,农机手收割正酣。 来自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5月30日17时,安徽省已收获小麦3626.27万亩,进度为 83.51%,除滁州、 ...
风吹麦浪好“丰”景——多地小麦机收一线见闻
Xin Hua She· 2025-05-29 13:56
新华财经北京5月29日电(记者马意翀、叶婧、许舜达)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记者在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等地看到,收 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麦田中,一排排小麦被整齐地切割、脱粒……广袤农田一片繁忙景象。 农机入田丰收忙 在浙江宁波余姚市临山镇的围垦区内,丰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千亩连片小麦已经成熟。微风拂过,麦浪翻滚。田头停放的转运车轮番将新 收的小麦送往烘干中心,形成"收割—运输—烘干"全链条机械化作业。 "机械化收割的高效运作,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收割质量,还降低了粮食损耗。"丰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毅告诉记者,8台收割 机同时作业,5至7天就能完成4000余亩小麦的收割。 记者在河南周口市商水县看到,以党员干部、网格员为主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助力"三夏"帮扶服务。为了让村里的空巢老人、残 疾人、外出务工人员等缺乏劳动力家庭的小麦尽快收割,志愿者帮助他们联系收割机械,遇到地块较小不易机械作业的田块,大家就拿起镰 刀,下田收割。 在山东济宁市汶上县,白石镇夏村的2000多亩小麦丰收在望。虽然要在一周内完成夏收夏播,但夏村党支部书记吴进军却不着急。 "一周前就联系好了,专用的农机具 ...
我省各地进入“三夏”大忙时间
Xin Hua Ri Bao· 2025-05-20 23:40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踏入"小满"节气,我省一年一度的夏收将拉开帷幕。同时,水稻播种在 即,全省各地高质育秧、农资准备等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精细田管,呵护来之不易的收获 5月19日上午,艳阳高照,随着收割机轰鸣启动,苏州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园的3000多亩小麦正式开 镰。今年该区小麦播种面积为22.5万亩,较去年增加0.6万亩。为确保夏收顺利进行,全区161台收割机 全部检修保养完毕,还对接了200余台机具跨区作业。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周君说,今年小麦 总体呈现面积增、品种优的特点,亩产与常年相仿。开镰时间比往年略有提前,为水稻早播早栽提供良 好条件。 同日,昆山市陆家镇夏桥社区小麦也开始收割。今年,昆山种植小麦11.13万亩,同比增加0.68万 亩,增幅6.51%。预计亩产较去年持平略减,好于常年平均水平。面对去年秋播迟、播后冬春连旱及中 后期持续干旱等不利因素,昆山针对性指导落实抢抓播期、适当增加播种量,干旱田块采取适时科学灌 水、喷水补墒等防灾减灾措施。施以叶面肥22.3万亩、植物生长调节剂11.1万亩次,达到小麦面积两次 喷施全覆盖,解决抗旱面临的实际困难。 去冬今春,干旱少雨的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