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能综合利用
icon
Search documents
能源早新闻丨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完整清洁能源产业链!
中国能源报· 2025-11-23 22:33
Group 1: Clean Energy Industry - China has established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clean energy industry chain,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818 billion in energy transition in 2023, a 20% increase year-on-year, surpassing the combined investments of the US, UK, and EU [2] - In 2024, global CO2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are projected to increase by 0.8% year-on-year, reaching a historical high of 3.78 billion tons, highlighting the urgency for energy transition [2] - China exports clean energy products to over 200 countries, providing 70% of global wind power equipment and 80% of solar photovoltaic components, significantly reducing global wind and solar power generation costs by over 60% and 80% respectively [2] Group 2: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 In October, China's tot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reached 857.2 billion kWh,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0.4%, with a cumulative consumption of 8,624.6 billion kWh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up 5.1% [3] - The southern power grid region (Guangdong, Guangxi, Yunnan, Guizhou, Hainan) achieved a 10% year-on-year increase i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October, marking the first double-digit growth since February [4] Group 3: Nuclear Energy Developments - The world's largest "Hualong One" nuclear power base in Fujian successfully connected its second unit to the grid, marking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batch construction of "Hualong One" [3] - China's nuclear energy utilization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with the Hainan nuclear power project beginning to supply industrial steam, expanding beyo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residential heating [4] - Japan's Niigata Prefecture governor has agreed to restart the Kashiwazaki-Kariwa nuclear power plant, which has been offline since the Fukushima disaster in 2011, indicating a shift in Japan's nuclear energy policy [6] Group 4: Infrastructure and Logistics - China's longest crude oil pipeline, the Western Crude Oil Pipeline, has transported over 200 million tons of oil, enhancing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3] - The Gansu power grid's energy storage system achieved a record discharge power of 5.04 million kW, supporting electricity supply during peak demand [7]
海南核电核能供汽项目开始供汽
Hai Nan Ri Bao· 2025-11-23 00:46
海南核电核能供汽项目开始供汽 据了解,该项目属于中核集团海南核电"和气一号"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项目由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与海南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依托海南核电 1、2号机组的成熟技术基础,构建起"核电机组—换热站—园区企业"三级能源传输体系。项目采用隔离 热交换技术,蒸汽介质全程无接触,可为园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安全稳定、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最大 供汽能力为每小时50吨。 与传统供汽模式相比,园区企业的蒸汽使用费用将减少约30%。未来,该项目还可与"玲龙一号"小 堆蒸汽供应体系无缝衔接,成为小堆技术在工业供汽领域规模化应用的示范平台,进一步拓展小堆多用 途应用场景、提升核能综合利用效率与经济价值。 海南日报石碌11月22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11月22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南核 电有限公司获悉,中核集团海南核电核能供汽项目已于11月21日正式向中核产业合作示范区的企业稳定 输送工业蒸汽。这是海南核电首次向相邻企业稳定输送工业蒸汽,标志着海南核电正式从单一核能发电 成为综合能源供应基地,以及我国核能综合利用在走过单一发电、居民供暖阶段后,进入工业 ...
“和气一号”新添绿色身份证 核能工业供汽新成果发布
本报记者 杜雨萌 11月21日,我国核能工业供汽"和气一号"双喜临门:其一,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 团")在京发布全国首个核能工业供汽碳足迹因子测算体系,这相当于给每千克核能蒸汽都办了张"绿色 身份证",精准计算出它从海水变工业蒸汽全生命周期、全生产流程的碳排放,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 有助于提升中国产品绿色竞争力。其二,我国第二个投产的核能工业供汽项目——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 电投资控股的海南核电"和气一号"也同步向中核产业合作示范区稳定供汽。 除此以外,中核集团还积极推动区域供暖、工业供汽/供冷、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同位素生产等核能 综合利用。如全球首个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工业供汽项目"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厂"已通过国务院核 准;福清核电蓝色产业园供汽项目已开工建设;漳州能源等单位也积极开展调研论证,为下一步开展核 能供汽项目工作做准备。 (编辑 张伟) 时间拉回至2024年6月19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 田湾核电基地的"和气一号"核能工业供汽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本次发布以该项目投产一周年为核算周 期,按照国内国际产品碳足迹量化标准进行测算。数据显示, ...
海南核电实现新突破!
中国能源报· 2025-11-21 10:46
Core Viewpoint - The Hainan Nuclear Power project has achieved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by entering the commissioning phase for industrial steam supply, marking a new stage i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nuclear energy in China [1][3]. Group 1: Project Overview - The Hainan Nuclear Power's steam supply project relies on Units 1 and 2 of Hainan Nuclear Power, utilizing a three-tier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to provide safe, clean, and reliable industrial energy to enterprises in the park, with a maximum steam supply capacity of 50 tons per hour [1]. Group 2: Economic Impact -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steam supply models, the steam usage costs for enterprises in the demonstration zone will be reduced by approximately 30% [3]. - The nuclear steam supply project is expected to seamlessly integrate with the "Linglong No. 1" small reactor steam supply system, serving as a demonstration platform for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small reactor technology in industrial steam supply [3]. Group 3: Future Prospects - The project aims to further expand the multi-purpos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small reactors,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value of nuclear energy utilization [3].
海南核电实现新突破!我国核能综合利用迈入工业供汽新阶段
据介绍,与传统供汽模式相比,示范区内企业的蒸汽使用费用将减少约30%。后续,核能供汽项目还可与"玲龙一号"小堆蒸汽供应体系无缝衔接,成为小 堆技术在工业供汽领域规模化应用的示范平台,进一步拓展小堆多用途应用场景、提升核能综合利用效率与经济价值。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杨潇 吴天白 董彬 张伟克)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中核集团海南核电核能供汽项目今天(21日)正式进入调试供汽阶段,这是海南核电首次向相邻企业稳定输送工业蒸汽,标志着我 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居民供暖迈入工业供汽新阶段。 海南核电核能供汽项目依托海南核电1、2号机组,通过"核电机组—换热站—园区企业"三级能源传输体系,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安全清洁、稳定可靠的工 业能源保障,最大供汽能力达每小时50吨。 ...
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核岛开工
Da Zhong Ri Bao· 2025-11-19 01:05
11月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 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上图),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招远核电项目位于烟台招远市张星镇,是中广核在全国布局的第十个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 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庞松涛表示,该项目是中广核积极融入山 东能源发展规划、梯次打造核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项目,将持续助力山东能源绿色低 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项目全部机组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500万人 口的年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等效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5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20万吨,环保效益 相当于植树造林超11万公顷。 山东招远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喻向东介绍,项目最显著的特点是配置了高203米、淋 水面积16800平方米的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首次将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应用到了"华龙一号"机组 上。冷却塔将核电站常规岛的直接冷源由大海变为大气,依托大气热阱带出常规岛热力循环余热,海水 仅作为补充水源。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使用,还大幅降低水头和能耗,最大程 ...
实探中广核招远核电: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全面开建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松涛表示,该项目是中广核积极融入山东能源发展规划、梯次打造核风 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项目,将持续助力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项目全部机组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500万人口的年生产生活用电需 求,等效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5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20万吨。 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山东烟台招远市张星镇,实地见证了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 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这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 建设全面启动。 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建设现场 公司供图 给"华龙一号"装上"空调" 作为中广核在全国布局的第十个核电基地,招远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机组。其最引人注目 的创新,在于首次为"华龙一号"配置了冷却塔。 "项目冷却塔建造采用哈蒙Ⅲ型冷却塔筒壁电动爬模、'123'机械化立体施工和环基人字柱筒壁与塔芯结 构'双主线'同步施工等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能。"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董事长陈 建明表示,将充分发挥在高位收水冷却塔建设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优 ...
实探中广核招远核电: 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全面开建
● 本报记者刘丽靓 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山东烟台招远市张星镇,实地见证了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 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这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 建设全面启动。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松涛表示,该项目是中广核积极融入山东能源发展规划、梯次打造核风 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项目,将持续助力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项目全部机组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500万人口的年生产生活用电需 求,等效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5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20万吨。 给"华龙一号"装上"空调" 在山东烟台招远市张星镇一处依山傍海的工地上,起重机舒展长臂,混凝土泵车轰鸣作响,核岛基座在 晨曦中初现轮廓。 作为中广核在全国布局的第十个核电基地,招远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机组。其最引人注目 的创新,在于首次为"华龙一号"配置了冷却塔。 "项目最显著的特点是配置了高达203米、淋水面积为16800平方米的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首次将 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应用到了'华龙一号'机组上。"山东招远核电有限公司执行 ...
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全面开建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安全始终是核电的生命线。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亚璋表示,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凭借自 身蓄水量,在失去厂外补水的特殊工况下,仍可确保机组连续运行不少于2小时,为极端情况下机组安 全稳定退出预留缓冲带。此外,项目还首次为"华龙一号"配置核级机械通风冷却塔,其自备大容积水池 可在失去补水情况下,为反应堆提供不少于30天的冷却能力,进一步强化核岛冷却保障。二者协同构 成"自然+机械"的二次循环冷却技术体系,构建起覆盖常规岛和核岛的全面冷源保障系统。 建造运维全面智能化 创新冷却系统的落地,离不开高质量的建造支撑。 "项目冷却塔建造采用哈蒙Ⅲ型冷却塔筒壁电动爬模、'123'机械化立体施工和环基人字柱筒壁与塔芯结 构'双主线'同步施工等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能。"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董事长陈 建明表示,将充分发挥在高位收水冷却塔建设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优势,高质量推进招远核电项目冷却塔 建设。 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山东烟台招远市张星镇,实地见证了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 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这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 建设 ...
给“华龙一号”装空调?这座核电新项目藏着黑科技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来到山东烟台招远市张星镇,实地见证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这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 全面启动。 "项目最显著的特点是配置了高达203米、淋水面积为16800平方米的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首次将 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应用到'华龙一号'机组上。"山东招远核电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喻向东表示,冷却塔将 核电站常规岛的直接冷源由大海变为大气,依托大气热阱带出常规岛热力循环余热,海水仅作为补充水 源。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使用,还大幅降低水头和能耗,最大程度降低飘水率,有力保障 了冷源安全。采用该技术的招远核电,拓宽了核能项目开发空间布局,将为我国核电建设开辟新路径、 提供新经验。 安全始终是核电的生命线。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亚璋表示,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凭借自 身蓄水量,在失去厂外补水的特殊工况下,仍可确保机组连续运行不少于2小时,为极端情况下机组安 全稳定退出预留"缓冲带"。此外,项目还首次为"华龙一号"配置核级机械通风冷却塔,其自备大容积水 池可在失去补水情况下,为反应堆提供不少于30天的冷却能力,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