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安徽省首批湿地碳票发行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成功发行全省首张(批)湿地碳票,其中四方湖自然保护区开发湿地面积7.47 万亩,20年监测期签发碳减排量17.76万吨;龙子湖风景名胜区开发湿地面积2.79万亩,20年监测期签发 碳减排量9.02万吨。 金融赋能显成效。创新"碳票+金融"模式,首批湿地碳票获银行授信2500万元(四方湖1500万元、 龙子湖1000万元)。今年以来,蚌埠市林业局梳理摸排具有资金需求和融资条件的优质林企23家,解决 企业融资难题17个,投放贷款3500万元。 生态司法新突破。完成蚌埠市首例林业碳票交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当事人现场认购碳票18000 元、碳减排量240吨,标志着蚌埠市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碳票+生态 司法"模式成功落地,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提供了全新的、可量化的途径,打造了可复 制、可推广的样板。 生态保护筑本底。近年来,蚌埠市林业局以深化林长制改革为抓手,累计投入8.06亿元用于湿地保 护修复,实施了退渔还湿、水系连通、植被修复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通过拆除围网、重建生态驳岸、提 升沉水植物覆盖率等措施恢复湿地面积约3.3万亩,湿地保护率提升至57.51%。 科 ...
深化理解持续践行“两山”理念
Jing Ji Ri Bao· 2025-07-08 22:18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 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新时代以来,我国坚 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国各地创造性地把对"两山"理念的认识转化成为生产绿色产品、 发展绿色经济的创新实践,使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变成金山银山,也为全球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贡献了中 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深刻理解"两山"理念丰富内涵 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进一步作出清晰全面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必须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大会报告,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增强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意义重大而深远。 在2018年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 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并从理解把握核心内涵、探索推广转化路 ...
恩施州出台工作方案 在美丽湖北建设中勇挑大梁
绿色旅游公路秋意浓。李仕力摄 《工作方案》明确分两步实现美丽恩施目标,助力湖北"生态支点"建设。第一步,到2027年,推进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美丽恩施建设取得 明显成效;第二步,到2030年,美丽恩施基本建成。 《工作方案》中提出六大行动:实施"两江"保护修复攻坚行动,守好长江入鄂州第一站和清江源 头,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确保长江、清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实施生态环境质量领先行 动,聚焦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到2027年,8个县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控制在24微克/立方米以 内,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州生态环境质量中部领先。实施绿色低碳发展促进 行动,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建成鄂西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加强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行动,聚焦美丽城市、美丽乡村、 美丽山川河湖建设,积极探索先进治理经验,到2027年,1个县市纳入国家级美丽乡村先行区,恩施州 首府恩施市建成省级美丽城市。实施生态资源优势转化行动,聚焦生态产品开发、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体 系建设、碳汇 ...
四川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 去年综合治理面积5257平方公里
Si Chuan Ri Bao· 2025-06-02 01:21
2024年,四川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5257.6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5月30日,记者 从省水利厅获悉,《四川省水土保持公报(2024年)》近日公布,与2023年相比,去年全省水土流失面 积减少2261.65平方公里;全省水土保持率达79.34%。 总体上看,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下降态势得到持续巩固。公报显示,2024年全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治理面积1615.96平方公里;因地制宜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5 条。 2023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全面 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目前,四川已初步确定在8个县(市、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 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工作,今年将推进更多交易达成,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明 确,到2025年,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全省水土保持率达79%以上;到2035年,全省水土保持率达 83%以上,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2024年,全省水土保持率达79.34%,是否意味着四川已提 前完成《实施方案》目标?"并不是,因为水土流失治理犹如逆水行舟,如果不持续开展水土流 ...
持续推动“两山”转化,看看江西省铜鼓县怎么做!
坚持护绿为本,筑牢生态安全底线。铜鼓始终坚持把"生态立县"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战略,统 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攻坚战,开展系统科学的生态环 境保护治理,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 计,全力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扎实开展"护绿提质行动",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低产低效林 改造,不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成功创建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等6个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全县森 林覆盖率高达88.04%,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态绿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 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近年来,江 西省铜鼓县充分立足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切实做好"保护"与"发展"两篇文章,在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构建绿色发展格局、打通生态富民路径等方面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水平保 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良性协同、具有铜鼓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坚持布绿成景,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坚持以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区为抓手 ...
湖北支点战略行动丨湖北亮出提升生态承载力“组合拳”,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实习生许涵毅 武汉报道 4月28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建成 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会上知悉,近日,湖北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 案》),对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作出系统安排,明晰行动方向和具体路径。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何开文表示,湖北是生态大省、"千湖之省",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水安 全战略保障区,"生态环境优渥"是战略内核。此次出台《行动方案》,就是要以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 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为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构筑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 围绕美丽系列建设,《行动方案》指出,要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梯次推进美丽 山川、美丽河湖建设。 据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汉秋介绍,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突破880万亩,化肥农药减量成效 显著,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4%和79%,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 改造卫生厕所837万户,污水治理率54.3%,形成"厕污共治"等可推广模式,大部分村庄环境得到根本改 ...
湖北启动六大行动强大生态支撑力 “三步走”谋划高标准建设美丽湖北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4-28 23:52
当前,湖北发展进入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内生动力迸发期,迫切需要生态环境发挥更大 支撑作用,生态环境保护承担着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行动方案》聚焦支点建设目标,扛牢生态大省 政治责任,对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作出系统安排,明晰行动方向和具体路径。 《行动方案》总体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7年,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 善,长江干流湖北段和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洪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第二步,到 2030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第三步,到2035年,绿色生产 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湖北高标准建成。 六大行动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 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是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重点实施七大战略之一。 4月28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 场,解读《关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并回答 记者提问。 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行动。做好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服务和区域碳市场建设,打造碳市场高 地;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