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

Search documents
重庆“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开班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9:27
7月9日,一场以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为主题的"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在 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开班。本次培训由重庆市工商联主办,为期3天,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茶叶、农 旅、民宿、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50余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参加。在培训期间,主办方通过多样化的形式, 如政策解读、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分组研讨等,为企业家们搭建了一个深入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探 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据悉,此次培训还搭建了政企沟通的桥梁,为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 合作平台。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有11605家企业与6034个村结成帮扶对子,8107家企业到乡村实施投资 类项目8858个,投资总额高达635.25亿元。 随着培训的深入开展,企业家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们对乡村振兴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增强了投身乡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未来,将积极参与到 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为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贡献更多的力量。(工 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通讯员 杨孝永)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此次活动将课堂设置在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意 ...
(乡村行·看振兴)文化IP解锁农田里的共富密码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8 02:29
在"稻梦空间",300多亩的水稻田成为网红拍照打卡点;稻米水系沿岸的特色民宿街上,游客们体验手 工制茶。 近日,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探访当地农旅融合破译的共富密码。 突泉县民俗非遗体验馆馆长董清雨介绍,近年来,体验馆依托馆内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和人文资源,开 发60余项研学项目,每年参观人数达2万人次、研学场次达100余场。 图为游客体验船宿酒店。 曾令刚 摄 七月果飘香,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迎来蓝莓丰收。在智能化温室内,游客陈丽正带着孩子采摘蓝 莓:"这里既能体验田园乐趣,又能品尝新鲜果实,还能学知识,每个采摘季我都会带孩子来,让他了 解科技的力量。" 2022年,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建成,以蓝莓、草莓等水果的生产及采摘实现了农业增效和旅游产 业升级。村集体年增收115万元,5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孩子第一次在湖边住宿,兴奋得不得了。"来自霍林河的资深钓客张也在景区的初体验还不错。 东杜尔基镇政府官方数据统计,自景区开园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村集体收益突破300万 元。 暑期伊始,突泉县民俗非遗体验馆迎来参观热潮。这座位于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 ...
金融助力田园生金 铜鼓县探索"绿水青山"转化新路径
Ren Min Wang· 2025-07-07 07:24
人民网记者 邱烨 江西省铜鼓县凭借88.04%的森林覆盖率这一生态优势,创新打造了以林菌、林药、林游为核心的林下 经济体系,并延伸发展休闲农业、精深加工等多元业态。在这片生态沃土上,金融活水正悄然浇灌着乡 村振兴的产业之花。 农旅融合绽放新活力 特色产业升级进行时 在铜鼓县的乡村振兴版图中,赤松茸产业正书写着"点菌成金"的故事。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西省与 山同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近期就获得了关键金融支持。"200万元贷款专项用于购置现代化加工设备,提 升了赤松茸加工能力提。"企业负责人介绍,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厂房扩建的燃眉之急,更推动了产业 链向精深加工延伸。 金融赋能生态价值转化 数据显示,农行铜鼓县支行在2024年至2025年5月末期间,已投放农户贷款超1.5亿元,惠及农户600余 户;为23家涉农企业提供授信超7000万元。这些精准的金融支持,既破解了经营主体的资金瓶颈,更激 活了山林生态价值的转化通道,见证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生动蜕变。 如今,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铜鼓县正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特色发展道路,让广袤田 园真正成为孕育财富的沃土。 "农行的贷款就像及时雨,让我们顺利 ...
阜阳:百亿江淮粮仓破解“农字号”提振密码
Xin Jing Bao· 2025-05-23 05:23
椿树村的有机黑土豆、曹寨村的五谷杂粮、姜堂村的土鸡蛋、梅寨村的芥菜丝……今年"五一",位于安 徽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富民村的城野露营基地,焕新升级后惊艳亮相,集结众多"乡土好物"的供销大 集(000564),尤其受欢迎。据统计,假期期间,营地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超百万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 收""持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经济"。近年来,阜阳市锚定加快建设区域性 农业强市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不断创新农业农村工作打法、战法,一幅幅产业 兴、村庄美、村民富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科技赋能 粮食产量连续17年超百亿斤 立夏时节刚过,走进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千余亩麦田一望无际, 泛着层层绿浪。"看这麦穗颗粒多饱满,再过20天就全部熟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基地党支部书 记、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随手掐下一颗麦粒,搓了搓递给记者。 72岁的徐淙祥与种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潜心钻研农业技术,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进行小 麦、玉米、大豆等作物 ...
坚持大生态观,协同推动生态安全、生产绿色、生活美好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5-20 03:08
没有良好的生态,就没有优质高效的农业;没有绿色的农业,就难以满足安全的供应,生态安全、生产 绿色、生活美好是相互依存的。以大生态观指导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强化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品 开发提质增效,能够为农民增收致富与和美乡村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新的跨越。 实施大生态观的现代农业发展策略,重要目的是带动农民创业与和美乡村建设。在具体实践中,现代生 态农业与观光旅游的结合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向。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高优农业、观光农业、 休闲农业、康养农业,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在绿色农业开发过程中,农业新质生产力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业传统生产领域科技的原创性突 破。当前在生物育种、农业碳中和、土壤检测与生态修复等领域,科学技术创新展现出巨大潜力。以生 物育种为例,利用人工诱变、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已实现水稻的精准高效育种,培育出一批高 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二是先进生产要素的引入和集成,比如应用物联网和智能技术,可实时监测 和分析指导农事活动。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类似新业态的发展,都体现了农业科技多 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三是农业功能的跨界突破。农业不再局限于提供食品,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