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老龄观
icon
Search documents
供需关系入手 破除“年龄歧视”(专家观点)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16
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3亿,银发群体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然而现实中,银发消费却 屡遭隐性"年龄歧视",暴露出老年群体消费权的保护缺位。老年人消费受阻,不仅影响个体生活质量与 社会参与,更削弱内需动力,制约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制度供给层面,要精准识别老年人需求,平衡权益保障与市场风险。可通过立法,保障老年群体在文 旅、体育、购物等消费领域的平等权利。比如,《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等文件中包含了反歧视条款, 明确处罚措施,确保执法力度,约束市场自然选择倾向。再如,北京"孝心保"等保险,创新老年人消费 保险制度,逐步构建"政府支持+保险分担+企业参与+组织共担"的协同机制,分散市场风险,共担市场 责任,让商家"敢服务"、老人"愿消费"。 破除"年龄歧视",要在调整供需关系上着重发力。旅行社、健身房等消费场所之所以将老年消费者拒之 门外,共性考量是"不挣钱,责任大"。破解这一难题,要调整好老年消费中的供需关系。通过产业、财 税等政策引导,激发社会活力,鼓励企业创新,提供更多适老产品,拓宽服务渠道,满足老年人的多样 化需求,形成供需共赢。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服务老年消费者,应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人 ...
北京322个社区设老年人心理关爱点
Xin Jing Bao· 2025-06-23 02:36
此外,60岁及以上持医保卡就诊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享受普通门诊减免医事服务费自付部 分,同时,经家庭医生转诊到二、三级医院的,医事服务费报销金额增加1元;市属医院全量门诊号源 提前2周向基层投放,为老年人提供预约转诊服务;患慢性病老年人可享受最长3个月的长期处方服务; 对签约家庭医生的城乡居民医保老年人,在签约有效期内不设置首诊转诊限制,可直接到自己选定的医 疗机构及中医、专科和A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记者今日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北京市672家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 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322个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服务。 6月23日上午,北京市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举行。 活动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 会承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协办。 近年来,北京市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遵循,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 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6个环节综合连续、覆盖城乡、就近就便的老年健 康服务 ...
19部门联合发文!推进老有所为
Xin Hua She· 2025-05-23 13:42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题:19部门联合发文!推进老有所为 新华社记者朱高祥 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 为何出台这一意见? 我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老年群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 3.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22%。未来,这一数据和比例将会进一步上升。 "我们要强调一个理念: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不是社会的包袱。"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表示,尤其对于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年人来说,他们拥有相对健康的体魄,多受过良 好教育,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人生经验、知识技能、资源力量。 支持有意愿的老年人在人生旅程中持续发光发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强体制机制保障、提升其 社会参与能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 之义。 如何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 近日,民政部等19部门首次联合发布《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 见》,明确了到2029年和2035年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阶段性目标,并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 推进老年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 志愿服务活动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以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