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生命科学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近日择机出舱!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12:40
来源:新华社 自5月22日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以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站内环境监测与设备检查 维护、物资清点整理与转移等工作,承担的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 实(试)验任务稳步推进。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 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记者25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
开展10余项空间科学研究 神二十乘组“出差周记”上新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4:03
央视网消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已有一个多月。自5月22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后,神二十乘组稍作休整,随即投入到新一 轮紧张有序的在轨工作当中。上周,三名航天员的日常"工作清单"又完成了哪几项? 上周,乘组开展了十余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研究相关工作。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围绕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空间节律与睡眠等研究,航天员进行了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下行样本有助于研究长期飞行中 航天员骨骼、神经等相关生理系统的变化规律。 在航天员心理与行为能力研究方面,乘组使用精细动作测量仪开展了记忆滑动测试,测试结果用于开展航天员精细动作控制的变化规律及适应性学习机制研 究。 在人因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长期在轨航天员运动学特性研究,通过分析航天员舱内操作和运动的姿态特点和规律,为工效学设计与评价、优化在轨任务规 划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乘组完成了小型受控水生生态生命实验单元样品采集和存储工作。该样品在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内开展空间斑马鱼成鱼实验, 通过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 ...
出差将满月 神舟二十号乘组都干了啥?
Yang Shi Xin Wen· 2025-05-22 09:52
自4月25日进驻中国空间站以来,神舟二十号乘组三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已在轨近一个月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这一个月来的工作成绩。 乘组还按计划先后开展了首次医疗救护在轨训练,通过训练感受天地差异,熟悉微重力环境下的救护操作方式、施力特性等。进行了首次全系统压力应急演 练,模拟空间站面临内部失压情况时,航天员与地面人员"天地协同"进行紧急处置的全流程。 进驻中国空间站伊始,神二十乘组首先是熟悉环境,与神十九乘组进行了"太空换班"。交接了包括飞行器飞行状态设置、在轨物资状态及管理使用情况、延 续性工作进展情况等方面内容。 随后,神二十乘组完成了核心舱节点舱径向舱门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在轨安装工作,通过物理防护降低微小空间碎片撞击对舱门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空间微重力和辐射环境对涡虫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索"实验开启,这是国内首次开展的涡虫空间再生实验。 在问天实验舱内,神二十乘组对生物技术实验柜内样品进行了观测,并完成了固体培养样品采集等工作,获取的相关数据及下行样品将助力科研人员开展细 胞组织培养模块微生物效应机制研究。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神二十乘组将上行的细胞实验单元转运至人系统研究机柜 ...
中国空间站拓展科学边界
AI制图 中国空间站里,一位小小的"居民"首次现身,为太空生命科学增添了新篇章。近日,科研人员在中国空 间站中发现并命名了一个全新微生物物种——"天宫尼尔菌"。这一新发现拓展了人类对微生物多样性的 认知,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从微生物监测到果蝇繁育,从生命科学到材料工程,中国空间站正不断释放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科研潜 能,推动人类认知的边界向太空延伸。 揭秘太空环境中的"六边形战士"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样的生命形式之一。虽然体型微小,却无处不在。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到 土壤深处、从深海极端环境到人体的肠道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宇宙"。目 前,仍有大量微生物尚未被人类发现、研究和命名,每一次的发现都是一次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惊喜。 在空间站这样一个密闭、特殊、极端的环境中,微生物的世界更是充满神秘色彩。 2024年4月25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空间应用系统 科学实验样品制备室,工作人员观察备份斑马鱼状况。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此次发现的"天宫尼尔菌",是在空间站工程航天技术试验项目支持下完成的。研究团队聚焦中国空间站 长期运营过程中环境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和安全控制 ...
这些“太空特产”从中国空间站而来 期待科学家破解更多“生命之谜”
Yang Shi Wang· 2025-05-01 10:19
据了解,此次下行的材料类实验样品后续将随返回舱运输回京,包括高强韧钢、月壤加固材料等4类22种。 太空生命科学实验 助力守护人类健康 为什么要在太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这些生命科学实验样品将为我们揭开哪些"生命密码"呢?一起来了解。 央视网消息: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东区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也随神舟 十九号乘组返回地球,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于30日晚顺利交付给科学家。 据记者介绍,这次随神舟十九号飞船下行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25个实验项目,总重量约 37.25公斤。在现场交付的实验样品主要是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因为生物活性的特殊要求,这些样品是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转运到中国科学院 空间应用中心。现场交付的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包括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蛋白样品及果蝇等20类,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 段下行生物样品种类最多的一次。此次下行的果蝇,跟斑马鱼、小白鼠一样是重要的模式生物,人类有约75%的致病基因都可以在果蝇身上找 到同源基因。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期间,果蝇在空间站特殊装置内展开了"亚磁-微重力"实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