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医学实验

Search documents
超声检查、微生物研究……“太空出差”乘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6-15 13:22
此外,乘组利用超声诊断仪,对血管进行超声检查,获取不同在轨时长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用于开展相关研究。乘组还使用精细动作测量仪和相关实验软 件,开展了记忆滑动测试、力量测试与重物测试,为微重力条件下精细动作控制的变化规律和认知机制研究积累数据。 在生物技术实验柜内,"空间微重力对微生物的效应机制研究"持续推进,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进行了链霉菌的生长、发育分化、生物活性物质合 成、种群传代演替的变化和机制等研究。利用科学手套箱,航天员完成了液体培养样品采集工作,并将其冷冻保存,等待下行。在空间微重力物理领域,乘 组完成了燃烧柜实验插件采样盖更换,无容器柜清洁维护等工作。 此外,神二十乘组还进行了中医四诊、12导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血压监测等多项检查,同时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科学使用仪器设备,对抗失重生理效应。 [ 责编:丛芳瑶 ] "太空出差"50余天,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状态良好,乘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多领域空间科学实(试)验有序推进,一起来看他们的工作 日常。 刚刚过去的一周,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航天医学实验领域多个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他们利用视功能测量仪主机、眼动仪等设备及相关测试软 ...
开展10余项空间科学研究 神二十乘组“出差周记”上新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4:03
央视网消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已有一个多月。自5月22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后,神二十乘组稍作休整,随即投入到新一 轮紧张有序的在轨工作当中。上周,三名航天员的日常"工作清单"又完成了哪几项? 上周,乘组开展了十余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研究相关工作。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围绕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空间节律与睡眠等研究,航天员进行了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下行样本有助于研究长期飞行中 航天员骨骼、神经等相关生理系统的变化规律。 在航天员心理与行为能力研究方面,乘组使用精细动作测量仪开展了记忆滑动测试,测试结果用于开展航天员精细动作控制的变化规律及适应性学习机制研 究。 在人因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长期在轨航天员运动学特性研究,通过分析航天员舱内操作和运动的姿态特点和规律,为工效学设计与评价、优化在轨任务规 划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乘组完成了小型受控水生生态生命实验单元样品采集和存储工作。该样品在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内开展空间斑马鱼成鱼实验, 通过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 ...
出差将满月 神舟二十号乘组都干了啥?
Yang Shi Xin Wen· 2025-05-22 09:52
自4月25日进驻中国空间站以来,神舟二十号乘组三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已在轨近一个月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这一个月来的工作成绩。 乘组还按计划先后开展了首次医疗救护在轨训练,通过训练感受天地差异,熟悉微重力环境下的救护操作方式、施力特性等。进行了首次全系统压力应急演 练,模拟空间站面临内部失压情况时,航天员与地面人员"天地协同"进行紧急处置的全流程。 进驻中国空间站伊始,神二十乘组首先是熟悉环境,与神十九乘组进行了"太空换班"。交接了包括飞行器飞行状态设置、在轨物资状态及管理使用情况、延 续性工作进展情况等方面内容。 随后,神二十乘组完成了核心舱节点舱径向舱门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在轨安装工作,通过物理防护降低微小空间碎片撞击对舱门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空间微重力和辐射环境对涡虫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索"实验开启,这是国内首次开展的涡虫空间再生实验。 在问天实验舱内,神二十乘组对生物技术实验柜内样品进行了观测,并完成了固体培养样品采集等工作,获取的相关数据及下行样品将助力科研人员开展细 胞组织培养模块微生物效应机制研究。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神二十乘组将上行的细胞实验单元转运至人系统研究机柜 ...
中国空间站“上新”三项细胞学实验 一起期待揭开更多“生命密码”
Yang Shi Wang· 2025-04-28 03:21
此前,我国已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皮肤干细胞、成骨细胞、人骨骼肌卫星细胞等19种细胞和人工血管芯片送上太空,在轨共开 展了22项细胞学实验研究,从在轨实验技术、实验模型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一些成果已经服务于大众健康,为探索人 类骨质疏松、肌萎缩、心血管功能下降、认知功能下降等健康问题提供研究平台。专家介绍,这次空间站新增加的三项细胞学研究也具备服务 大众健康的意义。 细胞学一直都是我国航天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围绕空间环境对细胞的影响以及细胞的响应特点和规律开展的研究。那么, 空间站这次"上新"的这三种细胞究竟又将揭开怎样的生命密码呢? 李莹辉称:"太空中曾发现有血栓形成的航天员,那么我们瞄准着血栓形成的机制,选用了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两种细胞的共同培养,去 看在这种失重条件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类实验也是国际上头一次,把三种脑区细胞皮层、丘脑和小脑组合成一个三脑类脑体来进行共 培养,是为了研究失重条件下,从运动能力的角度去看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有一个,我们从传统医学中临床经典方里边进行了筛选,通过 对神经细胞的调节,我们希望看到它能够在提高记忆力方面是不是有更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