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文化

Search documents
记忆中的鼓点
Ren Min Ri Bao· 2025-06-01 22:12
去年,我回乡探亲,恰逢端午。在西江岸边的一家茶楼,我早早预订了二楼靠窗的桌子。我们一边饮 茶,一边等龙舟。装修现代的茶楼,窗口像取景器般框住了江面的风景。我让父亲和母亲分别坐在临窗 的椅子上,在这个观龙舟的"有利"位置,我们举着手机,等待龙舟队伍闯入我们的窗口,定格那些激动 的瞬间。比龙舟提前到达的是"咚锵、咚锵、咚锵"的锣鼓声,一如过去每次听到的一样,正是这种节奏 指挥着划手划桨前进。十余条五颜六色的龙舟陆续经过我们窗前,很快又划向了下一个窗口。龙舟队消 失在我们视野中,水面恢复了平静。我忽然想到,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龙舟冲过终点线,那些从小到大所 观看的龙舟赛,都只是片段。而正是这些节日片段,使得时间不再是一串转瞬即逝的时刻,它们在我的 记忆中敲响熟悉又有力的鼓点,如同西江深处传来的心跳声…… 据父亲后来说,龙舟离我们最近的时候,他拼命用两只手扯着我的两条腿,我才不至于从他肩膀上掉下 来。在那些激越的鼓点声中,我的双脚也随着节奏凌空踏步。 过去,我们那里赛龙舟的水路都是固定的,起点到终点,约莫10公里的水程。那些不满足站在河岸边看 比赛片段的人,骑着自行车,沿着河岸追赶龙舟。陆路往往要比水路长,到达终点的人们 ...
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吟诵诗歌……传统端午节文化味儿满满
Yang Shi Wang· 2025-06-01 03:22
央视网消息: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人们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吟诵诗歌, 让传统端午节文化味儿满满。 湖北秭归:感悟端午韵味 厚植家国情怀 湖南张家界黄龙洞景区专门邀请境外游客体验包粽子、吃粽子活动,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独特魅力。活动 中,来自印度尼西亚的60多名游客在黄龙洞景区生态广场,兴致勃勃地参加了"端午佳节·'粽'情相约"民俗体验活动,体验中国"端 午"味道,共享中国传统节日的乐趣。 安徽当涂:端午吃"五红" 时令又安康 江苏连云港:留学生体验传统端午 中国文化吸引国际粉丝 在古韵悠长的江苏连云港盐河巷,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民俗课堂吸引来自土耳其、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老挝等国的留学生 参与。众人围坐在手工体验区,一边欣赏精彩的节目,一边在指尖中感受端午的仪式感。粽叶、糯米、红枣等材料整齐摆放,留学 生们在志愿者指导下认真尝试折叶、填米、捆扎。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在一片粽香中彼此靠近、交融。 湖南张家界:外国游客包粽子 沉浸式体验民俗乐趣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在众多端午习俗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在湖北秭归,当地把对屈原的景仰融入到了端午 习俗 ...
粽香飘北疆 同心话传承——全区各地端午节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01 01:16
龙舟竞渡,粽叶飘香。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全区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各 族群众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温情与诗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5月27日,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委宣传部与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我在新时代文明实 践中心过端午"主题活动。活动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趣味,现场不仅有端午节文化知识介绍、有奖 竞答,还有趣味盎然的投壶射五毒挑战等。免费理发和医疗义诊文明实践服务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 务,传递节日关怀。 5月28日上午,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委宣传部、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在黄茂营乡甘草村新 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粽"享北疆 情暖端午——"我在文明实践站过端午"主题活动。宣讲员深入浅出地 讲解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让各族群众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 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5月28日傍晚,兴安盟科右前旗党群服务中心第五届睦邻文化节在归流河生态公园启幕。活动巧妙 融合了传统文化传承、艺术展演、亲子互动与乡村振兴成果展示。"粽情端午"比赛现场,30组家庭分为 成人组和亲子组同台竞技,热闹非凡;邻里欢歌区化身为百姓大舞台,23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 ...
寻味端午:“南咸北甜”,你最爱哪个口味?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1 15:09
"五月五,是端阳。"端午节来临之际,"水果粽子"成了热议话题,很快诞生了一个词条,"我同意 水果粽子入选端午美食"。 有人说,水果跟粽子凑一起,那是真好吃,Q弹软糯,唇齿留香;有人觉得这听起来真抽象,好像 黑暗料理;还有凑热闹的:没有人为辣条粽子发声吗? 在端午节的节令食品里,粽子当仁不让占据"C位",可咸可甜,大受欢迎。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传 统美食,粽子的口味和做法花样繁多,独有一份藏在舌尖的浪漫。 咸与甜,你Pick哪个口味? 如果要说出一样端午节的美食,那很多人的答案可能会是粽子。在传统社会,粽子还有"角黍""蒸 裹""不落荚""白玉团"等名称。 "要说来源,粽子出现的比屈原要早。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的《续齐谐 记》,此时屈原已去世几百年了。"作家崔岱远说,今天的粽子来源于上古祭祀用的角黍。 随着时间推移,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越来越普遍。正所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在唐代,粽 子已经成为节日和四季都出现在市场的美味食品了。 古代粽子的花样非常多,比如体现在馅料上,宋代古籍记载,除常见的枣粽、糖粽外,粽子还可加 入姜桂、胡桃等材料。这些粽子,不知道吃起来会是什么味道。 发展至今,除了 ...
端午文物看天博
Ren Min Ri Bao· 2025-05-30 22:22
清咸丰三年提督湖北总兵官印银印。 楼台亭榭、宏伟拱桥、龙舟小艇及众多人物聚于图上,界画严整,笔触细致;虽人小如蚁,细看比例恰 当,且姿态各异;龙舟左突右进的空间安排,营造出争标的激烈紧张气氛……这幅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 国家一级文物《金明池争标图》,传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是一幅绢本设色风俗画,展现了北宋年间 端午龙舟竞渡的场景。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作为我国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承载 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脉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据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副主任李君介绍,天津博物馆 馆藏丰富,与端午相关的文物主要集中在书画、玉器、青铜器、玺印、瓷器等类别。 其中相关的字画较多。这幅纵61.2厘米、横29.8厘米,清人陈撰所作的《屈原图轴》,用水墨勾勒出屈 原仰首向天的孤影,衣袂飘逸间尽显"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坚贞气节,正是端午节人文精神的艺术化表 达,饱含对屈原的追慕之情。画作落款"己酉午日玉几写",点明创作于端午。 《斗草图》,作者为清代包栋。 以上图片均为天津博物馆提供 清人包栋的《斗草图》,描绘女子文斗花草的雅趣,画面中草木繁盛,衣纹细腻,生动再现端午"斗百 草"的游戏。清人钱 ...
【文化中国行】端午节:品味传统文化 感受家国情怀
Yang Shi Wang· 2025-05-30 12:20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欢庆祈福、纪念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的源起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前后,最隆重的集体活动当数赛龙舟。龙舟是龙与舟的结合。比赛时,鼓手擂响战鼓,舵手稳居船尾,把控方向,在铿锵的鼓点声中划手们整齐划一, 奋力挥桨。无论是赛手还是两岸的观众,人们在速度与激情中感受着团结奋进的力量,传递着中华民族面对风浪,同舟共济、奋勇拼搏的坚定信念。赛龙舟 的习俗还先后传入东南亚和欧洲、北美等多国,如今已经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端午时节,同样重要的仪式当然还有包粽子。虽然南北各地包粽子使用的粽叶、馅料,以及粽子形状各有不同,但千百年来端午吃粽子纪念屈原,已成为中 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到"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勇毅无畏……人们在屈原诗词中感悟到的是清正高洁的品格和 深沉的家国情怀,为端午注入了鲜明的文化底色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符号。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多样的端午习俗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彰显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