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划经济
icon
Search documents
“奥派”死了?过气的先知还是被低估的信条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3:24
近期,上海三联书店引进出版了史蒂文·霍维茨(Steven Horwitz)撰写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导论》,为中文读者理解和把握该学派的基本理论提供了重 要参考。 霍维茨认为,奥地利学派所强调的自由市场政策和自由意志主义在最近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公众面前的存在感日益增强",标志着奥地利学派 的一次复兴。奥地利学派可以直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思想革命。这场革命直接创造了现代经济学方法,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奥地利学派的开山鼻 祖门格尔,甚至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奥地利学派是经济学的主导学派之一。" 然而,伴随着大萧条出现的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革命和微观经济学的数理化,奥地利学派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奥地利学派 几乎消失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导论》第4页,下同)在20世纪70年代,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哈佛大学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出版了受到奥 地利学派思想影响的《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为自由意志主义辩护,以及1973年伊斯雷尔·科兹纳出版的《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不仅标志着奥地利 学派的复兴,还得到不同领域学者的重视,并且影响着公共的辩论。 作者|李晋 《奥地利学派 ...
不要把“板子”打到市场经济的身上:分配的帕累托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01:28
平台要我谈国民如何能富裕? 国民富裕太难了,这有一个前提,不要用遥远的口号去下定义,用遥远的理想去批判现实,一定会犯极左的错误,忘记了自己生活在什么土壤中,它能不能 长出庄稼?庄稼都没长出来,却忙着开始伐木,那就是所谓的"自杀式均贫富"。 因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太高了,有过一个统计为0.491,北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平均水平为0.3,也就是说,所有数据都平衡了,中国居民还是没有达到现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水平。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中国究竟要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共同富裕,还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共同富裕?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有一个观点,认为社会上有一种倾向,"把收入差距过大,说是搞市场搞出来的,这是鼠目寸光的看法。"他想说明的是,不 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蛋糕做大,"然后政府去建立和完善收入再分配和公共服务的制度,解决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在不改变市场基本规则的 条件下分好蛋糕"。 这个说法也有疑问,至少有表述上的疑问。 林毅夫是妥妥的正能量学者,一辈子都忙着在为政策做解释学的功课;最近又有了一个新的预测,中国将在2050年,人均GDP达到美国现在50%的 水平,这是一个统计学的推断,不具有科学性,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