钍基能源发电
Search documents
国内钍基熔盐实验突破或打破对核燃料铀依赖,核电板块多股涨停
Di Yi Cai Jing· 2025-11-03 06:19
消息面上,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下称"上海应物所")11月1日宣布,由其牵头打造的2兆瓦(MW)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首次实现钍 铀核燃料转换,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初步证明了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 熔盐堆是以高温熔盐作为冷却剂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具有固有安全、无水冷却、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优点。该实验堆目前整体国产化率超90%,关键 核心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科研团队正围绕加钍后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下一步将以2035年为节点,建成百兆瓦级钍基熔盐 堆示范工程并落地应用,开辟安全可靠的钍基能源发电新路径。 关于钍基熔盐堆的基本技术原理,以及实现钍铀转换的意义,上海应物所所长戴志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本原理是将核燃料钍-232溶解在高温液态氟 化盐中,形成流动的燃料熔盐。在堆芯发生核反应时,钍-232会吸收中子转换为裂变材料铀-233,并持续燃烧。实现钍铀循环意味着我们能将地球上储量丰 富的钍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创造可持续核燃料供应。 核电概念股开盘后大幅走强,多股迅速拉升。 11月3日,核电概念股开盘后大幅走强,多股迅速拉升 ...
晚报 | 11月3日主题前瞻
Xuan Gu Bao· 2025-11-02 14:22
明日主题前瞻 1、核燃料 |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打造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 次转换。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一首次获取钍元素进入熔盐堆运行后的实验数据,更让该堆成为当前全球唯一在运行且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为 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关键初步验证。 点评: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戴志敏明确目标:以2035年为节点,建成百兆瓦级钍基熔盐堆示范工程并落地应用,加速技术升级与工程转化,为国家开辟 安全可靠的钍基能源发电新路径。作为我国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技术的核心代表,钍基熔盐堆的安全特性尤为突出。不同于多数核反应堆需在高压环境下运 行,它全程在常压状态下工作,从根本上消除了高压爆炸的风险。我国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钍资源储量,且通过钍铀循环技术可生成铀-233,进而通过核裂 变释放巨大能量。由此,钍基熔盐堆成为契合我国资源禀赋的核能发展优选方向。 2、人形机器人 | 据人民网,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火炬传递于11月2日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启动。人形机器人"夸父"手握1.6kg重的火炬,无需技术人员陪 跑,奔跑步伐稳健、 ...